中医内科学——积聚气滞血阻——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阴阳解析

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阴阳解析


积聚气滞血阻证候:

腹部积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胀痛不适,舌苔薄,脉弦。

治法: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

柴胡疏肝散:《素庵医案》

陈皮(醋炒)、柴胡6g,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各4.5g,甘草(炙)1.5g。

水一盅半,煎八分,食前服。

柴胡疏肝散,为理气剂,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

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五灵脂、炒蒲黄各等分。

共为细末,每服6克,用黄酒或醋冲服;也可水煎作汤剂,用量酌定。

解析:


阳性药:陈皮、川芎、五灵脂

平性药:香附、甘草、蒲黄

阴性药:柴胡、枳壳、白芍

君药:柴胡、香附

陈皮:辛、苦,温。归脾、胃、肺经。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利水通便。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五灵脂:苦、甘,温。归肝经。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三焦经。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甘草:甘,平。归心、脾、肺、胃经。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蒲黄:甘,平。归肝、心包经。止血,化瘀,通淋。

柴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胆、三焦经。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枳壳: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理气宽中、消滞除胀。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阴阳大致平衡,针对寒热错杂;君药以疏肝理气为主,针对实证。

方剂中,柴胡、香附、枳壳、陈皮,疏肝理气;五灵脂、蒲黄、川芎,活血化瘀;芍药,养阴柔肝;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以疏肝理气为主,活血化瘀为辅,兼顾养阴柔肝。适用于气滞血瘀,脉络不和,积而成块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