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可能被你误解的“湿气重”

一、中医的“湿气”分为两种:一种是外湿,一种是内湿。

1、外湿:中医病因(致病原因)中的概念,指自然界多雨或潮湿的气候或环境状态,容易使身体虚弱或体质偏湿的人发生疾病,对这些人来说,外湿便是致病的因素。比如久居潮湿环境更容易诱发关节炎等。

【为了便于理解,可以类比理解为西医所说的感染某某细菌,但是并不完全等同。】

2、内湿:则是中医病机(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中的概念,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体内水湿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状态。内湿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也与肺、肾等脏腑有关。脾的运化功能减弱,体内产生或饮食中的水湿之气就不能正常排出体外,我们称之为“脾虚生湿”。

【注意:中医理论的脾脏,不能单纯理解为解剖学中脾脏这个脏器。】

二、“湿气重”属于辩证,与辨病不在同一纬度,不能对等理解,但是二者都基于症状、体征等。

通常老百姓说的“湿气重”多是指内生湿邪,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体内水湿代谢出现障碍导致的身体状态,可以表现为多种症状,比较典型的如头重如裹(头部不适,感觉像头上包裹一层东西一样沉闷)、四肢倦怠(四肢感觉沉重,没有力气)、周身困重(乏力、身体沉重的感觉)、大便粘(粘马桶冲不干净)、舌苔腻等,其他还可见消化不良等。

外感湿邪、脾虚夹湿、湿热等证型表现为具有某一类特征的症状,并不是针对某一种疾病,而是可见于多种疾病。

而一种疾病根据症状、体征、舌脉等可辩证为不同的证型。这跟西医只有辨病的思维不同。中医,在辨病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辩证,根据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则治法,实现治病求本。

比如文中提到的过敏性鼻炎,根据个人体质+病症表现等,证型包括气虚证、卫阳不固肺气不宣、脾肺气虚夹湿证、脾肾虚寒证、肺脾气虚证等,治疗方法也不相同。

比如“头昏流涕”的症状,首先湿邪引起的头昏头晕,因为湿邪重浊的特性(可以想象一下黏糊糊的糖水把衣服全都淋湿贴身穿身上的感觉),头痛的感觉往往是像头上紧紧的戴着一个厚厚的大帽子一样,这种性质的头昏等头部不适,是感受湿邪所致。并不是所有的头晕头昏都与湿邪有关。比如高血压常见的头晕头痛,是肝阳上亢或者肝火上炎引起,头晕头痛的感觉和性质不一样。

再比如“流涕”,常见于感冒、肺炎等呼吸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疾病下同样无数证型,不只是“湿邪”所导致。

通过上面的知识介绍,不难理解“长痘痘了是因为‘湿气重’,鼻炎了是因为‘湿气重’,身上没劲了是因为‘湿气重’,这些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长痘痘(痤疮)、鼻炎是疾病,存在“湿气重”的这种证型,也存在其他证型,不是说长痘痘(痤疮)都是“湿气重”。而身上没劲是症状,可见于“湿气重”,也可见于“气虚血弱”等其他证型。所以,不能盲目判断“湿气重”,而因此选择不恰当的治疗或养生保健方式,对健康造成危害。

对辨病和辩证做一些补充介绍:目前,临床对于已知常见疾病,先辨病、而后辩证论治,根据病情的轻重缓解,选择中西医的治疗方法。对于疑难杂症等甚至诊断不明的疾病,西医进行诊断性治疗,而在中医治疗上,亦可辨证论治。辨病层面,中医也有自己的疾病名称,由于目前的医疗环境,我们在讨论辨病时,中医专有的病名,也尽量与西医的疾病名称保持统一。比如西医的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症”;中医的“带下病”则相当于西医的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带下增多。辨病与辩证的关系,如图所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