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过是一部黑色幽默剧:为了生存王小波当年差点当了货车司机

王小波:“别假装怀念我,先活明白你自己的人生!”这个玩世不恭、吊儿郎当、长相对不起观众“特立独行的猪”,却活得比谁都明白,看得谁都透彻,已经变成现在很多中青年人的精神图腾。可活着的时候,他却是狼狈不堪,无以为继,死之前为了生存当年差点当了货车司机。
王小波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王方名是个文科教授。出于自己一生惨淡人生经历,老父亲教育五个子女,绝对不要搞文学,这没出息还会“惹事”,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后来,王小波只得听从家里人的意见,选择了比较“实际”的理科,好像此生就与文学无缘了。
荒诞的岁月,荒诞的故事,却是真实的人生。人就是这样,越是别人不想让你干的,内心就越有好奇劲。在当知青那几年,王小波除了喜欢看书,本就一无所长,一脸“穷酸样”,大队干部老是变着花样整他们;王小波就写小说来讽刺他们,聊以自乐,却也乐此不疲。其实,这些经历都成为后来包括《黄金时代》等作品的素材。
1978年,恢复高考后,王小波考进了人大,在人大学习期间,女朋友李银河和大学图书馆满足了他所有的精神需求。那几年,他以自己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事翻阅了古今中外大量的名著,这都为以后创作的积累了能量。
后来王小波毕业后留在人大当老师,他又追李银河到了国外。要爱情更要面包,为了生计,他听从李银河建议,开始写作。于是他又大量阅读西方的哲学还有逻辑学,他的成名作《黄金时代》就是受西方逻辑学的影响。
天道酬勤,小波也能翻起大浪。1992年,他的《黄金时代》在台湾发表并获奖,获得了联合报25万台币。这让他信心倍增,文学梦又接近了一步。拿到奖金后,王小波干脆从人大辞职,从此专业在家写作,以为会有所作为,成为中国第二个鲁迅。

但是梦想照进现实,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对唐朝历史产生了痴迷,创作了诸如《红拂夜奔》等作品,却并不被认可。编辑一再要求他改、改、改;改得面目全非,改得他连自信都没了。
他无奈地说:“人活着都是为了要表演,所以才失去了自我。即便无处可去,也要永不屈服。我坚决不改了。我宁可写有滋有味发不出来的东西,也不写自我约束得不成样子的文章。”
由于作品无法发表,没有稿费,生活困顿,没有经济来源。无奈之下,为了生计他只好去考了一个货车司机驾驶照,为了“以后活不下去,就当个货车司机”。可惜,他最终没有当成货车司机就离开这个世界了。1997年4月10日晚,王小波含恨离世。
王小波说:“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障碍,真他妈有意思。这种逻辑就叫做黑色幽默。”他死后,却是他辉煌的开始。他的特立独行、思想理念与文学价值,逐渐显现,他的作品变成了一种文学现象。这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的,这也是他所说的黑色幽默吧。
而且死之前王小波让李银河把他那些生前没有发表的作品一把火烧了,好在李银河没听他的。李银河把他那些出版的没出版的,包括那些他写给李银河的情书一版再版,文坛上从九十年开始,一直燃续着王小波热,王小波以他的作品活在读者心里。我在想,假如王小波在地下有知,他是笑还是哭呢?
“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王小波长得丑,但是从不缺乏浪漫;现实是荒诞不经的,但是人生要有诗意,他的《爱你就像爱生命》成为众多青年男女的爱情宣言。而且他们认为,两人的世界就已经很丰富很有趣了,不像有些夫妻需要孩子作为纽带,所以他们也没有孩子。
看到王小波的人生经历,让我想到那个每天举粥度日,劣酒御寒,没钱买稿纸只能在老黄历上写《红楼梦》曹雪芹。曹公他何曾想到,今天还有这么人还在靠他的口水过日子,他和他的作品还成了一门专门学问叫“红学”,这不是啼笑皆非的黑色幽默剧吗?看来古今一也,我们都是沉默的大多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