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看戏】(散文)
作者简介
高伟
高伟,陕西岐山人,80后,陕煤集团职工摄影协会会员,现供职于陕煤集团彬长小庄矿业公司,业余时间喜好摄影、文字、旅游。
看戏
“花脸敬德,出来进去”。这句话本是关中西府人说那些不懂秦腔戏的人站在台下看戏,只看见五花八门的戏子在台上出出进进,至于戏子嘴里吼的啥?就不知道了。所谓“外行看热闹”,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作为具有秦人血统的地地道道的一个西府人,对秦腔,虽说从小就耳濡目染,但是却没有一丁点兴趣。但在这几年时间里,秦腔却经常会像幽灵一样地冒出来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若隐若现。
记得在小的时候,整天跟着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去逛庙会,看到每次庙会都有一帮子花脸敬德在戏台上出来进去打打杀杀的,或者一身青衣的女子在台上哭哭凄凄地唱着听不懂的戏词时,就以为天底下所有的庙会都有秦腔戏,甚至毛主席在天安门上也经常听秦腔戏。现在想起来当时自作聪明的判断有些可笑,直到长大了才知道在中国,除了秦腔戏之外,还有豫剧、京剧等。
这虽说是当时的年少无知,但是和当年小学时候的老师(陈巨贤)的一番话不无关系。他曾经在一堂课上给我们夸夸其谈地说道:当年清朝慈禧太后当皇帝的时候,外国人举办奥运会请中国参加,因为以前的中国是封闭的,所以包括慈禧太后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没有参加过这个奥运会。到最后颁奖的时候,看到其他国家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领奖还要唱国歌升国旗,这几个运动员就傻眼了,急得不知道怎么办?因为中国没有国歌啊,最后情急之下就把锣鼓背上去唱起了秦腔戏《杨家将》,足足吼了大半天。毕了,外国人还说中国的国歌就是不一般,又长又有激情。哈哈,听完陈老师这个笑话后,全班当年是嘻嘻哈哈笑成一大片。虽是个笑话,但是年幼无知的我还是以为那是真的,于是就造成了我当年以为全国人民都在听秦腔的荒唐事。
对于秦腔我实在不能说一些高深的话,因为在以前,我一直觉得他就是个供农村人消遣时间的东西,同时还能给文化落后的农村人传一些大道理的文化消遣形式。正所谓:
千年瑰宝雅俗共,
把美与和丑的故事来传唱。
说到看戏,还是从记忆最初的事情说起。记忆中看戏的次数很多,到现在根本记不清楚了,但有几次看戏的经历还是印象很深的。老家附近有几个村子每年都有非常热闹的古庙会,农历七月十六前后是仝寨村过庙会的日子。每年到这个时间,我们孩子就非常高兴地整天算着盼着。
庙会的日子终于来到了,记得在一个太阳很热很刺眼的下午,爷爷对我说晚上他和婆婆还有村子里的几个老汉老婆一起去看戏。我说我也要去,爷爷高兴志就笑了。到晚上和家人喝了汤(西府人把吃晚饭叫喝汤)之后,爷爷和婆婆一人手里拿着个马札凳子叫我出发。我于是屁颠屁颠地跟在爷爷婆婆的后面出了家门。
路上的月亮很亮,也很圆。我一边走一边不停地仰着头看月亮,我仿佛看到了嫦娥在明亮的月亮上面飞的样子,就像如今敦煌莫高窟里的飞天一样的姿势。看到这之后,我就像发现了什么奇迹一样便高兴得一路小跑,跑到了人群的前头。婆婆急得喊道:“跑那么快做啥?小心跌到壕里了。”同村一个老汉便又说:“前面玉米地里有一个人专抓碎娃,抓住了便把碎娃放在火上烧着吃。”还说他前几天亲眼见了,说的和真的一样。只有不到十岁的我被吓得赶快藏到婆婆身后,但又害怕那吃碎娃的人从后面来,于是边走边向身后路两边那阴森森的玉米地里看,生怕一人高的玉米地里跑出那个吃碎娃的人。爷爷看我被吓住了,就笑呵呵地说道:“那你叔故意吓你呢。”尽管爷爷的话是真的,但我一路上还是不敢看路两边的玉米地,直到进了仝寨这个村子。
仝寨在我老家的正西边大约三里处,也不知道何时这里就有了古庙会。至少从那个雕刻着“为工农兵服务”的大字也能看出年份的长短来。这个戏楼是那种比较古典的那种类型的风格,好几个村子的戏楼几乎都一模一样的。进了村子,沿着比较曲折的街道走,很多人家的大门都由铁将军把守,看来村子里的人们都已经赶去戏楼看戏了。再往前走,进入眼帘的是一个较大的涝池。在西府的渭北高原上,因为地势平坦,雨水和污水都难以排泄,所以几乎每个村子都有涝池。而仝寨村的这个涝池就位于戏楼正前方大约一里处,顺着涝池岸是一条环形的土路。这条路几乎和水面平行着,所以我记得每走在这条路上总不敢靠近水边,担心一个不小心掉下去。若是在古庙会期间的白天,这条土路上必是充满着商贩的叫卖声和逛庙会的人们喜悦的脸庞。涝池岸边摆着一溜的摊点。有时突然传来孩童的哭闹声,那必是大人忙着挑选货物之时弄丢了孩子或是孩子赖着要买心仪的玩具而被大人训斥的哭声。但现在是晚上,所以这条土路安静了很多。人们正三三两两地向戏楼走去,大多是年龄比较大的老戏迷。我们也就随之被淹没在这人群之中。
记得到了戏楼前面之后,戏楼上面灯亮着,幕也拉着。只是偶尔传来一两“吱吱呜呜”的乐器声,那是乐手在正式开演前的试手。戏楼前面地势较好的位置已经被人占得差不多了,只是记得爷爷不知道怎么在人群之中找到了一片开阔之地,然后就被奶奶拖着硬挤了进去。因为年龄尚小,爷爷和奶奶的腿就成了我的两个座位,也不知道再后来看戏的过程中换了多少次座位。
在等待戏开的时候,有一个卖冰棍的男子怀里揣着一个白色的木箱子,一直穿梭在人群中叫喊着:“冰棍!一毛钱两个。”我听到之后心里当然是非常的馋,但爷爷接下来给我了一个惊喜。没想到平时舍不得花钱的爷爷笑着给我拿来了两个冰棍。尽管是夏天,冰棍也已经有些融化而不是那种标准的长方形了,但是还是很享受这种待遇。后来戏开演了,好像是一出神话剧。而我几乎看不懂演什么故事,只是依稀记得有个穿黑色衣服,背着一把刀的黑胡子,一晚上在戏台上出出进进、打打杀杀的,最后好像被捆绑在一个大柱子上烤死了。而火烤的时候,突然戏台上像神话电视里演的一样,那个黑胡子瞬间就变成了一具白骨了。当时的情景挺吓人的,一直到现在还不能明白当时一个活人是怎么突然在众多戏迷的眼皮子底下变成白骨的。后来迷迷糊糊地就在爷爷奶奶的腿上睡着了,只是隐约地记得还有一个当地的名角在戏结束后在台上唱了个折子戏,好像耳边还有戏散时的嘈杂声。到后来,也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一直到被妈妈叫起来吃早饭,才知道已是第二天了,后来也想不起那天晚上是怎么回来的。那么远的一段路,应该是爷爷背我回来的吧。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首届三秦文学“七夕·爱”原创文学大赛征文启事
一、征稿要求:
1、参赛作品体裁限制为散文、小说(含微型小说、小小说)、诗歌。参赛作品字数3000字内,其诗歌、诗词:100行以内、100字以上。
2、参赛作品自投稿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未被采用请另投他处。拒绝抄袭,文责自负,所投作品若出现版权纠纷,作者将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3、投稿必须先关注《三秦文学》微信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15705450195),加微信时请注明:个人微信十姓名十作品题目。参赛稿件应在邮件主题上注明:征文字样+原创首发+作品名+作者,稿件以电子文档(即以Word文本格式),与作者简介(200字以内)、照片(像素720×400以内)一起以附件形式发至指定邮箱(sanqinwenxue@163.com),欢迎自备插图(以附件形式与稿件一起发到指定邮箱)。
二、收稿及评奖时间:即日起至2017年8月28日(农历七月初七)截止,2017年9月15日(农历七月十五)前评出奖项并颁奖,获奖名单将在“三秦文学”公众平台公布。
三、奖项设定及发放:此次征文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和优秀奖十名,获奖作者均获得获奖证书一份。一等奖奖金300元、二等奖奖金200元,三等奖奖金100元、优秀奖奖金60元。未得奖稿件若有稿费按公众号稿费发放原则发放稿费。
四、大赛规则及评委:
1、大赛规则:阅读量加打赏笔数加评委打分,高者胜出,阅读量占70%,评委打分占30%,一个阅读量一分,一笔打赏计10分。阅读量不满200的参赛作品不参与评奖。所有参赛作品,经评委筛选后按投稿时间择优刊发。
2、评委人员:白忠德、罗旭初、孙德科、朿宝荣、鱼儿姐姐、守望、郑海鹏、马兰兰。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1、投稿必须原创且首发,题材不限。要求5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投稿后请关注《三秦文学》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15705450195),以便稿酬发放。
3、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赞赏低于五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微信平台发放后三日内发放。
4、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三秦宗旨:
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总顾问:边士刚
顾问:白忠德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策划:李书忠
主编:鱼儿姐姐 副主编:杨洪民 守望
编委:马兰兰 康开瑜 谷 雷
郑海鹏 吴亚妮 刘庆勇
王 慧 李华磊 王发茂
任武德 高秀军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