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田耘:【六月,我去过雪域高原(七) 】(散文)
三秦文学微刊ID:sh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六月,我去过雪域高原(七)
——情迷布达拉宫
作者:田耘
打开网络,关于布达拉宫的资料铺天盖地,极尽详细,不必复赘。
拜访布达拉宫,是我半生夙愿。从羊卓雍措回来的当晚,就与同事赵老师准备去看布达拉宫“夜景”。虽然旅途劳顿,市内公交已下班,但心中那份神往无法抑制。天上开始掉雨星,车很难挡,赵老师带了伞,我忘带,两人凑合用。到达布达拉宫广场时,大雨如注,风也很用力。因为疫情,广场被围只留东南角一个“出入口”,我俩沿东侧人行道走过去。到入口处,发现口罩又忘戴了!给门卫解释半天,还是不能进,特殊时期能理解。赵老师先进去等候,我冒雨跑过南北大街,在对面巷子里找到一家药店,花20元买了一包10只装的普通口罩,店家不零卖。返回入口处,人已成了“落汤鸡”,顾不上这些,和赵老师顺着广场内一个湖边往前走,游人不多。
这个广场也是布达拉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00米,总面积1.8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万人活动。国家于1994年投资1.13亿元兴建,2005年又投资1.5亿元扩建,现成集休闲、文化、观光、集会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广场。每当夜幕降临,城市灯火辉煌,广场与布达拉宫南北辉映,别生一份梦幻。
我们一直往前走,绮丽的景色让人痴迷。雨点在伞面“咚咚”作响,为雪域高原神秘的夜空弹响了一支豪放的“进行曲”;那座“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在夜色中愈显挺拔雄伟,据说碑身总高37米,其造型是抽象化的珠穆朗玛峰,浩然之气直冲云霄;回首转望对面的布达拉宫,更加巍峨庄严,雪白的宫墙、叠错的楼群、闪光的金顶,在雨幕下尽显其圣洁美丽。雨不停地下,密集的雨点在地面上砸出数不清的涟漪,波光粼粼中倒映出一个完整的“布达拉宫”,与地面上的布达拉宫一“虚”一“实”组成了一幅更为神奇壮观的画面。赵老师连呼“幸运!”我撑着伞,她按下手机快门,意外的惊喜!回程更加艰难,两人在水中“噗呲!噗呲!”走了几站路才打到车,司机也是异乡客,路不熟,绕了几大圈儿,回到酒店已近午夜。一身的疲惫,可以想象的狼狈,却让人窥视了一回布达拉宫神奇的雄姿和迷人的夜魅力。
次日上午,我们早早动身。导游说疫情期间,布达拉宫每天限人限时,每拨儿只能进宫参观一小时,需提前一小时去排队“预检”。门票昨日在网上预购,每个人都截存了购票二维码。大约9点钟,大巴车把我们送到布达拉宫前北京中路口(另一边是广场),昨晚我和赵老师经过此地。早到的游客顺着人行道已排成一条“长龙”。导游在这里强调了几点注意事项,要求我们中午12点准时在宫外西南角三个大白塔处集合,然后就离开了。我和赵老师接上队尾,慢慢向前移动,其间拍了几张布达拉宫的正面照,蓝天白云下另是一幅画面,壮丽而恢宏。到了“检查站”,有人给我们测了体温,验证了“健康码”,又查看了门票预约码后放行,这是进宫“第一关”。十几分钟后,我们进了宫外的大围墙,在入口处又扫健康码,随身小包儿通过安检,这是进宫“第二关”。随着如织的人流沿着围墙内的大路向前走。环绕宫墙的基座安装着一圈儿金色的“大经轮”,有圣徒和游客边走边转;路中间不时可以看见五体投地的“朝圣者”,男女都有,满脸满身都是尘土。最令人动容的是一位藏族小伙,只有一条腿,拄着双拐来朝圣。不知他从哪里来,也不知他在朝圣的路上五体投地“摔下去”多少次;他一次次“摔下去”,又一次次用单腿撑着站起来。路观者不只是心疼和感动,还有一种难以言状的震撼。有几个人眼湿了,纷纷掏出零钱塞给他,我俩也给了。前几天,在藏王墓前我们也见到了朝圣者,导游说他们是世界上最无私的人。这些人在准备朝圣前,将家里的房屋、牛羊等全部卖掉,所得钱款换成要给佛祖敬献的金银珠宝,然后一路翻山越岭伏拜祈祷,风霜雨雪不可动摇。朝圣的路漫长而崎岖,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有人甚至有去无回,永远倒在朝圣的路上。而他们所做的这一切,不只是为自己,而是为世界上所有活着的人祈福消灾;为所有故去的人超度,祈愿他们的灵魂早日上天堂。所以,导游建议我们多备一些零钱,见到这些人一定要“布施”。此情此景,仅用一个“虔诚”怎么概括得了?虔诚只是一种态度,而他们是一种信念,这种信念是支撑他们敢于面对一切困难,做到“死而无憾”的精神支柱。
大约转了半个多小时,我们又到一个入口,这是“第三关”。例行几项检查,进入布达拉宫院内。古老的院落并不太大,却是“春意盎然”,百花盛开,竞吐芬芳,让人忘记是在雪域高原。我俩在宫墙下一片开着红、黄、粉三色月季花园边,互拍留念。然后细细端详起眼前这座举世闻名,让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圣殿”。说它海拔3700多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藏王松赞干布当年为迎娶文成公主修建了这座宫殿,距今已有1300多岁。真是一部经典的构想,盖世的“杰作”!第五套人民币50元的背景图案就是它。
布达拉宫,梵语为菩萨住的宫殿。我们自下而上、从左到右打量。这座外观13层,内为9层,主楼高117米的宏伟建筑给人的“震慑”绝不亚于站在南迦巴瓦山下的感觉。整个宫墙用石块垒砌而成,据说墙基处厚达五六米。当年的匠师们还怕不牢固,隔段打孔往墙体里浇铸铁汁,以增加其承重力和抗震力。群楼重叠,殿宇嵯峨,白宫与红宫色际分明,有雪地红梅之韵;金色的屋顶直插云端,使整座宫殿的气质凸显华贵和霸气。如此浩大的工程建造于一千多年前,令人惊叹。有史料记,五世达赖圆寂后,西藏上层政要主持建造了五世达赖灵塔殿和祀殿,就是我们能看到的“红宫”部分。说每天出动工匠七千多人,康熙皇帝专门派来汉、满工匠支援,尼泊尔也有匠师献艺。所用木材从几百公里外的工布地区运来,石材取自拉萨周围的大山,先用牛皮船运上岸,再由上千民夫用肩膀抬到这里,历时四年建成。不说工程量有多艰巨繁重,仅完成这项复杂、缜密、系统的设计,就需要非凡的智慧和专业知识储备。那时的匠师们可没上过大学,也没有电脑辅助。西藏和平解放后,国家将布达拉宫定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政府又拨款进行了一次大型维修。1994年,联合国定为世界文化遗产。2013年,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今日之辉煌壮丽,饱经千年风雨,凝结了各朝各代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前赴后继有无数人为此付出了生命。布达拉宫是汉藏人民水乳交融、“舅甥共建”的历史见证,更是中华民族兄弟姐妹团结进步的一座丰碑!可以说,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值得敬仰。
时间很珍贵,更多的惊奇还在后边。我们去一个小窗口,出示身份证和预约码兑换了门票,开始“正式”参观。东院有一个“布达拉宫珍宝馆”,三层楼高,据说总投资1900多万元,历时九年修成。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外观是典型的藏式建筑风格,内部是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用藏、汉、英三种文字说明。馆内共展出各类文物及文物复制品273单件。内容涵盖西藏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等各方面,是了解旧西藏的一扇文化窗口。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旧时历代朝廷委派驻藏大臣和册封西藏历届宗教领袖及重大政务活动的文告和金印,还有古地图、丝绸服装,金银珠宝及其制作的各种器皿、配饰以及唐卡、壁画等。确实是“珍宝”,岁月沉淀的无价“珍宝”。
从珍宝馆出来,我们登上右面的“之”字形坡道,逐级上行。坡道很宽,最宽处能行两辆大卡车;石阶也很宽,能当床用;靠内侧宫墙隔段有坐凳,供进宫者半道休息。登上坡道不久,在一个外凸的平台上,矗立着一面不太高的长方形石碑,上无文字,有碑帽,周围被铁链拦着。这就是后世为达赖五世修的“无字碑”,历经沧桑。再往上走,某个拐弯处见一块当年达赖喇嘛的“上马石”,上面的“吉祥符”清晰可见;拐角是一个大平台,更像一个小型停车场,听说是当年的“马厩”。它们在这里默默记述着冬去春来的故事,守候着岁月的曾经。我们上一会儿,歇一会儿,好像登长城。这时我们需要的不光是体力,还有毅力和信念。在半山腰一处拐弯平台上,借休息之机,我们展开视角南望,几乎可以收视“全景拉萨”及其周围的雪山奇峰。正南方的山崖上,镌刻着鲜红豪迈的四个巨型字“祖国万岁”,天高地阔,情撼苍宇,谁这么有创意?只感到背脊处有一股坚挺的力量,那是中国人的“底气”!站在这里沐浴圣殿之光,高瞻远瞩。日看白云在喜马拉雅山间翻滚,神鹰在蓝天翱翔;夜听雅鲁藏布江涛声依旧,峡谷在风中激荡。暴风雨来临时,玛不日山上的“巨人”顶天立地,佛光普照!感谢老姑爷一代赞普松赞干布,给子孙选了这么好一块风水宝地,视野千里,福泽万代。
终于爬到坡道尽头,进入白宫一个大门,由此上到顶部的东欢乐广场,藏语叫“德阳厦”,面积有1600平方米,据说专供达赖喇嘛观赏“跳神”或藏戏表演。南北两侧是两层藏式僧舍,门窗上垂眉帘,这是“藏风”一大标志。时间只剩40分钟了!赶快进入东侧门,扫码、量体温,这是“最后一关”。爬楼梯过门廊,由东大殿进入“红宫”,这是布达拉宫的核心。从广场看有七层楼,进去后就搞不清了。廊柱林立,斗拱密布,梁栋叠错交横,结构及其复杂。宫殿连宫殿,佛堂挨佛堂,七上八下,迂回环绕,像迷宫,头都转晕了!木楼梯又窄又陡,爬得人腿软。没有讲解,没有文字说明,不让拍照(保护文物),只能眼脑并用努力记。那些恢弘的穹顶设计、五彩缤纷的门廊梁栋彩绘,无不散发着藏汉合璧的建筑风格;还有造型奇特、表情丰富的各种雕塑,光芒四射的大小佛像,鲜艳夺目的帘幔挂饰,生动活泼的唐卡壁画等等,真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此刻恨不得长一千只眼!四十分钟,走马观花都不够。稀里糊涂往前走,最后却不记得进了哪些殿。“坛城殿”和“灵塔殿”记忆较深,因为视觉空间比较奇特,容易留下印象。
先说坛城殿(藏语,鲁朗康。梵语,曼陀罗),这是红宫著名的殿堂之一。在佛教中,坛城指佛住的场所,是密宗修练大成者志达的最高境界。根据各人修持本尊的不同而进入不同的坛城。坛城殿内有三尊金质大型立体坛城,用于供奉密宗“桑第杰松”三佛。位于殿堂中心的“桑旺堆巴坛城”,是密集本尊大坛城;东面的“德却坛城”,是胜乐本尊坛城;西面的“吉杰坛城”,是大威德本尊坛城。三座坛城均为铜质镀金,分别于1749年、1750年、1751年由七世达赖格桑嘉措筹建。殿内四周绘有壁画,内容涉及佛教名人、名寺及教史,是18世纪的作品。坛城殿的几道门上方,悬挂着清高宗皇帝御赐的金牌。
走进坛城殿,视觉瞬间迷乱。三尊坛城,造型各异,金光灿灿,风姿卓绝。初探佛教,复杂的术语说不好,但一个个精美绝伦不可复制的外观,无法描述的奇思构想,精湛的制作技艺及其感染力,都是无可比拟的。如此“精致的工程”涵盖自然、人文、宗教、艺术等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非常人难以想象。小如米粒的构件那样精巧,微雕图案那样完美;人物形象那样鲜活;设计者的思维空间那样丰富辽阔,诸多的令人不可思议,一个接一个的震撼。其中蕴含的佛教思想及其寓意更非凡人可以理解。据说坛城上的一朵花,代表一个佛;一条纹路,代表一位护法神。也许用抽象的思维能理解。或者形象一点,把脑子挖空将“佛”装进去才能开悟,太深奥了!曾有人说,当他跨进这道门槛时,就被“震”得晕头转向。我也被“震”晕了!
再说灵塔殿,主要指供奉五世达赖喇嘛灵塔的殿堂,藏语称“色东康”,是布达拉宫内最大、最气派的一座灵塔殿,有5层楼高,藏语用“赞姆林坚吉”比喻,意为“世界唯一庄严”。史料记,殿中央供奉着“南赡部洲庄严灵塔”即五世达赖喇嘛灵塔,塔高14.84米,宽7.65米,为方座圆身菩提塔样式。分塔座、塔瓶、塔顶三部分,木质塔身结构。共用去黄金11.9万两(约3721公斤),白银104万两,镶有珍珠、玛瑙、珊瑚及各种宝石18677颗,辉煌眩目,华丽壮美,被誉为“世界第一饰”名符其实。其中一颗比成人大拇指还大的珍珠,据说在大象脑内生成,神奇无二。塔瓶分里外两间。里间设一法床,床顶有天篷,床前置一木桌,桌上摆有法器、生活用品及经书、文具等,这些都是达赖五世生前用过的。法床后挂幔帐,床上安放着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的法体。外间藏有佛陀迦叶舍利子、释迦牟尼舍利子。塔内还有松赞干布的靴子、遗令以及用金字、银字、优质藏纸缮写的《甘珠尔》大藏经本等好多我们不知道也未见过的稀世珍宝。塔门佛龛内供奉着观音像,塔座上有雄狮浮雕图案。殿内还有十世和十二世达赖喇嘛灵塔和8座镶有各种宝石的银质善逝佛塔等。四周墙壁及穹顶皆被巨幅彩色壁画所覆盖。
藏民族的“灵塔葬”,是藏传佛教中等级最高的一种葬式,只有极少数生有建树,德高望重的大活佛圆寂后才有资格享受。其去世后的肉身,经过多种藏药和香料处理后安放塔内,永久保存。“达赖”,蒙语为“德智广深如海无所不纳之上师”。五世达赖一生勤学,在梵文、诗学、历算、医药、佛教、哲学、艺术等方面造诣很深,许多寺院的佛像、壁画等,都是他生前主持设计制作并亲自撰文记述。他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大活佛。顺治九年(1652)赴京觐见清帝,次年返藏途中,清世祖派人送去金册金印,册封其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回到西藏后,他用朝廷所赠金银建造了13座寺院,又正式制定了格鲁派的各种教规礼仪。他毕生致力于格鲁派的发展和传承。经他授予沙弥戒、比丘戒的门徒数以千计,许多人学成返乡建寺传法,对格鲁派在蒙藏各地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晚年时因身体原因,他闭关修行,著书立说,其文集达30函之多,由布达拉宫印经院刻版印刷,是历代达赖喇嘛中著书最多的一位。其中经典的有《西藏王臣记》、《相性新释》、《菩提道次第论讲义》和《引导大悲次第论》等。后人耗巨资为其造塔修殿,将其生平建树绘成壁画、编成故事等代代传颂,足见他对藏传佛教的重大贡献和在藏民族心中的重要地位。过多的溢美之词我不想在这里出现,我怕用词不当反倒亵渎了这座神圣的殿堂以及安奉其中的“圣灵”,也亵渎了一颗膜拜的心。感谢藏族人民用这种奇特的方式为我们保留了一部奇特的文明,也感谢古今各届政府及全国各族人民为保护这块神奇的土地及其神奇的文化付出的辛勤努力。
有人曾感叹,布达拉宫的价值能顶半个世界,说宫中每一件宝贝都是价值连城。我认为这样比喻或评价有失偏颇。布达拉宫历经千年风云变幻,就是一部完整的藏传佛教发展史,是藏民族艰苦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历史见证,也是各族人民同舟共济的一部瑰丽的文明史诗。就其馆藏内容丰富多彩及文物宝贝惊人的数量而言,堪称一座举世无双的“超级博物馆”;而其涉及的文化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可视为一段中华民族文化文明发展史的“大辞典”。它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以及对人类文明的深远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无价的!如果其它星球还有人类文明存在的话,我认为布达拉宫作为藏民族神奇的文化经典,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共同载入“宇宙文明”的光辉史册。如果把珠穆朗玛峰比作世界屋脊上一座神圣的宝塔,那布达拉宫无疑是塔顶上那颗耀眼的明珠,与日月同辉,光耀宇宙!
(注:文中部分史料及数据来自网络)
作 者 简 介
田耘(本名:晁海燕),长安居客,退休教师。一个文学路上的起步者,喜欢闲读,爱好写作,有作品散见于地方报纸(副刊)和网络杂志。有获奖。
本文所有插图来自网络,致谢!
本期编辑:徐萱波
三秦文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