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洲叶村凤山塔
中洲叶村凤山塔
中洲叶村村东山头上有一座残塔,它淳安仅存的二塔之一。它有三种叫法。民国遂安县志记载,十三都叶村有凤山塔。光绪九年严州府志遂安县境图标为叶村塔。而叶村余氏宗谱则写作雁塔。
据叶村《璜(王堂)余氏宗谱》,叶村原为叶氏居住。元朝至正年间,大福基余氏析居叶村凤山,称凤山余氏,而村名仍沿用叶村。大概叶村塔因村而名,凤山塔因余氏而名,雁塔为塔之大名。
凤山塔位于叶村东约一公里的陈家坞山顶。塔身六面七层,砖结构。腰檐六层,腰檐为菱角牙子叠涩五层,逐渐外挑。现塔门高2.2米,宽0.66米,塔墙厚1米,内空3米。清末时塔刹遭雷击损毁。虽然残高仅24米,但远远望去,依然显得气势雄伟。
叶村有两支余氏,溪滩称象山余氏,叶村称凤山余氏,两者宗谱均将凤山塔写作雁塔。查阅宗谱,未见雁塔营造记载。根据传说和形制,一般认为雁塔为明朝所建。有说江西人所建,也有说安徽人所建,莫衷一是。
据记载,雁塔之下有自然禅院,古称自然堂,是旧时僧人修身布教的地方。禅院在解放后改为卫生院,文革之后废除。
淳安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历来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宋明时期更是书院林立。所建之塔也多有引领读书学习的寓意,龙门、祥云、凌云、培风等塔名都与重视读书和搏取功名有关。
叶村之塔名为雁塔,更与读书进取一脉相通。在我国大唐时候,皇城西安有座慈恩寺,寺里有座大雁塔。有个叫张莒的考中进士,高兴之时就在大雁塔壁上题上姓名和功名,之后文人仿效成风。由此,雁塔题名成为金榜题名之后的又一种表现形式,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精神追求。雁塔题名之风传承不绝,吹遍祖国大地,也吹进了浙西山区,吹进了中洲叶村。所以叶村宗谱不叫叶村塔,不叫凤山塔,而是堂而皇之地称为雁塔,以此表达叶村人崇文重教的态度和胆略,气魄和能量。不仅如此,叶村人还将雁塔之下河道中的水潭称作墨渚,在河道上建起青云桥,在附近建成了文昌阁,俨然是营造了一个叶村的“文教区”。
叶村人把雁塔作为八景之一,名为雁塔凌云、雁塔冲霄。乡贤所作景诗都大胆表达了雁塔题名的高大志向。
象山谱《雁塔凌云》景诗:
雁塔巍巍列凤城,
巽峰奕奕兆群英。
士林素具凌霄志,
预卜名题与有荣。
又
古迹遗来久历年,
崔嵬高耸欲齐天。
文人不坠青云志,
雁塔题名万载传。
凤山谱《雁塔冲霄》景诗:
仿佛慈恩古寺边,
浮图突兀远连天。
诸君各展冲霄志,
淡墨题名在眼前。
又
雁塔层层上紫霞,
玲珑高耸实堪夸。
诸君各展青云志,
他日题名佐国家。
又
形势冲霄紫气迷,
光含舍利映山溪。
同怀共有凌云志,
独把才名雁塔题。
诵读这些景诗,我们就能充分感受到先贤对后人的满怀期待,还有叶村人孜孜追求雁塔题名的理想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