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趋势:臭氧与气候,世界联合方能恢复
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2016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致辞
大约30年前,世界各国团结一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试图解决一个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威胁——地球臭氧层的消耗。臭氧层是保护地球上生物免遭太阳紫外光杀伤的唯一天然屏障。
197个缔约方共同签订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这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联合国环境协定。在《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推动下,全球淘汰了98%的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生产和使用,臭氧空洞开始缩小,截止2030年,预计每年预防200万人罹患皮肤癌,实现了巨大的环境、健康和气候效益。
如今,在我们准备庆祝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之时,我们也在全球环境谈判和环境治理方面迎来了新的里程碑。去年,世界见证了《巴黎协定》的签订,开放签署首日共有175个国家签署了这一协定,创下国际协定开放首日签署国家数量最多的纪录。本月早些时候,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美国和中国批准了这一协定。
随着世界同心同德,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蒙特利尔议定书》将再次扮演重要的角色。197个缔约方10月聚首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就逐步淘汰强效温室气体氢氟烃达成一致。(消防趋势:达成基加利修正案后,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
氢氟烃(HFCs)被广泛应用于电冰箱、空调、灭火剂中,是臭氧消耗物质的替代品。它造成的全球暖化效应是标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数千倍。
在《蒙特利尔议定书》框架下逐渐淘汰氢氟烃,即可避免在本世纪末全球升温0.5°C。这是今年世界最重要的气候变化行动。
《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成功表明只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就能在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上取得积极改变。30年过去了,我们或许可以再次展现统一的意志,共同对抗气候变化,同时继续致力于保护臭氧层。
9月9日,环保部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主办的2016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大会,在北京环境国际公约履约大楼举行。
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在会上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臭氧层履约工作,不断完善履约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积极推动各行业ODS替代,实现了《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各阶段履约目标,已经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25万多吨,占发展中国家一半左右。”
中国第一阶段含氢氯氟烃(HCFCs)淘汰行业计划项目采用低全球温室效应潜能值(GWP)的替代技术占比达76%,在淘汰HCFCs同时实现了年减排温室气体86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今后,中国将继续着力推动环境友好替代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大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
1984年,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臭氧洞,随后多个国家于1987年签署《蒙特利尔议定书》,分阶段限制氯氟烃(CFCs)这种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在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科学》杂志于2016年6月30日刊发的研究报告表示,有证据表明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已经开始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