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笔记:角楼图书馆
梁东方
暮春时节的潇潇之雨中已经有了夏天的意味,让人从几乎已经遥远了的不干旱的年景里的经验相信,这一场雨后就会换了一个季节。这时候,大多数花朵已经落尽,大多数树木灌木——杨柳榆槐、冬青丁香、芍药牡丹——都已经重新披上了绿装,而所有的绿装也都还带着小叶初成的洁净与生命之起始阶段里特有的那种带油脂的光亮。
在这样勃勃而生却也依然不无寒凉的节气氛围里,矗立在北京旧城东南角的护城河交汇之处的青砖脊顶的角楼,就显得更有了一种古木新生一般的生机。尽管只是城墙拆除以后,从城墙拐角位置上的高高在上的原来角楼所在地点落地重建的仿古建筑,但是毕竟这个建筑在这个位置上曾经有过绵延数百年的历史了,它被复原到地面上来也还是显得与季节、与周围的一切那么贴合。这种贴合还不仅仅是地理脉络上的,也同时是人们的观感上的,从而也是人气指数上的。
虽然下着雨,又是五一之前唯一的一个只有一天时间的周末,但是这个名副其实的角落里的图书馆的门庭内外,依然有络绎不绝之势。甫一开门,驾轻就熟的人们纷纷到二楼去看书,到一楼参加读书讲座活动——今天的活动叫作“还记得那些年我们一起翻过的小人书吗”,吸引来的参与者自然多是童年少年时期在连环画的陪伴长大的那一代人。他们可以凭着一本叫做《连环画里的时代记忆》的书,来展开对于既往的人生的追忆,可以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去回看,去顺着连环画的记忆将生命中那一段至关重要的岁月刷新并且重现。
几个穿着统一颜色的马甲的老人在门厅的圆桌周围忙碌着,他们在整理报纸。随后的某个时间,他们将在这里举行一次专题的报刊展览。每个参与其间的人都有孩子一样的专注与热情,在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之后,他们在老年的时候凭着收藏报纸的爱好将自己的人生状态又带回了童年一样的真挚专注与热情协作之中。这是他们返老还童的园地,是他们回味青春的通道。
去二楼看书,从楼梯开始就是刷着红漆的古式的木制装修了。楼上的地板和桌椅也都遵从着这样的与青砖古建相符合的内装风格,让坐在书架之下花窗之前的读书者如在久远而安静的历史之中。
在这里看书,偶尔抬头,或者可以望见护城河外面南二环东二环永远川流不息的车辆,或者可以望见南二环东二环里面龙潭湖公园岸柳的婀娜和水域的波光。只有熟悉周围地域的人才知道,介于二环上的喧嚣和二环内的沉静的角楼视野里,有一片貌似安静的高楼,那里是著名的肿瘤医院。每天每刻都有很多很多人在那里走到人生的极点上,做着也许是徒劳而绝望的但是依然还是顽强的挣扎。我们曾经到那里探望住院的友人,她被探望者近乎埋怨地鼓励着坚定信心的时候的那份无奈,距离她最后默默地离开这个世界,为时并未多有。那个地方,那栋楼宇,每次看到,都会让人不禁唏嘘。
也许正是经历过、目睹过人生的种种以后,才使得这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俯瞰人生的图书馆的位置,成为人们足堪珍惜的角落。在北京话里,角楼图书馆被简称为“角图”。这个有点奇特的名字,既是文字的直接简化,也大抵还可以引申到这样人生况味上的总结吧:如果能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能到这样偏处一隅的地方,角落里的地方,安心地看看书,参加参加活动,便已经是人生中的幸福段落了。
曾经为位于新中轴线上的广州图书馆那类似过去的百货大楼的汹涌人流所震撼;曾经在名列全国百强县前列的太仓的天镜湖滨水的24小时无人值守图书馆里,享受过置身风景之中阅读的美妙。现在能这样在北京的“角图”上坐定了遥望人生,让人不由自主地叹喟:人们生活水平的真正提高,不单单是锦衣玉食,更是这样让读书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审美以及被审美的方便,是其免费的、可以广泛参与的、人人有权利参与的、现代文明意义上的生活范式。
有人问德语作家黑塞,说外面春光明媚大家都在阳光下跳舞,你为什么要关在屋子里读书?黑塞的回答大致上是这样的:在阳光下跳舞固然是享受,但是如果只有阳光下跳舞的话,那跳舞就仅仅是跳舞,跳舞的人的感受是平面化的,是没有深度的,是不丰富的。只有拿出时间来关在屋子里阅读了,再到阳光下跳舞的时候,你才能体会到更多的美、更缤纷更有色彩的意趣。
而太仓的湖边图书馆和北京的角图这样的地方,则在最大程度上将关在屋子里的阅读与“阳光下的跳舞”结合了起来,让自然走进了书桌,让书桌直接置身在了地理环境中。它是古老城市中人与自然一致着的旧日痕迹,在现代化的生活中的一次难得的被顺应;它是这个时代里的京城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