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骂人、不上学,是什么让12岁少女变成问题儿童
知乎上,有位姐姐求助:
家里的妹妹今年12岁,5年级,是个彻底的问题儿童。
说话粗俗、性格古怪沉闷,不懂社交,也不喜欢学习。
总之在全家人眼里,妹妹遭人嫌讨人厌,大家都不喜欢她。
即便妹妹狂妄、叛逆,这位姐姐却发现:其实妹妹很自卑。
所有人都在否定贬低妹妹,把过错都归咎到妹妹身上。
处于青春期的妹妹,在家里得不到认可和肯定,只能“武装”自己,用自己的方式维护尊严。
樊登说:“一个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样东西,一个叫作归属感,另一个叫作价值感。”
一旦缺乏,孩子很容易失去动力,追求生活的意义,任由自己浑浑噩噩,又像刺猬一样与人相处。
越是叛逆的孩子,他越没有自信。
自卑,是青春期孩子的底色
听过不少人,这样分享自己的青春期:
特别在意别人看自己的眼光,别人望向自己的时候,下意识会认为对方在讨论自己,怀疑对方在评论自己;
身体开始发生变化,和别人比,自己的生长情况并不好,总觉得自己不够高,不够好看,不够瘦;
青春痘爆发,特别难为情;
害怕自己没有异性缘……
一边是渴望展示自我,迫不及待想要证明自己很厉害的自己;另一边,却满是各种否定自己、接纳不了自己的自卑。
看到没,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大部分是来自于外界。
这便是心理学上的“镜像自我”概念。
别人的好标准,成了他的标尺,他会试图去调整自己,从而符合大众的观念。
然而,“镜像自我”也成了他的障碍。
本来对自己还挺满意的,可是外界给他的反馈和自己的预期不同,他就会产生自我怀疑。
次数一多,时间一久,“怀疑”就变成了“相信”。
相信自己不够好,遇到解决不了的棘手问题,感觉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产生“自卑情结”。
主持人何炅曾在节目中自曝“原来我是一个很自卑的孩子”。
刚上初中那会,他个子矮小,长得也不好看。
来到一个新环境,原本充满期待,可老师看了他一眼,说了一句话,让他至今难忘:
“你是送谁来的陪谁来的,你可以离开了。”
得知他是新生时,老师一脸难以置信地回应:“你十二岁了吗?我以为你才7岁。”
无缘无故被权威者论断、中伤,何炅很长一段时间都活在“自卑阴影”里。
为了让大家看到自己,他变得爱出风头,个性明明孤僻,却逼自己要与众不同。
好在他没有选错方向走错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超越自卑。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卑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你我也是一样,我们在某个方面很自信,但是在某个方面还是有自卑的。”
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别看他胆大、冲动、叛逆,内心的“自卑情结”如影随形。
别让错误的教养方式
毁掉孩子的自信
开头分享的12岁“问题妹妹”,之所以越来越叛逆。
从她在家的情况可见,根源在于家人错误的教育态度和方式:
父母离异,爸爸家暴,重男轻女,很少探望她,每次看她都要带现任妻子和孩子;
家里的大人,不喜欢她,经常骂她,贬低她,数落她,这种语言攻击持续了好几年;
会拿她和家里其他孩子做比较,一味夸奖别人。
并非孩子天生就故意要和大人作对,对人生失去前进的动力。
身为父母,总要先反思:是不是自己习惯用控制代替尊重,用命令代替启发,用贬低代替激励。
总是“看到”孩子身上这样那样的问题,事实上,是自己错误的教育,通过孩子反映了出来。
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一针见血指出:
“我们不停地指出孩子的错误,不停地告诫他们……这样的方式实际上是在表达出我们对孩子没有信心,这会让所有人沮丧和气馁。”
青春期的孩子,最先从父母的态度中确认自己的存在价值。
当他听到的全是否定自己的声音,感受到的尽是外界的排斥和嫌弃,他根本无法靠自己维护内心的平衡,建立自信心。
节目《少年说》中,有一位女孩鼓起勇气站上天台,痛斥妈妈的“贬低式教育”。
妈妈的本意,是为了“激将”她,让她好好学习,努力成为弟弟的榜样,言语上是这样:
“不要以后像你姐一样,干啥啥不行,学习真的一塌糊涂。”
类似的批评还有“你真是一个人才,考出这个鬼东西”,“你看看你,眼睛长哪里去了,哪里觉得这个衣服好看”……
面对普通人,人们尚且懂得要留点口德,关心听者的感受。
可偏偏对待自己最亲最爱的孩子,父母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教育。
错误的教养方式,从不会让孩子越变越好,只会一点点毁掉孩子的自信,变得越来越糟糕。
超越自卑
关键在于父母
《自卑与超越》中有句话,可以给千万父母作参考:
“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要怎么认识自己的自卑,然后克服困难超越自卑。”
孩子的行为是果,父母的教育是因。
想培养出内心强大、自信成功的孩子,父母在教育上,一定要做到这三点:
1、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多鼓励和肯定他
热播剧《小舍得》中,原本活泼开朗的欢欢,在妈妈的教育焦虑影响下,整天做着不喜欢的数学题,上着折磨自己的培训班。
在一次又一次被拿来和班上学霸米桃对比后,她变得自卑敏感,善妒有心计。
直到妈妈意识到她的变化和痛苦,放弃用成绩来评价她,而是看到她的唱歌天分,给她鼓励和支持。
欢欢才重新恢复了自信的微笑,真正感到快乐美满。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
每一个孩子都与众不同,即便他的行为让人难以接受,反叛忤逆。
做父母的,总要体谅他内心的不安,给他足够的支持力量。
唯有这样,他才能看到自己的价值,肯定自己,变得开朗阳光。
2、挖掘孩子的兴趣,让他收获成就感
纪录片《小小少年》里,小男孩殷然在班上是个“异类”,个性沉默寡言,被同学排斥。
按理说,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自卑,难以和别人建立正常的社交关系。
可妈妈陪伴他成长时,看到他对昆虫有强烈的热情,便给他创造机会,让他不停探索,发展自己的兴趣。
果不其然,在“昆虫世界”里,殷然找到自己的归属,常常废寝忘食地研究。
还经常和虫友出行,互相学习。
别人看他懂那么多,称他为“老师”,学校得知他有很多的研究心得,也给他机会开公开课。
就这样,一个看似孤僻、自闭的孩子,在自己的兴趣上,收获大大的成就感。
整个人,也变得无比自信,不畏惧别人对他的评价和眼光。
一个对自己有明确定位,知道自己哪里强的孩子,一定不会轻易被外界的声音所击垮干扰。
他的自信,源于对自己的正确认知,也得益于父母的引导和守护。
3、管教孩子,态度温柔而坚定
作家麦家曾公开表示,家有青春期孩子,“陪伴他,说得难听一点,就是陪伴一头老虎,得小心翼翼”。
以暴制暴,换来的只会是更强烈的对抗;使用强权打压,分分钟让亲人变成“仇人”。
管教孩子,要以尊重为前提,说话的声音小一点,温柔一点,才有可能让孩子听得进去。
但也不能完全纵容,总要和孩子约法三章,设立规矩。
真诚地表达对孩子的爱,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并用合理的方式来约束他。
这也是对孩子一种保护,让他收获尊严,在可控的范围内,自由活出自己。
其实青春期的孩子,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纳。
即便他像一只老虎一样暴躁、反叛,可父母的爱和关怀,正确的教育方式,才能慢慢“驯化”他,给他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和机会。
千万别随意给孩子贴标签,他没有那么坏,只是需要更多的帮助而已。
帮他摆脱青春期的成长困扰,给他积极正面的评价,才能让他摆脱“自卑情结”,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