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 | 临海有戏

临海东湖,是吴越王钱氏后裔的私家花园。园中尚有老戏台。我去时虽是初冬,阳光朗照,天气晴暖,高筑的台上有戏在唱。台下的条凳上坐了不少观众。老百姓进了官家园林里打尖,还有戏听,这在从前梦也梦不到的美事。我也坐了下来,晒太阳,听戏。
  
台上演的是台州乱弹《拾儿记-磨豆腐》。所谓乱弹,兼有昆曲、高腔、徽调、词调、滩簧等。很杂烩,如同台州美食“糟羹”一般,把诸多好吃的剁细煮一块儿,营养丰富,呼噜呼噜可吞咽,快快吃饱了好打仗。传闻,“糟羹”就是戚继光打倭寇时发明的。锣鼓咚咚锵锵敲,台上有两个布衣打扮的男女,男的矮小,鼻梁抹了白粉,“小花脸”丑角扮相,他以台州方言唱着:“雪白(格)豆腐变银子/银子用来办婚事/我办婚事真(啊)稀奇/黄岩城里呒(啊)人比……”曲调是“台州滩簧”,清新、明快,简约、流畅。像民间小调,富有生活气息。男女两个,边说边唱、插科打诨,引得台下的笑声一浪一浪。
  
台州滩簧,是戏剧大宴中的一道“乡土风味小菜”,是从参军戏里发展而来。盛唐时,地阔海冥冥的台州府临海,就已盛行参军戏。
  
在临海博物馆,我遇见一只五代时的青釉瓷瓶。通体糙米黄,灯光下,胎质看去有蛋壳样的气孔,瓶沿豁着令人心碎的口。妙的是,瓶身线刻的两个戏剧人物,一大一小,眼睛一概上挑翻白,个子高的这位帽带子飘飘,他横刀、扬鞭。看边上牌子介绍,刻的就是参军戏。玄宗御书称为诗书画“三绝”的郑虔,当年遭贬到台州,带来参军戏。郑虔不但诗文好,还通音律。参军戏只需要两位演员,内容以滑稽讽刺为主。参军,是受讽的对象,比较笨拙,相当于后来戏曲中的净角;戏弄他的叫苍鹘,伶俐机敏,等同丑角。后人推测“替老百姓说话”的相声,就是从参军戏中衍化来的。
  
虽说读书启人心智,毕竟老少咸宜的戏曲来得更亲切更直接,能在升斗小民生活里,自生教化引导。想当年那做瓷人,某日看了戏,一直记得那精彩的片段,做活的时候就把它刻了下来。千年之后,这瓷瓶成了文物,让我们细细观瞧民间戏剧是如何衍生发展,成为如今的模样。

繁星投稿方式

邮箱投稿

yzwb250@126.com  1804288208@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