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关谈《伤寒论》与《内经》的理论体系
前聖後賢。這個書是聖賢留下的,張仲景也算醫聖了吧,這是一種看法,這就是所謂的古典經文哪。那麼又有一種看法呢,說這個書叫《傷寒論》,那麼主要就是論述傷寒了,不能治雜病。你像李東垣說(傷寒論)是不能治內傷。說張仲景長於治外感,認為就是不長於治內傷了。還有的說《傷寒論》所載的方劑都是古方,古方不能治今病,上次咱們還有人提這個問題。這些說法呀,統統是錯的。我們解答這個問題呢,就得對這個書怎麼來的(進行了解)。那麼我們才能有一個正確的看待的方法,那麼這就不能不談中醫的發展的問題了。中醫的發生、發展呢,比較久遠。這個書在張仲景這個時候,距現在快到兩千年了,一千六七百年過去了。那麼這個書有這麼完整的體系,可見中醫的發展那還早的多。由于那麼早,所以中醫的這個辨證施治這套東西不是在某一個基礎理論上研究出來的,像西醫那樣,它絕不是。因為什麼呢?當時的時代大家都可以想象出來,限於科學水平它不可能,而且又沒有什麼好的器具,想要對病變的本質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在人身的反应上,就是咱們現在說的證候吧,在這個上面想辦法治病,中醫的開始它是這麼來的。這麼來的,你們想一想這是很不容易了。那麼這個時間的經過它相當的長久,是經過多少個人體,很長一個時間,逐漸的觀察,逐漸的實踐,他也在這個疾病上看出了一些規律,這個規律呢就是一般的規律。那麼什麼是一般的規律呢?咱們這個書就要講了,這個六經就是的,他說六個類型嘛。(還有)八綱,這都是一般的規律。就是疾病基本是共同的,它有一般的反应。那麼古人呢經過很長的時間,他得出很多的結論,尤其首先得出的是疾病發展的一般規律結論,那麼在這種一般的規律上他想治病的方法。當然那個時候也是實驗,那個時候就是先從實驗來的,他逐漸的實驗來實驗去,做出了一種很可靠的結論。在以前記載這些結論的書最較早的就是《湯液經》。
《湯液經》這個書出的儘管晚,但是發展最早了。叫《伊尹湯液經》,說這個書是伊尹作的,伊尹是商代宰相啊,這個也是不可能的。這個就是以前舊社會呀,封建時代作書的人也不知道中醫是誰搞出來的。那時候結論是很清楚了,很有了啊,那麼只能說是聖人,就像咱們這個《本草》呀弄到黃帝身上了。咱們講《內經》,說是岐伯和黃帝,都不外乎是皇上宰相這一幫人。他們是天呀!生而知之嘛!這是錯誤的,這是歪曲歷史。實質的作書人呢,他也不準是反動,可是他的確也不知道,他不是一個人。所以中醫的發展呀,不是一個時代,更不要說某一個人了。無論是伊尹,或者張仲景,他都不可能一個人完成這麼一個東西。它是從經驗來的,所以中醫學簡單的說就是經驗醫學,就是從這個疾病鬥爭中搞出來的。那麼張仲景這個書呀,它是從《湯液》來的。這個在《甲乙經》中就有,他說:「仲景論廣《湯液》,為數十卷,用之多驗」。同時在這個書,我們現在這個本子裡,全把王叔和那套東西給拿掉了。他這本書有《傷寒例》,《傷寒例》是由王叔和作的。王叔和搜集仲景的舊論,他搞了這個書。那麼他也說是「仲景舊論,脈證聲色,真方,有神效者」,他就是基於這些東西「擬防世急也」,就是這個時候就有的。那麼仲景他也不是杜撰的,他是對《湯液經》,說他論廣,他有所發揮,這是肯定的。
那麼我們想像《湯液經》這個書,它就好像《本草》,比如說桂枝湯,桂枝湯底下就有了太陽病什麼情況之下來用它,是這麼一種德行(情況)。(湯液經)總是以方劑為主的,一聽這個名呀,叫《湯液經》。那麼張仲景呢他就不是用這麼辦法了,他是把方劑擱到一個病上,你像這個《金匱要略》就是的。像「水氣病」啊,「痰飲」啊,針對一種病,那麼這種病裡頭需要哪個方劑,他就把這個方劑拿來。可是方劑的這種應用啊,依本《湯液》,方法不一樣。那麼我們這個《傷寒論》也是,它是治傷寒。我們中醫說的這個「傷寒」,它是不局限於傷感外寒,它是廣義的,凡是這樣熱病之屬,都叫傷寒,我一會講你就知道了。他是拿出這麼一種病,而用《湯液經》各個方劑,徵引很多。那麼中醫它是通過實驗來的,一切的方法規律,一律像王叔和所說的這個是「真方,有神驗者」,有神效者。這些東西都是通過實踐的結論,它是客觀存在的一種事實。古時候是這樣的,現在還這樣,它是客觀存在,它是自然界的一種規律,它不變的。我們講這個幹什麼呢?所以現在學這個還可以用嗎,不像他們說的古病(古方不能治今病)。
它是注重這個只要合乎這種事實,你用它就有效,它是客觀存在的東西,所以中醫辨證主要是以張仲景為代表的。那麼它是根據一般的規律,你想想根據一般的規律找出的方法,它就是治一切疾病的方法,它不是專對某一個疾病。因此我們對《傷寒論》總要有這麼一個認識,這個認識這裡頭一點不詭辯呀。咱們根據發展的時代,尤其我們這幾年的應用,在我個人身上,我這幾十年,我所用的方劑都是根據古方,並沒有說適於古病,不適於今病,只能治傷寒不能治雜病,這一切我們根據實踐證明,都可以把它反駁了。不是!的確是有效果,而且用之(得)當,確實有神驗。那麼我們對於《傷寒論》,應該有這麼一種認識,就是仲景用的湯液是比較可靠的,所以前頭這個《序言》:「撰用《素問》……」等等的,與皇甫謐這個說法根本是矛盾的。那麼根據我們看呢,當然根《內經》也是毫無關係。
望梅消渴 伤寒论起方于汤液有据,施法于实践观察。在宋人之后,各派医家为表自家学究,附会内难经,建国后更是尤盛!中医的悲哀。经方古方在日本制成剂可在医房消瘦,普及度高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