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雪清竹:论诗之六

写诗词之前,先要知道自己心里要说什么意思,境界什么,意象什么,词语什么,都是其次,就像将帅准备出兵打仗了,先要知道去攻打哪个地方?为什么原因?否则先奔东,后奔西,第一句写这个意思,第二句转到另外一个意思上,连自己都不知道要说什么?这便是起承转合没有做好,不管使用什么手法,它一定是有一条线索的,像一串珠子,中间是有一根线穿起来的,假如是一盘散珠,那也要有一个盘子拖着,总之是一个整体。诗词不要让人读了有疑问,有疑问一定是能够解释得通的,假如无法解释了,就只能是败笔,这一定是在写作后期,缺乏了推敲,也就是修改的过程。任何一首诗写完后,都要进行推敲。把一下质量关。不能出次品,这是诗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很多时候,一首诗写好了,自己觉得没有问题,其实并不是真的没有问题,是因为作者自己一下子感觉不出来。非得等一等,反复体会一下,才能知道哪里还需要再修改。以前我写诗刚写完就急不可待发出去,第二天心里忽然咯噔一下,感觉这一句这样写,是不妥的,可以怎样怎样修改。但是作品已经发出去了,又不会操作,只能听之任之。就算能修改,但是急躁这个毛病还是存在的,问题往往在于自身心性的修行不够。

推敲甚至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真正为艺术的人一定珍爱自己的作品,生怕它有一点点瑕疵,所以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果马上发出去,是把烦恼的沙子掺进布施给读者的粥里,揉进了读者的眼睛里,让人家爱并痛着。

一首诗如果没有写完所有内容,或者写完了,但是还有些东西不交代,读者看不懂,那么可以在题目里交代。我们看古诗很多题目都特别长,就是在告诉读者写作背景,写作由来。比如杜甫的《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叙》等,所以古人写诗都是生活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促使他感情波动,从而进行写作。这样写出来的诗是有丰富内容和真挚感情的,不是为了写诗而写诗,弄得好像把空气放在榨汁机里空转,写诗也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

那是不是就要等待“诗意”降临了,才能够一挥而就,像王勃在滕王阁上,洋洋洒洒,一篇传世美文就横空出世了呢?肯定也不是。写诗依然要勤写,甚至像香菱沉浸在诗境之中,别人跟她说,“菱姑娘,你闲闲吧!”她却痴痴地说:“闲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

这其中的分别在于,对待诗词的态度是否真诚。诗是真善美最集中的体现。诗真,是因为诗人真。有感情,有感想则写,没感情,没感想就不要写了。真正的诗人都是一颗赤子之心,不会虚伪,不懂做作,只有真,诗才会从心而发,才能够感动自己和别人,才能让读者看到人性和人情的美好,佛性与道心的光华。所以要静下来,先沉淀一下,想想什么让自己感动,什么最牵肠挂肚,什么于心有悔,什么在脑际成象,这种寻找,找的是真。写作之后的修改则是诚。令我最遗憾的是,《论诗之五》写完没有修改,缺乏赤诚相待的意味,于己于人都有无限的抱憾。

轩辕黄帝在《黄帝内经》中,把人分为五种,庶人,贤人,至人,真人,级别最高的就是真人。所以修道也叫做修真。一个人去假而求真,会成为有道行的人,一个文人去假而求真,才能达到诗文更高的境界。

庶人是没有进行道德修身的普通人。黄帝对人划分的标准就是一个人是否真正地进行道德修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德一创造了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内涵是德一的能量为主宰。所以老子说:“执一以为天下牧”。这句话并不一定是说给统治者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天下,每个人的心就是自己一身之国的君主。一个人贪污腐败,就是损伤、败坏自己内天下的德性,一个人修真求真,是求自己内在的德性能量的光越来越明亮,质量越来越高量级。   所以艺术是可以通向大道的。为什么我们的诗还不够尽善尽美?那是因为我们本身对道和德的修为还没有尽善尽美不够真。

德的意义并不止于品德,也是指品德之外,德的另一个属性,即能量。一个人的技艺水平既来自于今生的修为,也携带了来自往生往世的积累。所以连苏轼都要说:书到今生读已迟。他这是在感叹。

黄山谷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关于他梦回前生,吃芹菜面的故事,也是一则公案。黄庭坚前生是一位闺阁之中爱写诗词的女子,可惜未婚而逝。她的老母亲每年到了女儿祭日的时候都要在门前摆一碗芹菜面,招女儿的魂回来享用。黄庭坚这一天中午忽然困倦,梦见自己出了门,沿着路走,走到一户人家门口,看到桌子上摆着一碗芹菜面,端起来就吃了。沿路返回后,才从梦里醒来,发现嘴里还留有芹菜香味,他觉得蹊跷,就出门寻找。结果越走越与梦中的道路相熟,果然看到一家门前放着一碗芹菜面,就上前询问。出来的老妈妈说是女儿祭日到了,女儿以前最喜欢吃芹菜面。请黄庭坚进了屋里,他感到一切都那么熟悉,而且还翻箱倒柜找出那老妈妈的女儿生前所写的诗词,很多都与他这一世的作品一致。原来黄庭坚就是那位老妈妈的女儿转世投胎的。

无独有偶,宋朝的一代大儒王阳明,到江西一个寺庙里去,看到一个房间锁着门,要求把门打开,当家的师父说,不能打开,我们两三代的祖师都吩咐过了,不可以打开的。王阳明以地方首长的身份命令,必须打开。结果打开一看,一个骷髅打坐在那里,前面桌子上有个条子,写着:“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即是闭门人。”王阳明的名字叫王守仁,前身在这里涅槃,已经预知自己转世再来的时候,会亲自打开这扇门的。

当我在十五六岁写日记的时候,写着写着自己会疑惑起来,因为某些词语很奇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写句子的时候会感到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意,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其实十五六岁的我和现在的我,在对写作的这种体验上几乎是大致相同。大概每一个对写作深深热爱的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擅长,而且不知道这些擅长的特点怎么来的,仿佛与生俱来,却又得心应手,别人说想跟你学,就算讲得头头是道,但是那股能量是属于你自身天赋拥有的,并不是能随便教会或者学会的。所谓的天赋,其实就是往生携带来的,在一点灵光中镶嵌着的。就像并不是每一个孩子运用了早教方法都可以成为神童,这是要看本源的。每一个人都是接过了自己前生的接力棒,继续奔跑。所谓的天才,是在某一方面用生生世世的努力超越了寻常人,所以苏轼才说,书到今生读已迟。

写诗是浪漫的事情,很多人在困境之中就放弃了。盛唐歌舞升平的时候,遍地诗人,但是安史之乱后,唯有杜甫独树一帜,只剩下杜甫一个还在孜孜不倦地写着,在饥饿行走的山路上写,在漂泊的孤舟里伏枕而写,在茅屋上茅草被大风吹走时写,在遇到任何事件,遇到任何人际交往的时候,他都写。扪心自问,谁能比他老人家境遇更差,谁能比他老人家写作更丰产而高质呢?像这样勤奋执着写诗的杜甫,如果转世投胎,他不做天才,还有谁来做天才呢?

“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样,杜甫都是在说自己的创作体验。再听贾岛说自己“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好可怜,是多么天差地别,怪不得张籍为了写好诗,要把杜甫的诗集一页一页撕下来,用火焚化了,纸灰洒在水碗里,每天喝一碗。是不是比灵丹妙药还好用,他一定自己知道,我们没试过,不敢说。杜甫写诗是进入了化境。就像江湖顶级高手,在诗创作的天地里,他已经出神入化,炉火纯青,随心所欲,无往不至。

杜甫是把自己所有的能量都用来作诗了。诗是精神世界里的产物。精神和物质互为阴阳,共为一体。就像一个太极球,一阴一阳。是这个世界任何事物的模式,比如社会,在毛主席的时代,精神文明达到了高峰,但物质匮乏,跌落低谷;后来改革开放,物质文明达到高峰,但精神文明跌落低谷。因为阴阳消长,你强我弱;你弱我强。古人用十二消息卦比喻天地间阴阳二气的消长,到了夏至那一天,是一年里阳气达到极点,一点阴气开始生发了;冬至是一年里阴气达到极点,一点阳气开始生发了。但天地之间有天德能量在运化阴阳,而人类社会,则需要我们主动运用道德能量来合于大道的上善。国学家熊春锦老师谈到,只有德才能够平衡这种阴阳消长的状况,在太极图阴阳两极变化之中,用德来居中就好了。只有整个社会都重新来认识道德能量的重要性,让道德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那么一切的乱象自然会消失。

那么对于诗人来说呢?一个人一生所拥有的能量是有限的。每个人一手提着福,一手提着祸来到这个世界上,五德仁义礼智信都不完美,如果完美肯定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在出生的时间点上就用四柱八字刻度着前生今世的金木水火土,也就是仁义礼智信的能量有多少。我们应该穷尽一生地努力,使自己的五德能量丰富圆满起来,而不是恣意挥霍消耗前生修来的福气,一边做着杀盗邪淫的恶事,把修来的福气抵消又抵消,把寿命折损又折损。

今天的很多人福气都很大,但是这些人绝大多数不明白如何使用自己的福气。有一个词叫“福慧具足”,说明我们一生的能量可以用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福,一个是慧。能够福慧具足的人是非常少的。人们恨不得把自己命里所有的能量都转化为福,拼命赚更多的钱,其实不要把能量全部变成名和利,要多留下来给自己的慧,因为只有具备慧,才能真正出世。在这方面范蠡和张良做得非常好。他们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位极人臣,伴君如虎,不如归隐山林,饮露餐风,从而成就了自己的慧命,不但入世成功,而且出世一样成功。十九世纪最有福气,能量最足的人是希特勒,但是他不修德,反倒滥杀无辜,把自己可能很多生都用不完的福慧能量,在短短几十年就用完,不得善终,凄厉死去,都是他自作自受。

不知道文学创作是不是也属于慧的一方面呢,最起码文学创作也是在消耗自己的能量,所以历史上很多文学天才他们的人生境遇并不算好,甚至非常糟糕,也就是在福气方面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因为把能量都消耗在文学创作上了,无论李白,杜甫,李商隐,温庭筠等等数不尽数的才子们都一样。但这种文学创作和古人讲的修道悟道的慧并不是一回事。它大概是以“名”的方式来消耗诗人的能量的。所以奉劝想做大诗人,流芳后世的人呢,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哦!除非我们是一个福慧具足的人,既可以名利双收,家庭幸福,爱情美满,还能够白日飞升,鸡犬升天。

作者简介

作者苍雪清竹,   原名杨敏。大连人,女,现居台州玉环。喜诗词,嗜书画。一弹流水一弹月,一袖飞云一袖风。平生痴于诗词散文书画小说与道学,所学甚杂,惜而不精,愿与四方同仁共修进步

(0)

相关推荐

  • 诗仙、诗圣有没有写得不好的诗,为什么当下诗坛烂诗特别多?

    有朋友问:诗仙.诗圣有没有写得不好的诗,为什么当下诗坛烂诗特别多? 当然有,不论什么样的高手,都是从新手成长过来的.而且即便已经成长为高手,同样因为心情.才思一时的起伏,作品情感附着和文法修辞都有可能 ...

  • 在头条号里写诗有前途吗?从古到今靠写诗吃饭的诗人有几个?

    你说的前途,恐怕也就仅仅指的是"钱途",那我可以很直捷.很间单.很明白.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没有!在头条里发诗词,一是宣泄情感,二是自我显示,三是自娱自乐,四是自我陶醉,至于以诗卖钱 ...

  • #杜甫##诗词##每日思考#杜甫为什么是...

    #杜甫##诗词##每日思考#杜甫为什么是第一流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直奔主题,不说废话. 第一,杜甫虽说"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是他最重要的一点是"修辞立其好诚" ...

  • 张春义:诗词创作漫谈(一)

    [编者按]:11月21日上午,市诗词学会特邀太原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张春义在市图书馆作了以<诗词创作漫谈>为主题的的专题讲座.张春义是我们山西省乃至全国有名的诗人,在两个半小时的讲座中,春义老 ...

  • 苍雪清竹:诗心夜半明如月,皎皎梦中照城阙

    手 素手凝霜皓腕长,琉璃世界是诗乡. 心如一朵莲花放,四散清风湛冽香. 仙流 湘江秋水多明月,越浦清风尽客愁. 不觉江南应十载,烟雨萧竹共仙流. 指月 一指青天了了知,如何将指作真机. 不能顿悟观明月 ...

  • 苍雪清竹:诗评改之三十一 望断春宵风月夜,思残秋日水云边

       有人问,苍雪清竹是很多人的诗社吗?不,这只是我的个人公众号.我为朋友们评诗,改诗,我是一个为诗文而生的女子.--苍雪清竹 担当 作者   易道--龙都悟道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人不忘初心, ...

  • 苍雪清竹:诗评改第三十六 清景书来如滴露。亭暗花幽,曾记相思处

    蝶恋花 作者  赵益之 寒夜独徘思好句.烛影轻摇,落笔还无语.炼字推敲千日趣,凝情垒琢三春雨. 丽景春来何处许.青麦黄花,捷燕捎心去.听鸟唱溪边火树,看星落竹林村户. 寒夜独徘思好句."徘徊 ...

  • 苍雪清竹:诗评改第三十七 虽狂傲而志冲云霄,虽自负却襟怀潇洒

    西江月  自嘲 作者  刘存 年少苦读求道,长成爱解尊儒. 青梅煮酒论今古,指点江山朝暮. 也曾自比李杜,敢笑不如辛苏. 诗书千载圣人出,还看今朝人物. 年少苦读求道,长成爱解尊儒.这一句自述家风.& ...

  • 苍雪清竹:补诗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请关注上方蓝色字体  苍雪清竹  朝夕同在  春秋共读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清代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袁枚在拜访好友佟溶时,佟溶的 ...

  • 苍雪清竹:说诗

    诗词并不是不可以自造新词,而是不要造出不符合逻辑关系的词语和句子,因为诗词并不需要故作高深,相反明白如话,朗朗上口反而是好的. 但也并不绝对,因为诗可以风格各异,学习白居易的确如此,李白的句子也有一泻 ...

  • 苍雪清竹:诗人,写诗这么累,要知止不殆呀

    唐朝韩愈说,"文以明道",宋朝周敦颐则说,"文以载道",诗属文艺,自然也是殊途同归.对于诗,莫若孔子的一句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 苍雪清竹:论诗之二

    当一首诗写出来之后,它就不再只属于作者,它属于千千万万的读者了.所以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不但要写出自己的感受,还要知道,这感受也是属于千千万万的人的.一首诗,与其说是为我们自己代言,不如说,也是为千千万 ...

  • 苍雪清竹:青霭为衣曳紫烟,月光传语到诗笺

    篆书 雨声寒碎墨流风,篆书写到纸已空. 山岳眼前如万丈,笔间直与古人通. 诗笺 青霭为衣曳紫烟,月光传语到诗笺. 使君欲识风华面,唯有清寥句若篇. 渔人 楚云露冷晓天长,一棹西风任渺茫. 归去还知烟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