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韵】马鞍岭伏击战

马鞍岭伏击战

剡山自梁皇山蜿蜒而来,龙行数里,至马鞍岭略一沉吟,经福泉寺而下,复往下章山东去。远观剡山,岗上平缓舒展,云来山佳,时有村落隐现。
 
马鞍岭,乃贯通宁海城内与西乡之咽喉。岭北过溪南桥即为县城;岭南经岭根村,可直达竹林、前童一带;岗上则可以迂回至纵深的梁皇山脉,是天然的游击战场。

国共内战时,人们称马鞍岭、枫山、岵岫岭这一带为阴阳界,界的东北面是长江部队的势力范围,西南面为共产党的天下。

 洪流部队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内战爆发。1947年1月,宁海白岭根“梅花村会议”后,台属地区由隐蔽的地下斗争转向公开的武装斗争。

1948年1月下旬,王槐秋从四明山区赶到福泉寺,代表浙东纵队司令部宣布,活动于当地的游击武装,编为浙东人民解放军游击队第三支队第二大队,番号“铁流”。

同年8月,建立宁海的武装部队“洪流”,之后又陆续发展了第一、二、三武工队以及“鲁迅”部队。

“洪流”部队为宁海县大队部,由杨民奎担任政委兼大队长。1949年2月,抽出60余人,在指导员肖群的带领下,整编到第四支队,而活动在宁海境内的仅剩30余人,台工委派雪里红到“洪流”担任政治指导员,组成三个班。

章家良绘画丨“洪流”部队

败兵如匪,长江部队抢粮食、扣船只、拉担夫,敲诈勒索,无恶不作。6月1日,小学教师郑学文及进城卖笋的山民俞其来共8人,被活埋于东观山。

到了6月上旬,缺少军需的长江部队时不时越马鞍岭窜到竹林一带村庄抢粮。这些残兵抓鸡鸭,牵牛羊,扯玉米,翻米甏,闹得人心惶惶。连年战争,百姓本是衣不遮体,食难果腹,经此一抢,更是雪上加霜。

竹林一带百姓叫苦连天,期待正义之师来阻止这一切,祈求神兵天将降临马鞍岭。面对这种极其严峻的形势,杨民奎、雪里红忧心如焚,陷入沉思。

章家良绘画丨长江部队抢粮

钎挖战壕

当时“洪流”大部分人马转战于台州一带,仅有兵力30几人。武器装备又差,手上多数是土枪,步枪也已陈旧。 与装备精良的长江部队作战,无论从哪方面说,力量均是相当悬殊。如果出击,能否制敌取胜,实在没有多大把握。

打?

还是不打??

巨大的问号盘旋在两位指挥员紧锁的眉宇间,作为武装斗争的指挥员,既要果断决策,又要智制对策。沉思良久,斯文中略带威武的杨民奎,毅然作出了决定:打!

他想到了一位虎虎生威的硬汉,同为官地人的杨国宾,决定把第二武工队拉上来加强力量。杨国宾拉起的这支武装,百姓亲切地称其为丘八部队,有80余人,不但熟悉周围地形,而且历经游击锤炼,士气高昂。

马鞍岭地势险要,适合打伏击战。经过周密部署,他们在岭南两侧丛林密布的山岗上,悄悄地钎挖了战壕,准备等长江部队再度经过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他个措手不及。

章家良绘画丨马鞍岭伏击

伏击激战

6月9日得到内线消息,长江部队将经由马鞍岭到竹林一带抢粮。

次日,杨民奎、雪里红亲率“洪流”两个分队,在拂晓前赶到马鞍岭东西两侧埋伏;杨国宾带领武工队配合“洪流”的另一个分队到竹林村后沿山阻击。

上午8时许,长江部队果然有50-60的人马过溪南桥,一路蛇行而来。

山野空寂,暗流涌动。敌军队形散乱,丝毫未曾察觉到异样,到了山岗顶大枫树脚还停下歇息,哼起小调,轻松说笑。

此地离游击队埋伏处相距不远,停久了,若被发现,他们居高临下,反会被动。这时,有些队员有点沉不住气了,意欲先下手为强。

指导员雪里红用目光向偎在身边的杨民奎征询意见。久经沙场的杨大队长素以冷静沉着著称,他密切关注着岭上的风吹草动,手指紧扣扳机,纹丝不动,只是朝南岭落岭处的泗洲堂略微努了努嘴,示意老战友按既定的“关门打狗”作战方案实施。

章家良摄丨马鞍岭泗洲堂

马鞍岭七弯八屈(古音:阔)三长直,泗洲堂位于古道南半岭,转弯后的斜坡名谓百步峻,陡峭难行。大约过了一刻钟,敌军开始动身,很快进入洪流部队的伏击圈。

待其先头部队通过后,“打!”大队长一声令下。

在战壕中埋伏良久的战士瞄准敌军开枪,一梭梭子弹从枪膛呼啸而出。事先备好的炮仗火油箱也同时点燃,用于助威。伴随着响亮的霹里啪啦声和沉闷的爆炸声,马鞍岭上顿时山鸣谷应,枪声大作。

敌军身在明处,被动挨打。冷不防遭此袭击,不知山上究竟有多少人马,纷纷找掩体躲避子弹。有的钻到岭沟里,抱头伏地;有的钻入树丛中,瑟瑟发抖。惊魂稍定,连滚带爬从预料的方向退去,中途又再次遭到杨国宾指挥的武工队拦腰截击,一时晕头转向,溃不成军,夺路从妙岭与和尚岭方向逃窜回城。

面对游击队员的伏击,敌军队伍被生生“斩”成两截,首尾不能相顾。逃至和尚岭的敌军,仓促架起迫击炮进行反击。

此时,岗上的游击队员按既定方案迅速撤出阵地。长江部队虽是南逃的残兵败将,但装备仍然胜过“洪流”部队,如若与他们硬拼,一定吃亏。

惊魂未定的抢粮队残余人员,也不敢继续往附近村庄肆意而为,最后分散溜回城里。

杨民奎(左)雪里红(右)合影

照片由雪夫人陈素文提供

硝烟散去,岭根村民给战士们送去香箸草、菊花煎的茶水与脆香的麦饼,军民共贺,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附近的牧童还送来一顶带血的钢帽,和一件敌人逃跑时丢下的军衣。

马鞍岭伏击战,是“洪流”部队在游击战中最后一次战斗。这次战斗,巧妙而有力地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长江部队犹如惊弓之鸟,此后再也不敢贸然过马鞍岭到西乡游击区掠夺老百姓的粮食。

士学农商,挑担挈篮,岭上岭下,人声相闻,黎明前的马鞍岭恢复了古道往日的模样。

岭上的香箸草紫星点点,枯荣了一岁又一岁。念顷之间,七十春秋,马鞍岭已是古道荒芜,藤刺牵衣,杨民奎、雪里红和“洪流”部队战士们的事迹,却在剡山脚下的岭根村久久流传着。

乡韵21

文化宁海工作室

编辑丨葱丛

岭根村村民口述

并参考《在难忘的战斗岁月里》

雪里红先生的回忆材料

由文化宁海工作室集体整理成文

(0)

相关推荐

  • 大军陈赓打过的最痛快的伏击战,烧毁敌军百辆卡车,缴获无数辎重

    大军陈赓打过的最痛快的伏击战,烧毁敌军百辆卡车,缴获无数辎重

  •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2月14日    读新闻理思路,知难慎入:讲真话求真知,不武不怒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重大消息: 新华通稿:定调明年经济工作,办好四件大事,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资本市场重大消 ...

  • 坚强的红色革命堡垒村——官地(四)

    鲜为人知的官地村 原来还是我县排名第一的红色革命老区村 敬请关注"乡土宁海" 五集连载 <坚强的红色革命堡垒村--官地> 作者杨绍谦 官地早期党员杨国宾之子 点此进入第 ...

  • 雪里红梅分外香

    雪里红梅分外香

  • 革命洪流显才干

    革命洪流显才干 --东江纵队老战士缪振业事迹 缪振业,于大革命时期就参加儿童团和少先队,21岁那年,他正式走上革命道路,22岁入党,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一名小将至历任大小领导职务,在过去那个艰 ...

  • 【乡韵】岭根 马鞍岭之烽火岁月(一)俞济民部抗战

    岭根故事之四 剡山是宁海县城的西南屏障,形如覆船,福泉寺(覆船寺)也因此得名.寺西侧有马鞍岭,自古即为台州府统辖下临海至宁海的交通官道,彼时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是商贾往来之所,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岭根 ...

  • 神头岭伏击战有多成功? 日军随军记者是这样回忆的

    神头岭伏击战有多成功? 共毙伤俘敌1500余人,毙伤和缴获敌骡马六百余匹,缴获长短枪五百余支,弹药万余发. 这一仗可把日军真正打痛了,打怕了. 神头岭伏击战,是一场典型的闪电式的围歼战,经过两小时激战 ...

  • 【中共抗日伏击战之九】黄土岭伏击战

    传播红色文化  弘扬社会正气 [

  • 【中共抗日伏击战之四】 神头岭伏击战

    [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27周年文艺演出主持人顽主.重器精彩集锦]▼ 回顾历史,缅怀革命先辈的热血情怀,感受学习他(她)们为国为民献身革命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忘我的崇高精神! 作者:光亭  摘自观察者网 ...

  • 长治市,潞城区,微子镇,神头岭伏击战遗址公园

    长治:神头岭上丰碑永立长治学习平台2021-03-01订阅作者:张鹏伟 曹子帅寒风拂过山岗,清晨的阳光洒在太行山上.长治市潞城区微子镇神头岭伏击战遗址公园内,苍松翠柏掩映着一座座革命烈士的墓碑.在离烈 ...

  • 鹞儿岭伏击战:五万明军断后骑兵,是怎样被两万瓦剌兵全歼的?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三日,宣府驻防的明军,给驻跸雷家站的明英宗,送来紧急情报. 瓦剌也先率领的主力部队,已经追袭到亲征大军的身后了.明英宗立马派遣恭顺侯吴克忠,以及其弟都督吴克勤,率领 ...

  • 华县骆驼岭伏击战​——一场决定西北革命军战略路线的战争

    邮箱:3125136050@qq.com 骆驼岭伏击战 1928年6月10日,国民党军田金凯骑兵师从华县县城出发,经瓜坡.大明寺,直驱高塘镇,妄图袭击西北工农革命军司令部.敌军从高塘东面到北面成扇形态 ...

  • 【乡韵】岭根印象

    传奇岭根(一) 曾经的故事辉煌而沉重 让我们逐步拾起 别让它们消逝于风中 岭根印象 文|小白 初知岭根,因为路过. 贯穿宁海西部的甬临复线山河岭至岔路段工程建成通车后,每次驱车回老家,穿越马鞍岭隧道, ...

  • 【乡韵】岭根财神爷传奇

    前童岭根的故事 前童镇岭根村村前曾经有个财神殿,最早只是为了纪念石板明堂的主人范蠡而建,这里有着悠久的传说. --前童岭根故事之二 标题 黄金 大岗 上世纪七十年代,岭根村兴修水利,开挖水渠时,在底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