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云门传奇:“洗骨池”的来历

相传,宝掌和尚手握珍珠、成拳出生,所以父母为其取名“宝掌”。唐高宗显庆二年,宝掌和尚已高龄一千零七十二岁,人称千岁和尚。
离开黄梅双峰祖寺,走访名山大川,礼拜各地尊圣,并随处讲经布道的千岁和尚,彼时,已重返江浙,隐居在浦江的司空山。在得知好友朗公圆寂的消息后,他默默地整理出以往朗公的信笺,在一个月明星稀之夜,就着月光,把它们焚化,嘴里喃喃有声:“去了!去了!”
之后,千岁和尚渡过钱塘江,来到会稽,经若耶溪,“挂笠”云门寺。“挂笠”即歇脚静修。此行,他还随带着一头平时形影不离的小白狗。
春日午后,阳光暖暖地撒在云门寺里,小白狗蜷卧在千岁和尚脚下。老禅师弯下身来,轻轻抚摸着“小白”,给如光和慧云两个徒弟,讲起“小白”的故事。
这小白狗,乃是当初千岁和尚与朗公交往多年的信使。但凡千岁和尚有信写给朗圣禅师,每次都由“小白”,从浦江送达朗公独居的淀溪。过后,再由朗公所养的黑猿送回信,至千岁和尚隐居的司空山。两位老禅师这样情谊交融的信笺交往,直至朗公圆寂。
睹物思人。这小白狗也便成为千岁和尚的一点念心。
两徒弟听罢,不禁唏嘘不已。颇具灵性的“小白”,在千岁和尚脚下摇摇尾巴,眼帘下垂,似乎也在想念朗公。
转眼到了夏季。这一日是农历七月七日“乞巧节”。白天,来云门寺烧香祈福的姑娘和小媳妇们特别多。待人散寺静,寺院上空已是月华如练,繁星点点。
忙了一天的如光和慧云,关了寺门后,急忙跑去偏殿旁的藏经楼,他们的老禅师已在此禅坐数日。
俩人刚跨进门槛,只见千岁和尚仍闭目打坐在蒲团上。见此光景,两个徒儿不敢造次扰师,双双侍立在侧。忽然,千岁和尚睁开眼,对如光、慧云缓缓说了一段偈语:
“本来无生死。今亦示生死。我得去住心。他生复来此。”
刚说完,老禅师便闭目入定。徒弟们恐有闪失,轮流陪在千岁和尚身边。
七日后,陪在老禅师身边的小和尚,见师父透了口气,缓缓苏醒过来,连忙跑去叫来了众师兄。大家齐齐跪坐在千岁和尚跟前,听师父交待要事。
老禅师嘱咐一众徒弟,等他圆寂后,在若耶溪南岸建座塔,把他掩葬于此,守塔养护,待过五年后,自有中天竺(今印度)人会前来迎他的遗骨。末了,他再三强调于徒弟们,到时,千万不要对来人有所阻拦。
千岁和尚刚说完:“切记,切记!”四字,便与世长逝。众徒弟送别老禅师,跪在藏经楼,久久不愿起身。如光和慧云俩,劝慰着大家:“师弟们别难过,师父这是功成圆满,得道升天啊!”
守灵三天三夜后,徒弟们按照师父所嘱,在云门寺前,依山傍水的若耶溪南岸,用青石修筑了一座石塔。他们恭恭敬敬地把师父的真身安葬妥当后,日夜派人守护此塔。据传,落葬封塔时,四面八方闻讯而至的人们,黑压压跪满了塔前。众人对千岁和尚传奇的一生,莫不如雷贯耳,敬重有加。
红尘飞度,岁月匆匆。距离千岁和尚离世五年过去了。其间,云门寺守塔的小和尚多次看到,在风雨交加之夜,墓塔便会散发出亮丽神秘的光泽。寺里僧徒们纷纷传言,那是老禅师回来了!
唐龙朔二年仲夏,这一日是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在祈福纳祥过“端午”。如千岁和尚生前所预言那样,若耶溪畔墓塔前,果真来了一位远道而至的中天竺僧人。
守塔的小和尚不敢怠慢,忙放下手中刚要食用的粽子,去报告寺里的师兄们。
等云门寺的师徒们赶到时,只见那天竺僧人正在绕塔顶礼。而后,只见他跪在墓塔前,口中念念有词。一会儿,只见原先封住的塔门自动打开了。众师徒想起千岁和尚临终嘱托,便没有阻拦他。
就在墓塔打开的一瞬间,在场的所有人发现,塔内千岁和尚的真身舍利,散发着耀眼的光彩。舍利洁白而带有红色纹理,显得无比的庄严而神圣无暇,令人肃然起敬。
众人惊叹间,那高僧已完成祷礼仪式,起身,双手合十于胸前,走近真身舍利,再躬身拜过后,提起头骨,不停地振动。真身骨架舍利居然完好无损,没有一块散落下来。
接着,高僧捧着千岁和尚的真身舍利,来到墓塔一旁的水池边,把骨架放入水中,又从怀中掏出一块洁白的丝巾,仔仔细细地洗了起来。
仲夏的阳光映照在洁白的宝骨上,舍利如宝石般光耀闪烁着,水面上跳动着五彩的光环。所有人都看呆了。
这时,天竺僧人小心翼翼地擦干舍利后,把它藏入了随身的包裹之中。临走前,他向云门寺众师徒施礼后,转身向西疾行而去。
众师徒俯身于地,相送千岁和尚舍利。彼时,天上漂浮着朵朵五彩祥云,空中隐约传来了阵阵梵音佛曲,悠扬婉转,美妙绝伦。许多年后,云门寺的老僧人们回忆起当年塔前情景,还在称那仙乐神曲,当时三天三夜不绝于耳。
千年传说已成为云门寺美丽的故事,世代传诵着。而那千岁和尚的“洗骨池”,伴着舍利石塔,在历史的长河里,恒古流芳,名声隽永。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0)

相关推荐

  • 湖北塔—宜昌塔—当阳玉泉寺铁塔

    玉泉寺铁塔位于湖北省当阳市城西玉泉山东麓玉泉寺门前,原名佛牙舍利塔,俗称棱金铁塔.如来舍利宝塔或千佛塔,又称当阳铁塔.相传东汉建安年间,僧人普净结庐于此.南朝后梁时,梁宣帝敕玉泉为覆船山寺,隋代改为玉 ...

  • 游燕赵佛教祖庭,谒千古柏林禅寺

    柏林禅寺山门 坐落在河北赵县(古赵州)城东南角的柏林禅寺,乃汉献帝建安年间兴建,初名观音院,南宋叫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元代称柏林禅寺. 远眺柏林禅寺,门楼庄重古朴,千岁柏林簇拥着的禅师舍利高塔,似 ...

  • 大美中国古建筑名塔篇:第三百一十一座,内蒙慈灯寺金刚宝座舍利塔

    该塔全称为"金刚座舍利宝塔",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东南部,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为五塔寺. 金刚座舍利宝塔,建造于清朝雍正年间, 该塔以砖石为结构建造,塔高约13米,建 ...

  • 行走丨云门传奇:秦望山与秦始皇

    秦始皇三十七年,"东南有天子气"的一句流言,在坊间甚为流传,自然也传到了始皇帝嬴政的耳朵里.无风不起浪,这还得了,要知道,皇帝的子孙都在咸阳呀. 此时四十九岁的皇帝,虽说正值壮年, ...

  • 行走丨云门传奇:樵风泾之“郑公风”

    若耶溪畔有关郑弘的传说,自古以来,一直在当地口口相传,"郑公风"便是其中之一. 史载,郑弘为东汉会稽山阴人,出身于官宦之家.曾祖父郑吉曾为西汉首任西域都护.而郑弘自己在官场上,从一 ...

  • 行走丨云门传奇:丽句亭的来历

    云门山下云门寺前,有一亭,名唤"丽句亭".亭内刻有许多赞美云门寺的唐贤诗赋.亭名与唐朝诗人秦系相关,源自其所作<山中奉寄钱员外兼苗发员外>诗句,"高吟丽句惊巢 ...

  • 行走丨云门传奇:不负岭

    旧时,连着山阴与会稽两县有一覆斧岭,当地人又称它为不负岭.关于不负岭之名的来历,跟一段传说故事有关. 相传唐贞观年间,文武兼济的唐太宗李世民,对书墨大家甚为推崇,尤其酷爱王羲之的书法,但他所收集的王羲 ...

  • 行走丨云门传奇:浮休公深居精舍

    元至正十五年盛夏,因不满朝中昏聩腐败,已辞官还里数年.被羁管于绍兴的刘伯温,受云门广孝寺大禅师浮休公所邀,相偕云门灵峰寺奎上人,一同前往若耶溪的深居精舍. 彼时,人们把修道之地称为精舍.此深居乃浮休公 ...

  • 行走丨云门传奇:“云门草堂”与“寿圣院”

    南宋绍兴四年.初冬的若耶溪,已是寒风瑟瑟.一只乌篷船朝着云门寺方向,缓缓地行进着. 竹乌蓬下,坐在草席上的男孩,睁着一双清澈的眼睛,朝船舱外望着.他的身旁,是一披着玄色香罗纱斗篷的妇人.俩前面,坐着一 ...

  • 行走丨云门传奇:刘基过普济寺与清远楼记

    一早,普济寺小和尚慧可随师父砥上人,在大殿做完两堂早课后,起身,便听师父吩咐道:"慧可,你待早膳后,速去清远楼准备些茶点,今日有客人来临." "知道了,师父!" ...

  • 行走丨云门传奇:雍熙院

    唐朝年间. 二月的云门山,还在料峭轻寒中,黄灿灿的迎春花已爬满了山坡. 这一日清晨,东方刚露出鱼肚白,狭长的幽谷里,云蒸雾绕,涧清泉鸣.山麓南面一处寺门开了,走出一个侧背着黄色香袋,穿戴整齐的僧人,急 ...

  • 行走丨云门传奇:葛仙翁与若耶溪钓台

    一早,铸铺岙的小牛听到鸡叫头遍,便起床了.他惦记着,昨日山上鸟窝里的鸟蛋,不知破壳了没. 小牛虽说只有十岁,却早会帮衬爹娘了.只要天晴,山路不滑,小牛都会去村附近若耶溪畔的山里斫柴,再把柴挑下山,卖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