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拼命努力的年轻人现在都过得怎样?

共3323字,建议阅读时长8分钟

今天和大家聊聊财富与创业的话题,人到底该不该创业?

最近见过很多被贩卖焦虑的人,他们把自己搞的很不成样子。

我认识一位小哥,之前在杭州开店的时候,每天愁眉不展。早上起来一睁眼,就开始盘算着店面的房租、水电、人工等各种花销,不停地在计算着一天的开店成本。

毕竟在大城市开店竞争非常激烈,随随便便刮过来的一阵风,就有可能把小店给击垮,就比如这次的社区团购。

这哥们早年在杭州的小区搞过社区食堂,那时候做的还是非常红火。很多中产阶级晚上下班回来,不想再做饭了就会去社区食堂,还有老人带着孩子的,去社区食堂吃饭也还算方便。所以开始的时候经营的还不错,也挣了些钱。

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社区食堂就因为经营不下去倒闭了。其实不止是社区食堂,包括商场也收到不小的冲击。

因为,作为消费主体的年轻人们开始996了,而商场的开关门时间刚好和年轻人的闲暇时间冲突,有时间逛商场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购买力明显不足。

社区食堂也一样,候鸟型的小区一般都是,白天没生意,晚上不营业。时间久了,终于积攒起一点人气,有了点起色,于是外卖来了。

外卖的优惠补贴不断、选择又多,还给送餐上门,人们宁愿宅在家里等外卖,也不愿意跑到楼下去多此一举。

小哥没办法,于是去小区门口开了个水果店。由于店租成本太高,所以又放一些生鲜、肉、菜一起经营,物尽其用。
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非常不快乐:虽然人在杭州,可是雷峰塔没去过,灵隐寺也没烧过香,整日被困在店里什么也做不成。
想到这些,这一瞬间,这个成年人忽然被压垮了。
最后发现,在杭州还不如回老家做生意快乐:在这里,虽然一个月挣得可能比老家多,可是在大城市花销也大。
比如孩子的教育问题,大城市教育资源有限,公立幼儿园进不去,只能进私立学校,万把块钱一个月,成本一下子上去了。
而老家一个月几千块钱的教育支出,还有很多的隐形成本是不需要付的。
终于有天小哥受不了了,对我说:博叔,我真待不下去了,在这过得太难受了,疫情搞的今年更是难上加难。最后他还是咬咬牙,回老家去了。
前段时间和我打电话聊天,我听出他状态特别好,现在过得也非常开心。
从这个小哥故事里,我明白了:人一定要先想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生活在宁波的人可以为了一碗好吃的面,毫不犹豫地驱车前往,根本不用计较时间成本,因为人家时间多、压力小。
但是很多互联网大厂里面的“社畜”,每天坐地铁来回50公里上下班,根本不可能这样安逸地生活。大多数情况下,匆匆吃两个包子就算是解决了早餐问题。
有的人在外辛苦打拼还不如回老家,比如成都、重庆、长沙这样的地方,全都是特别具有生活气息的。
每天火锅、麻辣烫、茶颜悦色,这日子过得多开心。
所以小哥儿回老家跟我讲:不创业了,好好找个地方上班不香吗?自己当老板压力太大了。
有人说:那些贩卖焦虑的,不是给你讲,只有老板才能实现财务自由吗?实际上有很多人都是想要做老板,可惜最后却变成了打工还债。
没有这么大的脑袋,就戴不了那么高的帽子。

好多时候人就是这样的,当你的能力还不足以支撑你的野心,最需要的是把能耐养足了,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向下兼容。
我那天研究了一下马东的职业履历:30多岁才想好自己应该走的路。2005年,采访郭敬明一战成名;2013年,45岁的马东才离开央视,去爱奇艺做首席内容官。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当你还没琢磨明白的时候,先不要出来单打独斗。像现在的《奇葩说》已经到第七季了,说明只有上了轨道,之后的路才会顺,发展的才会快。
如果路还不顺,最重要是找好平台,让平台去培养你的能耐,等你练就了真本领,能飞了再飞。
现在你毫无基础地扑棱翅膀,不但不能顺利起飞,反而搞的自己满身尘土。还不如蛰伏一段时间,卧龙凤雏,等着刘备前来三顾茅庐才是你的能力。
比如上面提到的小哥,现在日子过得特别开心,老婆孩子热炕头。小孩子在老家上学,教育成本也低,公立学校也能读,人脉关系也更丰富。
现在三四线、五六线城市普遍人口不足,找个工作自是没问题,虽然工资可能不如在大城市高。
但是大城市的消费档次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样高。首先是租房成本非常高,再加上高昂的生活成本,生活品质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但是老家至少有自己的房子,而且还能够降维攻击,租房子给外地人住,还能有一部分房租收入,而且作为本地人,社会资源也相对较多。
虽然收入低了,可是生活的档次和感觉都提高了。
包括这哥们和我讲:现在一周还会去四次健身房,就像杭州的这些拆迁户一样,虽然工作不是很高大上,有的是单位司机,有的是彩票店、烟酒店的店主,可是个个透着阔气。
店面是自己的,好几套房子在外面出租,不愁钱花,每天闲得很,健健身,过得舒适健康。
读到这里,我想你一定要明白:人一定不要被焦虑绑架,什么“不努力就会被同龄人抛弃”,只要你不抛弃你自己,同龄人就抛弃不了你。
不要以为不逼自己就是堕落,好好去享受生活也是一种创业,因为人的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之前看到过一个健身房的老哥,活得非常舒展,他说过去的十来年当中,也遇到过很多机遇。其实发财的机会很多,只要你愿意去琢磨。
只要你朝钱看,最后钱一定会来的,没必要一定干一些苦活、累活折腾自己。
我想告诉那些关注我们节目的小店主,很多生意就是个营生,根本不叫生活,在店里面一年到头能挣多少钱?
像烟酒店、杂货店、夫妻超市这种,只能让你满心铺在小店上,这一辈子就交代了,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增长和成就,生活质量也很难保证,每天穿着睡衣守在一个地方真的是好出路吗?
久而久之,你没有社会资源,也没有人脉资源的积累,每天就是机械性地卖东西,还不如搞个自动贩卖机放在家门口,这样人力还可以得到解放。
现在日本很多一户建的房子门口,都开始放置自动贩卖机,我们国家也逐渐有这个趋势了。
便利蜂自创建发展之后,很多店都开始瑟瑟发抖了。一个理货员搞定一切,把人工成本降到了最低。
所以很多事情,一定要琢磨明白了再去做。很多互联网大厂那些拼命加班的打工人也一样,拼了老命,累死累活,到最后35岁被淘汰。
有些事一定要早点想明白:吃青春饭的,如果没有第二增长曲线,以后的生活就会非常危险。
不要觉得自己进了大厂就等于锁了保险箱。最近的一些风向,包括:反垄断、工商总局的一些发言,大家也都听到了。接下来是怎么样一轮风向?
如果环境所致,要你自谋生路,你有路可走吗?
1998年有过一轮下岗潮,很多体面的国企员工,最后变成了路边摊的摊主。22年过去了,这一轮可能又要开始了,你该怎么办?
原先还是喝着咖啡,坐着高档办公室,被人叫着英文名或是花名的体面互联网人,这时候你要自己下海,摆路边摊去了,怎么办?
如果失去了这份工作,自己又不能下海,一家人房贷还不上,房子被拍卖,无家可归,走上流浪汉的路吗?
所以我劝各位一定先把日子过明白,很多时候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面子有时候都是空的,能活下去才是真的。
不要总是觉得一定要把面子挂在脸上,日子过得开心的,比什么都好。人这辈子得学会阶段性地过生活,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
像牟其中这样,坐过好几次牢,出来还是选择继续奋斗,因为他们这种人就是折腾事的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一定要先搞明白自己要什么?关于要性,有的人强,有的人弱。要性强的人不一定好,要性弱的人也不一定差。
所以,怎么搞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要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什么?我们下半集跟大家聊,今天就先到这里,下半集再见。
写在最后:
这是个贩卖焦虑的时代,到处都在宣扬成功人的生活、成功人的励志传奇,慢慢地,我们以为,只有拼命努力才能不被别人甩在身后,被成功洗脑,成为了工作的奴隶。
有句话说的好:别人只在乎你飞得高不高,不会在乎你飞得累不累,于是我们开始特别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飞得高不高?最后忘记问问自己飞得到底累不累。我并不是想否定上进,而是一定要先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天生爱折腾的人,让他安逸才是折磨,天生喜欢安逸舒适的人,让他拼命才是失去自我,所以摆正位置非常重要。站在错误的位置做着不喜欢的事情,就会非常拧巴,所以那句“为热爱而活”并不是没有道理。
所以,生活与活着的区别是什么?选择生活还是活着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简简

本篇选自《干嘛电台》-脑洞大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