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散文五人行|华静|走过的路上 有我们的标记

周末散文五人行与您同行

周末散文五人行

五位志同道合的作家

周末奉献给读者一杯清茶

愿我们的书写

能拨亮心灵那盏小桔灯

送给读者一份精神食粮

送给自己一份开心快乐

走过的路上

有我们的

标记

文|华静

靠在江浙一带的老房子前面,我在想,历史总给我们打开一扇窗口,让我们看到过去,也展望未来。

千岛湖水厚重得如油般浓,我站在船尾,却感觉船速的递进。有人说,寄情山水是贤士。我说,山水待我如父母。感恩一切。

谁不想去大自然中洗涤灵魂和思想。远方,让我们好生期待。前面的路,带给我们意味深长的遐想。走过的路上,有人倾听到了我们的足音。

在一个春季,一个老朋友永远地走了。他没有等到春天花开,等到春天树绿。他的走,让我们把与他曾经有过的真诚时光封存起来,以后想起他时,片刻难以抚平的痛后,就会重温起与他友情的美好存在。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端端正正地摆放着朋友的笑脸,储存着他们(她们)每一句暖暖的话语和每一道爱意的眼光。有朋友,有友情,我们就会有惬意的依赖,让我们在困境时始终都有一线希望。

朋友的友情可以复制,复制彼时的纯真、真诚和诚实。

有时,一段友情已迴异于当年,我们只能在今天向昨天那些进行中的真挚情感表达我们深切的眷恋。随着这种情绪的沉淀,我们把自己和友情的关系越发看得浓厚,在以后的岁月里牵动着彼此的心情。

“我的2019”“我的2020”“我的2021”.......

这都不是数字,而是一天一个符号,贯穿了我们一年又一年生命书页的内容。人格的独立,让我们摒弃了膨胀的虚荣心,远离了是非,我们珍惜眼前那一片清闲宜人的芳草菲菲。

昂首,是因为我们得到的比失去的多。虽然我们正奔跑时被人绊倒在地,但我们爬起来继续跑。这个时候,我们发现,我们是这样地幸运,被绊倒在路上,而不是悬崖边上。再没有谁比我们这样懂得惜福,所以,那茶的回甘持久地留在我们的心田。

回首,咀嚼着过往种种,发现尽管自己留下的一些足迹往往也不合时宜,但我们没有停止过走。我们所有的成绩是“走”出来的,我们所有的教训是在无数个失误中总结出来的。每一年走过的路,都因此有了岁月的标记,如雕像,栩栩如生地摆在又一起点处。

在那条渲染着古色古香的街边门庭留影。

而在今天的光景中,却永远给不出时光隧道的另一种繁华市井。因此,这条街在我眼里,只能是古代的布景,今天的怀念。

四季风铃,在屋檐下激情舞蹈。每一个时日,都分明洋溢着一团信念的火焰,成就了我们人生的各个段落。

经历越来越丰满,以致最后变成了一本厚厚的书。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已不习惯谈论将来了,总觉得那是一时的情绪冲动。久而久之,激情似乎成了一种概念。实际上,我们是把遥远的未来挑战真实地印在了心里。

从人生的波峰波谷的正弦曲线到水平线,我们有时被迫退缩过、消极过,但决不轻言放弃。

守住心的领地,留一片自己朝拜的山水,我们便会看到歌的帆影,触摸到诗的翅膀了。

曾经,我以《把花种在心上》为题写过一篇文章。我坚信人们内心深处的纯朴和坦诚,谁也不可能终身掩饰和包装自己,谁都希望把自己心田里种植的那些花儿放在阳光下,谁都愿意在精神的认知中完成一次归航。

把花种在心上,就有可能为我们一生的善良和忠厚赢得广阔空间,我们可以抖擞的财富也正是我们拥有这花一样的温情和不平凡。每一种花儿有着自己的表达。重要的是,我们用心种了它,花儿就代表了我们的表达。

已经入夏了,大风预警不断。

那天,行走在路上,走在风里。同时,将疲惫丢在了风里。

回到家,隔窗的风还刮着,忽强忽弱,时缓时急,像一首婉约的词,又似一首狂放的诗。生命的景致是宽泛的,而生活本身,却是琐碎的,细微的。而这一切的一切,或许就是一个个生命的缩影,收容到一起,就构成了一道生命的景致,就像我走在风里的感觉一样。

很多人的命运罗列出了生命别样的景致,也罗列出了一部部沧桑而动人的历史。

近期日志上有一笔记录:作家李迪塑像安放暨李迪事迹陈列馆落成揭牌仪式在山西永和举行。

这位喜穿红衣的老作家生前曾经五下永和,在黄土高坡上采访永和普通的人和事,68天的行程,3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永和人家的故事》,笔绘出一幅脱贫攻坚中永和普通人的真善美。

画家刘学伦与雕塑家袁成龙设计制作了李迪半身塑像。

大理石碑面上,镌刻着作协高洪波副主席挥毫题写的铁凝主席称赞李迪“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家”的11个大字。

回想着那年春天,我们周末五人行与李迪老师一同赴永和采风的那一次经历,他的音容笑貌立时会浮现在眼前。以崇敬的心情读他,我们对着他就像对着一面镜子,努力地校正自己的不勤奋。珍惜当下,像他一样从自身开始,证明着一种姿态——品质和力量。李迪老师的传奇故事有助于我们去理解相关相似的所有人的付出和贡献。

他享受到了火一般燃烧的工作节奏所带来的快乐。

走过的路上有我们的标记。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都想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都试图给自己总结出一片童话世界纯真的景象来,说服自己换一种角度换一种思维看世界。

开卷有益。许多传奇故事中,都流露着一种姿态。历史变迁,社会改革,国家发展,一幅幅宏伟的长卷里都散发出文字的深厚底蕴,过去的所有的精彩故事都由此而流传至今。

于是,读书,加大阅读量。慢慢地,拉开别人思索的大幕,我们会看到意想不到的精彩,会在别人的故事里发现自己的节拍。所以,我们快乐地不断学习,不断地补充自己的能量——我们所没有的、有待补充的能量。即便是我们无法赶上或超越别人,也可以凭借人家看世界的眼光和思想,对照着雕塑自己。

记得有一天深夜,睡不着,便开始听之前收藏在手机里的一个一直想听而没有机会听的讲座。

主讲人我是熟悉的,她主讲的内容却是全新的。

演讲闪烁着思想光辉,诱惑着我在认真倾听的同时举起了思索。

学贯中西,有积累有探索,她的才华,让我不能忘怀。同样读经典,她吸纳的知识怎么就如此方方面面,可以带动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这样的解读,何尝不是她学者身份以外的另一篇论文。以她深厚激情的气韵说她自己的理解,充满感染力,为我们在生活中重塑自己的气质增强了信心。

每到一个机场落地,我们都会看到不同风格的建筑,邂逅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许多人。望着这些人时,我们会感慨:有哪里是我们不能到达的呢?还有哪里是我们不可去到的呢?

南方那一片竹林,或许等了我有数千年了。我在那个清晨走近了它。是没有计划的走近,是下意识的走近,是绕不过去的一段缘分。

我坐在竹林间的院落里,一把竹制的圈椅上。周围没有别人,静静地,偶尔有鸟儿的鸣唱传来,适宜闲暇时在此多住几日。青青的竹林让心情随着它的呼吸透朗了起来。就在那一刻,一种挥洒着浪漫的神韵俨然从文学的演绎中走来——竹的清秀,竹的文雅,竹的灵性......

意境,氛围,用无数微不足道的细节,铸成我们理想的品质内核。

曾经,我们穿梭在编辑部到照排室之间,好像走在一条漫长而又辽阔的路上,永远风尘仆仆地追寻着什么。给版面装进思想,装进创造性视点,也同时装进雄心勃勃的志向。由此,多了一份气定神闲。忽然觉得,我们的自信与我们编辑的版面有着不可分割的情感牵连,我们所做的一切好像都在为了去完成一份有关珍藏版的传奇档案。

在日志上记录了一句话:气势不凡的版面无语。但版面的内容是无法形容的天高地远。我们的目标:打出国门特色的报纸风格。

用一个版面作为一张报纸品质内涵的剪影,纵横交错的思路才会色彩斑斓,才会通过新闻视角的聚焦,收录起大口岸视角的时代吟唱。那真是浪漫的一种大意识的放逐。

我们,做到了。“朴华唯美,尽显功力。”一位读者发来的评语。在很长时间里,类似这样的评语照亮了我们的行程。

怀抱着对文字以外的所有美好情绪走在路上,我们会在苍茫的大地上找到我们要传承的信仰。走过的每一段路,似乎都有我们的印记。

更确切地说,这种走过,已经成为了我们前进过的标记。

12

惜珍

上海作家。创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早期以中短篇小说和抒情散文为主,2003年起,开始历史人文的非虚构写作,先后有《海上学人——一蓑烟雨任平生》《永不飘散的风情》《花园洋房的下午茶》《梧桐深处的别恋》《走近草根艺人》《在上海寻找上海》等城市文化主题的专著出版。2016年出版的《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全三册)。

作品被《新华文摘》《作家文摘》《读书》等多家杂志转载。《在上海寻找上海》一书获2014年沪上四十家出版社近50位社长总编联袂推荐的80本优秀图书之一。《走进草根艺人》获2015年度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年度作品奖励。《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入选2017年第三季市民修身书单、2018年五四荐书榜单及2018年《老洋房阅读之旅》推荐读物。

2018年与朋友一起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面朝地中海的房子》。

2021年1月出版散文集《上海:精神的行走》(上下册)。

一路风景一路歌

惜 珍

这是一篇散文诗般的美文,全文由五个断章组成,各自独立,却又彼此呼应,编织出作家华静人生路上一段段印痕。全文语言真挚,深情,跌宕起伏,云淡风轻中暗流涌动。

文章画面感极强。一开始,作者站在江南老房子前,画面移动,又见她泛舟千岛湖,“站在船尾,却感觉船速的递进。”从中读出哲学的意味。文章一开始的超然、淡然,引出的却是感伤的往事。当生命的书页匆匆翻过,作家愈加珍惜眼前那一片清闲宜人的芳草菲菲。然而,华静并非桃花源中人,她不是“佛系”,也不会“躺平”,岁月的标记,于她,“如雕像,栩栩如生地摆在又一起点处。”

她在那条渲染着古色古香的街边门庭留影,眼前没有了清明上河图的繁华市井,街景便沦落成了古代的布景,那又分明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反思了。作家把花种在自己心上,拥有了花一样的温情和不平凡。惊叹这位北方女子居然有着如此蚀骨的风情。不过她的风情并非江南的风花雪月,她只是轻轻抖落一番,把疲惫丢在了风里。她从喜穿红衣的老作家李迪的雕像中读出了生命的别样景致,那是火一般燃烧的工作节奏所带来的快乐,那也正是华静的生命状态。

文章最后的画面是作家独自坐在竹林间,唯有鸟声相伴。此情此景让人想起唐朝诗人王维的“独坐幽篁里”,但却没有文人墨客的孤芳自赏,青青竹林的灵性让她的心情透朗,由此,多了一份气定神闲。

跟着华静沐浴一路风景,收获的是歌的帆影和诗的翅膀,那种生命的境界,令我迷恋。于是,素未谋面的作家华静就这样悄悄走进了我的心里,如此美好!

华静

笔名丹琨、元琪。高级编辑。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第三届中国产业报协会“十佳编辑”。第八次全国作代会代表。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

出版诗集《有梦在前头》《那只安抚我灵魂的手》《给相遇多一点时间》。出版随笔集《给心找个家》《送给自己的玫瑰花》《旧铁路上的寻觅》。出版报告文学集《梦里梧桐》。
出版《华静文丛》三卷:《挂满情怀的生命树》《那一片诗情牧场》《停不下来的脚步和云朵》。

阅读别人的故事

突围只在心里

现实

只把手伸给你

伸给你

就代表没有距离

—华静

       点击下方

       延伸阅读  

周末散文五人行|冻凤秋| 乡村  “魔术师”

周末散文五人行|剑钧| 卢沟桥畔尘封的记忆

周末散文五人行|沈俊峰| 寻找历史的温暖

周末散文五人行|李培禹|回望“红色足迹”的感动

周末散文五人行|华静|一米之外的高度

周末散文有约

李培禹|我在大学当老师的日子

姜波|嘉宾有言

2021.6.11

“嘉宾有言”名录(以文字发布时间为序)

冯秋子  刘秀娟  梁衡   凸凹    穆涛

张凡   杜卫东  史建军  王剑冰   乔叶

张庆和   施亮    王也丹 刘琼 郝朝帅

李林栋  罗雪村  尹世霖   李迪  何向阳

梅洁    古耜   徐忠志   王小朋    彭程

王谨   陈先义  侯军   高洪波   裘山山

徐迅  李硕儒  单占生  沉石   林立公

王彥     刘虔   李静宜   俞胜   马淑琴

梅小璈  陈喜儒    范昕   简以宁  刘齐

陈丹玲   张志强   何频   宁新路   王道生

宋长征 任彥芳  颜华    阿紫     陈桥生

刘丙钧   阚则思  刘玉琴 胡健    任蒙

吕高排  祝欣     程步涛  戴荣里  雨瑞

冯敏飞     周璐  徐庆群   张策   苏北

何弘  王贤根  朱竞   李迪  鲍尔吉·原野

范党辉  赵李红刘湘如  蒋建伟  魏华莹

胡玥   马誉炜  韦法明 任启亮     冯杰

毛梦溪  董岩   吴光辉   王彬    孔会侠

艾 英   李青松  张国领   叶竹钧  碎碎

王子君 王克臣  欧阳青  郑润良   章平

林遥   江南    陈戎      张刃  周华诚

江耀进  刘笑伟   周敏  王巨才 高众

杨勤良 孙书柱 卢盘卿  陈先平 孙现富

苏湲   沉石   施亮   刘红  雷健  李明新

孙晓青 董国政 刘永良  廖华歌  王晓霞

金涛   盛慧    黄传会   邱梅    初小玲

蔡秀文  北乔  王升山  刘海燕  周振华

夯石 舟扬帆  张健 李玉梅  陈新  彭俐

王晓君  续维国   赵岩  曹怀新  孟庆忠

纪从周   白忠德  吴小妮     吴重生  王玫

李丹莉  王永刚  蔡红霞 方丽娜 朱小平

柳易江  海盈  练佩鸿  杨浪  庞余亮

董山峰  饶丹华   朱惜珍

鸣谢报刊名录(排名不分先后)

自“周末散文五人行”2018年3月问世以来,承蒙诸多报刊杂志厚爱,对五人行公众平台发表的散文加以刊发或转载,特刊登此名录,以鸣深深谢意。

报纸: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人民政协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学习时报、工人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作家文摘、检察日报、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建材报、中国测绘报、中国环境报、中国自然资源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京郊日报、贵州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山西晚报  河南日报

期刊:

海内与海外、学习与研究、海外文摘、散文选刊、散文、天津文学、中国老年、民主、国酒文萃、厦门文学、红豆  安徽省文联

    每周一书

西河渡

李培禹  著

红旗出版社

山水游记散文集《西河渡》,是红旗出版社2020年新年伊始推出的“散文名家名作集锦”丛书之一

同步上线  支持媒体

《新华社》客户端

《今日头条》媒体平台

《天天快报》媒体平台

《腾讯新闻》媒体平台…

制作  剑钧

周末散文五人行信箱

zmswwrx@163.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