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信|呼吁海滩垃圾品牌大户,积极解决塑料包装污染
致海滩垃圾的品牌大户们:
近年来,塑料垃圾污染,尤其是由于过度消耗一次性塑料用品的消费方式所造成的污染问题,迅速引起全球关注,其所隐藏的人类健康隐患也让人备感担忧。作为大量生产和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装的快消企业,在解决塑料污染问题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据环保组织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以下称“上海仁渡”)在2019年9月21日国际海滩清洁日当天发布的“2018年海滩垃圾品牌监测报告”显示,在24个海滩监测点中所发现的2504件可被识别其品牌的垃圾中,共记录到品牌1072个。其中食品类的品牌数量最多,有317个,其后依次是酒水饮料类225个,生活日用品类115个。这些垃圾基本都是塑料垃圾,据统计,垃圾最多的品牌前十名依次是:康师傅,娃哈哈,怡宝,农夫山泉,可口可乐,统一,伊利,旺旺,景田,蒙牛,本次2018年入榜品牌与2017年同样监测结果基本一致,除了在2017年的报告中,景田未进入前十名单。我们呼吁这些被识别出来的海滩垃圾品牌大户,应该积极肩负起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责任,尽快采取预防与减少塑料污染的行动。
2018年海滩垃圾品牌监测结果中排名前十品牌
数据来自:上海仁渡
1
避免人为乱扔或提高回收,
都不是
解决失控塑料垃圾的治本之道
据研究,截至 2015 年全球共制造了近83亿吨的塑料,其中已有63亿吨成为垃圾。而在这些塑料垃圾中,仅有9%被回收、12%被焚化,其余被填埋处置,或进入到环境中¹,在未来的10年中,塑料产量预计还会增加 40%以上²。在当今全球塑料产量急剧上升,但回收率并未增长的情况下³,如果解决思路仍停留在垃圾产生后才想办法,如避免人为乱扔垃圾和提高塑料回收,而非从源头抑制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着手,将难于根本解决这场塑料污染浩劫。
从“上海仁渡”历年来所开展的净滩活动收集到的垃圾种类可知,有接近80%左右的垃圾为不可回收的塑料垃圾,如塑料袋,塑料膜和碎发泡塑料等包装,这部分垃圾即使在可控的垃圾管理体系中也将被归为“其他垃圾”以填埋或焚烧处理;大量使用不可回收的一次性塑料包装,不仅加速资源消耗,也将加剧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我们呼吁相关企业与政府部门应将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作为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首要考虑。
2
呼吁快消企业
优先做好信息公开与源头减量
我们呼吁,作为大量消耗一次性塑料包装的快消企业,尤其是在失控垃圾品牌监测结果中位居高榜的大企业们,在产品设计时应考虑产品及其包装在全生命周期里所产生的环境影响,提供可持续的产品交付方式,避免或减少使用有问题和不必要的一次性塑料包装。具体而言,我们呼吁企业应该做到:
将一次性塑料减量作为企业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首要目标,制定可量化的减塑目标与时间表,并向社会公开企业的减塑计划、塑料消耗量和回收情况等信息,尤其是上市企业应积极公开其所履行的环保责任信息,以便社会监督企业的污染管控情况;
应避免生产和使用有问题的塑料包装,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塑料等,因该类塑料含有有害物质,存在更高的污染风险,回收价值低;也应避免生产和使用不利于回收的小规格的塑料包装/用品,如小包装的食品或洗护用品,吸管等,由于其体积过小,不易回收,并容易流失到环境中;
应积极投资开发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或重新设计新的产品交付模式,以替代依赖一次性塑料包装的产品交付模式,提供给消费者可持续的产品包装模式;
在实在无法避免需要使用到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情况下,企业应积极提高塑料回收,参与国内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建立,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与社会各界共同完善资源回收体系;
谨慎将生物可降解塑料作为解决方案:其一,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依然是一次性用品,消耗大量的用完即弃产品必将带来加速资源消耗的问题;其二,目前国内还未实现能在城镇范围分类处理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市场上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不仅可能会影响传统塑料的回收质量,也难以保证这种材料的完全降解。
我们将持续敦促依赖大量消耗一次性塑料包装的快消企业们做出改变行动,转变目前以严重伤害环境和健康为代价的产品交付模式,为消费者提供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引领绿色消费,共同遏制塑料污染问题的持续蔓延。
联署机构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上海浦东乐芬环保公益促进中心
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无毒先锋)
无境深蓝潜水员海洋保护联盟
广州市海珠区宜居广州生态环境保护中心
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
摆脱塑缚行动
1.http://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3/7/e1700782.full
2.https://papersmart.unon.org/resolution/uploads/k1803256.pdf
3.http://vitalsigns.worldwatch.org/sites/default/files/vital_signs_trend_plastic_full_pdf.pdf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