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10.5)——做事首先要无知
前面讲了内圣之人的三种素质:
1、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2、抟气至柔,能婴儿乎?
3、脩除玄蓝,能无疵乎?
“内圣”之后,自然就是“外王”了。
外王之人也要有三个原则;
1、爱民治国,能无知乎;
2、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3、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先看看第一个原则:爱民治国,能无知乎;
【历代没争议,我有争议】“治国”还是“栝邦”?
清代之前《道德经》版本有103种之多,迄今为止,校订本共三千多种。
(帛甲本)愛民栝邦,能毋以知乎。
(帛乙本)愛民栝國,能毋以知乎。
(漢簡本)愛民沽國,能毋以智虖。
(王弼本)愛民治國,能無知乎?
(合校本)愛民栝邦,能毋以爲乎?
(通行本)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
现代绝大多数版本,已经认可了“爱民治国”,争议不大,但是我却有争议。
“栝邦”,这个“栝”,查了汉典,问了度娘,相关的解释主要有两种:
一种念guā,意思是“箭末扣弦处”。
一种念tiǎn,意思是“烧火棍”。
都不靠谱!
我又查到一个词“隐栝(guā)”,有点靠谱。
“ 隐栝 ”用以矫正邪曲的器具。
《韩非子·难势》:“夫弃隐栝之法,去度量之数,使 奚仲 为车,不能成一轮。”
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揉曲曰隐,正方曰栝。”
原来“栝”有“正”的意思。
手头没有更多资料,我推测,古代“栝”是制造箭矢的一道工序,就像一个模具。箭矢的末端,都是用“栝”,打造成标准相同的大小。这样在战争中使用起来会很方便,因为末端往往是和其他设备接口的地方。就像现代,标准化的零件可以在不同机器上通用。
“栝”是标准正方型。“栝邦”就是形容治理国家,要像用“栝”建造箭矢一样。要建立一套方正的法律制度,让国家按照这个法规运行。
所以“栝邦”,也就是“正邦”的意思,但是“正邦”显然没有“栝邦”生动形象,这应该是那个时代的语言,只是后来不用了。
在古代,“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
“邦”和“国”虽有不同,但可通用。
“爱民栝邦”就是“以爱使民,以正治国”的意思。
后人把“爱民栝邦”改成了“爱民治国”,意思相近,但却不同。
爱民,以爱使民,爱是原则,使是手段。
栝邦,以正治国,正是原则,治是手段。
所以,“爱民栝邦”和“爱民治国”不完全相同。
越是研究古汉语,越会发现,古人用词用字非常严谨,“文字”在古代是非常神圣的事物,怎么可能出现大量错字呢!
和古人相比,我们现代人用词用字太随便了。
【历代争议】“无为”还是“无知”?
从版本的延续性来看,开始的版本都是“无知”,后来才改成“无为”。
为什么要改成无为呢?估计是因为前面章节里有“无为而治”。
因为前面的“栝”改成了“治”,后面的“知”就改成了“为”。
既然“爱民栝邦”不是“爱民治国”,那么,后面也应该是“无知”而不是“无为”。
爱民栝邦,是讨论原则性的问题。
那么在原则上,怎么才能做到“爱民”和“栝邦”呢?
“爱民”和“栝邦”都需要“无知”,就是说,统治者在治理国家和人民的时候,大的原则就是要做到“无知”。
“无为”和“无知”都包含“无我”的意思,又有具体的不同。
“无知”是在做事情之前,首先要虚心,不要自以为是,要先“充分调查和研究客观情况”,再做出决定。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无为”是做事情之中和之后,要“无我”,有的只是职责和义务。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尽职尽责,没有私欲”。
【爱民栝邦,能无知乎】
通过上面的分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要想做事情,比如“爱民栝邦”,首先要“无知”,要调查研究清楚“客观事实”,再下结论,要尽量减少“主观臆断”。
与“无知”相对的是“有知”,“有知”就是“想当然”。
无知是一种“态度”,是做事情始终能够成功的基本原则。
换一句话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想知己知彼,首先要“无知”。无知才会虚心谨慎,才会调查研究,才有发言权,才能百战百胜。
人总会有“想当然”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吃过“想当然”的苦头。
怎么才能做到“无知”呢?
这就需要内圣的第一种素质“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需要始终走在和“道”抱一的路上,就像“夸父追日”一样,永远走在追求“太阳”的路上,才能永远保持“无知”的状态。
【“爱民栝邦,能无知乎”的普遍意义】
“爱民栝邦”离我们小老百姓太遥远。其实做任何事情,都要首先坚持“无知”的原则。
比如,小到使用一个电器,我们首先要“无知”,要认真阅读“说明书”,了解操作和注意事项。不能自以为是地 乱用,很容易出问题。
中到学习技能,比如学驾驶,考驾照。我们首先要“无知”,认真了解每个动作的标准做法,把动作做规范,这和“栝邦”一个意思。凡是“想当然”太多的学生,都会吃足了苦头。
大到做“教师”,做“领导”,做“父母”,都首先要“无知”,学习每一个身份的“法规”,不学是不知的,是不会的,“想当然”地去做,都会吃苦头。
由此,“爱民栝邦,能无知乎”可以扩展到做所有事情,都要首先保持“无知”的态度,才能百战百胜。
即使是做过的事情,时间变了,情况变了,“想当然”也会出问题,会犯经验主义错误,俗话说:“淹死会水的”,就是这个道理。
郭宗林号旅行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