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游华夏 | 徽州三月,宏村杏花极美时!
作者:山长水阔 发表于图游华夏网(tuyouhuaxia.com)
版权申明:以下图文仅作学习欣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著作权和肖像权等侵权情况,请联系本头条号删除,其他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未经作者同意用于商业用途,责任自担!
三月的宏村,视线所及,皆在画中,徽州民居隐隐,灰白的墙,灰黑的瓦,亭亭的杏树,枝条随着春风荡漾,粉白色的花儿,与粉黄的叶,摇曳在一起,柔情万端。
徽州的民宅,其主人多商贾,虽终日奔走在铜臭之间,却因传承的文化脉络不绝,与读书人相较,少了些迂腐,却多了些致用,这屋外的花树,精心的栽植,古朴之余,竟有着灵韵的画意之美。
历代文人,以杏花为题,诗赋颇多,图中之景,墙瓦覆满青苔,棵棵杏树相倚,片片杏花缤纷,正如欧阳修的一首《梁州令》:“红杏墙头树。紫萼香心初吐。新年花发旧时枝,徘徊千绕,独共东风语。阳台一梦如云雨。为问今何处。离情别恨多少,条条结向垂杨缕。此事难分付。初心本谁先许。窃香解佩两沈沈,知他而今,记得当初否。谁教薄幸轻相误。不信道、相思苦。如今却恁空追悔,元来也会忆人去。”
走在月沼旁的侧巷,高高的杏花,越过深墙,令人忆及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虽然在后人的趣意解构中,红杏成为另一种不羁情感的象征,但春天到来,万物恣意生长,正是奔放的生命活力之美。
斑驳的高墙,暮色沉郁,杏花点点,画意幽然,据说苏轼在欣赏一幅杏花之画时,曾作一首《徐熙杏花》:“江左风流王谢家,尽携书画到天涯。却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
马头墙高耸,似水流年的岁月,曾经的小杏已然参天,徽州前人在营造宅居时,对风水的尤为注重,为何这户主人未选其它桃李之树,而独选杏树,臆测一番,也许杏通“兴”,多杏便寓意着诸事多兴之意。
粗干遒劲,晨光中的杏花,白色通透,时不时露出娇美的身影。
一位女游人,正在杏花下,高墙之畔,张开双臂,摆着造型,沉醉其中,有着南宋诗人杨万里的《郡圃杏花》之意境:“迫出千花合受降,不然受拜亦何妨?行穿小树寻暗朵,自挽芳倏嗅暖香。却恨来时差巳晚,不如清晓看新妆。朗吟清露温风句,恼杀诗翁只断肠。”
不同于众花开在高处,无意间,寻得一朵杏花,在杏树半腰,傲然而开,寂寞之意稍显,而孤芳自赏之清韵,已油然而现。
临街的宅子,两扇木窗正启,只是不见倚窗的女子,空有杏花漫空,惜无人凭赏,淡淡的愁绪,如同李清照的一篇《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早晨的光景,天空淡蓝,深宅大院之间的街巷,枝枝杏花,凌空而洒,春意阑珊。
满树繁花,片片如雪。
从巷中望去,拱门内,一位红衣女子站在石板路上,凝视着月沼,不知往日的徽州闺秀,是否在晨光中,亦如此般的鲜活。
粉墙上,经历着风雨,有着修葺的痕迹,而杏花,岁岁年年,逢春而发,与老宅相伴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