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石壁“葛藤坑的传说”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福建省宁化县禾口乡石壁村是客家人的祖地,位于闽西,武夷山东麓,为闽赣两省交界地,距宁化县城23公里,紧邻江西石城、广昌县,是三江(闽江、赣江、汀江)源头之一。石壁村土壤肥美,是一块方圆200平方公里的盆地。
唐末黄巢起义,迫使中原先民大批南迁,大多数人取道赣南石城,翻越武夷山站岭隘口,历尽艰辛,辗转来到福建宁化石壁。
客家学奠基者罗香林教授《客家源流考》记载:在昔,黄巢造反,隔山摇剑,动辄杀人。时有贤妇带男孩两人,出外逃难,路遇黄巢。怪其负年长者于背,而反携幼者以并行,因问其故。妇人不知所遇即黄巢也,对曰:“黄巢造反,到处杀人,旦夕且至;长者先兄遗孤,父母双亡,惧为贼人所获,至断血食,故负于背;幼者固吾生子,不敢置侄而负之,故携行也。”巢嘉其贤。因慰之曰:“毋恐!巢等邪乱,惧葛藤,速归家,取葛藤悬门首,巢兵至,不厮杀矣。”妇人归,急于所居山坑俓口,盛挂葛藤,巢兵过,皆以巢曾命勿杀悬葛藤者,悉不敢入,一坑男子,因得不死。后人遂称其地曰葛藤坑,今日各地客家,其先,皆葛藤坑居民。
说的是黄巢起义南下途中巧遇一带着两个孩子的贤妇,背着大的牵着小的走路,黄巢不解,询其原由,贤妇说:大的是我贤侄,父母双亡,恐为巢兵所杀,如有不测,其香火断,所以背在背上;小的是自己所生,如有意外可再生有后,所以牵着让他自己走。黄巢为其高尚义举所感动,嘉其贤德,顺手从山地上采起葛藤授与贤妇,嘱挂门前可避巢兵保平安,随即命令其属下凡遇悬挂葛藤之地方皆不得骚扰戮杀。贤妇随逃难人群来到石壁,热心的石壁人收留了她们,并将她门安居下来。贤妇讲述逃难路上巧遇黄巢的经过,于是一村人上山采葛藤,挂满村庄路口及家门口,保了一方人平安。“一坑男子,因得不死”。后人为了纪念,从此便把这个地方就叫葛藤坑,此时恰逢端午,所以端午节客家人都要在门框上方挂上葛藤以示纪念,年年如此,终成风俗。汉民族端午节有挂艾、挂菖蒲的风俗,只有客家人才有加挂葛藤。
由于挂葛藤避免了战祸,葛藤保护了石壁葛藤坑一方居民,“葛藤坑传说”广为流传;为避战乱,客家先民慕名从江淮大地,从四面八方朝石壁葛藤坑涌来,石壁成了客家人的避难乐土。据史料记载仅唐末宋初迁入宁化的客家姓氏就达百余,人口由唐天宝元年(742年)的5000人,到宋宝桔年间(1253年一1259年)增至11万人,客家先民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发达的文化,实现了语言的整合统一,孕育了客家民系。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壁之名声越来越大,流传也越来越广,慕名来到石壁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有族谱载其始祖来自宁化石壁的有:李氏火德公、刘氏祥公、丘氏三郎(法言)公、陈氏文公、罗氏景新公、张氏端公、吴氏宥公、范氏坤公、篮氏念郎公、邓氏志斋公、巫氏仕聪公、卢氏隐乾公、林氏文懋公、潘氏琴公、温氏同保公、谢氏逢春公、侯氏安国公、何氏大郎公、姚氏念一郎公、曹氏法录公、马氏十三郎公、洪氏贵生公、冯氏念二郎、杨氏四十一郎、廖氏实蕃公、孙氏、辜氏、伍氏、池氏、邬氏……等等。
小小的石壁难以容纳南迁的人潮,人口急剧膨胀,土地淤积越来越少,人们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再加上南宋的战乱,在这里住了几代甚至几百年的客家先民又继续大量往外迁移至闽西汀江流域或粤东,有的重返赣南或其它地方,寻找新的落脚点,更好的谋生地。四面八方的人不断慕名而来,先来者不断往外转徙至四面八方,不断的迁入,不断的迁出,循环往复不止,客家祖地就此在石壁形成。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