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赏析】春联万象巧安排
曹克定
春联是个大主题,千百年来年年写,要做到年年出新并不容易。尽管它的内容涵盖很广,但写的人多了,写的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老生常谈。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的生活可谓一年一个新变化,给春联创作不断提供新的素材。但人们都在抢新,也就是说一个新的内容大家都在写。如果写的都是同一个面貌那就是新而不新了。
容易出现同一个面貌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多写眼观之象,缺意会之笔。二是多概念词,少形象语。凡是写得好的春联,都突破了这两点。如河北的邢伟川写的一副春联:
跃上三农大舞台,合天籁声声,奏出青春交响曲;
掀开一垄新书页,就禾香缕缕,写成阡陌散文诗。
此联不仅写得文采斐然,而又形象生动,把一个新农村新青年的新风貌写得神采焕然,意气风发。开头“跃上”二字,陡来气势,写农村没有用“广阔天地”这类常见词而别出心裁地亮出“大舞台”。在三农大舞台亮相的农村青年一跃而上,虎气生生,合拍着田野自然的旋律,奏出了时代的青春交响曲。“合天籁声声”,人所未言。“天籁”者,是大自然之声也是农村淳朴无饰之律。“交响曲”是青春之歌也是丰收之凯歌。下联“掀开一垄新书页”更是想象奇特。阡陌散文诗散发着禾的芳香,被农村青年一页页掀开新的篇章。语言是多么清新、美妙而又是没有口号的豪壮。“交响曲”和“散文诗”不但形象生动而又对得奇妙。“一垄”、“禾香”、“阡陌”这些农村符号,在新书页和散文诗里有了新的灵魂,从而美妙起来。
辽宁陈在强的四言联:
雨弹春韵;
花竞天香。
虽只寥寥数字,然内涵丰富而又有活力。“雨”和“花”这两个形象是常见的也是写春联常用的。在此联中它之所以有了新的活力,是因为其有了新的表现。春联大多表现为对春雨的褒奖,对花草的赞美,雨和花是被动地接受人们的美誉。此联中它们是主动的自我积极表现而生动起来。雨弹起美妙的春韵,使万物闻声而苏,春天便活跃起来;花竞放出特异的芳香,给人们送来缕缕清馨,春天便美好起来。“弹”和“竞”两个联眼,使人们常用的两个形象别开生面。
上海的徐胜稿的一副春联写的是海峡两岸同胞之情:
晓露沾同根豆;
春风沐两岸花。
同根豆”是意借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个“同根豆”的形象出现就有了很深的内涵。春风雨露滋润炎黄两岸同胞,是多么美好呀!如果制造分裂,那还是同根生吗?我们需要雨露春风来滋润同根之豆,催开统一之花。
河南谢振功写的一联活泼有趣:
瓜瓞哼曲蝶拍手;
桃李坠枝果碰头。
以拟人化的手法把一个丰收年景写得活跃喜人。尤其是“果碰头”取代“硕果累累”,形象生动,出新出奇。
湖南卜农生的春联:
柳笔支支,喜沾春雨描新景;
莺歌曲曲,好趁东风唱小康。
此联用春景的两个典型——柳和莺,把春天写得有声有色。春雨染绿了柳枝,而反说是柳沾春雨描出了新景。这种有趣的换位,比常用的“雨染柳枝”之理性语,要生动而有趣的多。“莺歌”多见于春联,而“好趁东风唱小康”就富于想象了。写春联常用的两个符号,而在这副联里能见新,主要是靠写作技巧。
上述的几副春联,虽各有表现形式出新出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突破了概念化的语言,多用形象来说话。我们要把一副联写好,一定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