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现在虽然如日中天,为何很多老粉丝却怀念2005年的郭德纲
2005年,也是德云社刚刚走红的时期,可以说那是一个相声的火红年代。郭德纲本人的经典作品,竟然能够多到层出不穷的地步。这一时期,德云社创造了相声史上的奇迹。
郭德纲从前曾经说过,“本事没有多大,就是有膀子力气”。所以,那时看德云社的演出,每场都有最后一场的感觉。每个演员的频率都一致,几乎都是发疯了演。以至于每场演出的加座票都很不好买。
2005年,何伟还叫何云伟,他和李菁合说的《学四相》,真是让人从头笑到尾。不客气说,凭这一段相声所表现出来的基本功和表演实力,几乎可以秒杀岳云鹏的所有作品。
2005年前后,郭德纲的每段相声,几乎能成为经典。当时说的《我要幸福》,是典型的天津风味相声,充满着自嘲与小人物的悲凉和抗争。相声中表现出来满满的真诚和无奈,理所当然地引起了每个观众的共鸣。
他创作的《论相声五十年之怪现状》,甚至有让人顶礼膜拜的感觉。这段相声中,当年天桥的艺人和观众的来龙去脉都被他讲述得一清二楚。这个作品,更像是一部相声的发展史。
面对当代相声惨遭肢解甚至阉割的现象,郭德纲在这个作品中,发出了悲天悯人的呼声“我爱相声,我怕他完了。”这段相声的每一个包袱,都让人听得无奈与痛心。一段相声竟然能做到如此之深刻,郭德纲也算是空前绝后了。
在传统相声中,郭德纲更是施展了自己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特点。《卖布头》听过很多版本,郭德纲的版本最为充实。包袱和学唱完美结合。甚至光听他的学唱,都值20块的门票钱。
《八大改行》,也就是以前某相声大师说过的《改行》。但郭德纲演绎的这段相声,恢复了原名,八个行当的改行,要讲八个故事,要学唱八种曲艺。
郭德纲甚至别出心裁,把最后一番改行的时间,推迟到了WG时期,拉近了相声与听众的距离。另外,郭德纲在丰富了学唱种类的基础上,更是加上了很多自己的包袱。相声中于谦,于老谦,于少谦每一次跳入跳出,都能引起一阵爆笑。
说实话,那时候的郭德纲不过是个小黑胖子,德云社的其他演员,也没有一个有偶像范。观众中,很多人都是来自京津两地,懂相声的居多,所以才会力捧这个会说相声的郭德纲。
和很多明星一样,出道就是高峰,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郭德纲也不能免俗。近些年,再也看不到他说那些耗费体力的传统段子了。还不到五十岁的人,就显得老态龙钟了。
他的新相声,实话实说,仍然比大多数的相声演员要好,但能好多少,还真不好说。只是知道,他距离自己神一样的阶段,已经相差甚远了。
有人说,郭德纲从前赤膊上阵,就是开疆拓土。现在功成名就,还要领着一大帮人吃饭,所以相声方面的创作也就变得谨小慎微了。但个人觉得,这不过是借口。老郭的相声目前有向下三路发展的趋势,而这种做法,势必带歪了整个德云社的创作方向。
德云社开天辟地的出现了偶像派演员,粉丝量呈爆炸式增加。但负面效应也随之产生,竟然出现同一对相声演员,他们的唯粉变身毒粉,开始了互相攻讦这样的明显违背相声规律的情况。
粉丝大量涌入,而当年真正听相声的观众,老的“纲丝”则流失了不少。用郭德纲的话说,这是因为“自己的水平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是观众的笑点被德云社带高了。而这些欣赏水平太高的观众,会被淘汰,会被新的观众顶出去。”
可以说郭德纲和德云社都穷怕了,他们太在意这个相声市场了。当年的老观众是衣食父母,现在的小粉丝们更得小心伺候。因此,德云社很多人已经从相声演员变成了流量明星。
或许这是相声发展的新趋势,我们也无能为力。但作为当年在小剧场热血沸腾过的老粉丝,确实怀念05、06那段光辉岁月。但时光不能倒流,现实无法穿越。现在的我们,已经是被德云社淘汰的对象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