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水肿--分3型用药--沈仲理
16.治疗水肿惯用方
(1)滋肾清化,疏肝理气方。
慢性肾炎,面浮足肿,时轻时剧,腹胀不适,下肢酸软,苔黄腻,脉濡滑。肾虚肝旺,水湿内聚。
生地15克,黄柏、知母各9克,苦参30克,冬葵子15克,炙龟板12克,地锦草30克,椿根皮12克,补骨脂、八月札各6克,汉防己、石韦各12克,平地木15克。
(2)滋肾消肿,疏肝理气方。
学用于面浮足肿,两膝酸痛,苔黄腻,脉濡滑,腹胀不适。肝肾不足,水湿易聚。
生地15克,黄柏、知母各9克,苦参30克,冬葵子15克,炙龟板12克,地锦草30克,刘寄奴9克,椿根皮12克,补骨脂6克,平地木15克,石韦12克,乌药6克。
(3)滋肾利尿,平肝和胃方。
学用于两腿足浮肿,腰酸乏力,纳呆食减,咽喉干燥,伴有恶心,舌苔厚腻,脉濡滑。肾虚肝旺,虚火上升,水湿下注。
黄芪12克,汉防己15克,茯苓12克,怀牛膝、白术各9克,炙龟板、椿根皮各12克,槐花9克,大蓟、小蓟各12克,冬葵子30克,平地木12克,陈皮4.5克,石韦9克。
学习和运用体会
水肿一证,外感内伤皆可引起,但病理变化主要在肾,肾阴久亏,水不涵木、则肝阳上亢,肝木犯脾,则又可引起纳呆恶心等症状,故而沈仲理先生从肾肝脾论治水肿,以滋肾清化为主,佐以疏肝和胃之法。方取知柏地黄丸加减合龟板、补骨脂滋肾清化;配合苦参、冬葵子、地锦草、椿根皮、汉防己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平地木和肝阳;白术、陈皮健脾和胃;石韦、大蓟、小蓟可防治肾炎引起的血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