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序语■李炳银:写在邢小俊《华阴老腔》的前面——唱响与传递
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写在邢小俊《华阴老腔》的前面:
唱响与传递
文/李炳银
陕西省华阴县的古老曲牌老腔,在2005年时由作家陈忠实推荐给北京人艺导演林兆华,后者又将其巧妙地融合到话剧《白鹿原》的演出中,立即空谷足音。从此,华阴老腔突然声名大振,此后不断被人们看重和推崇,走遍全国各地,走出国门到法国、德国、美国等不少地方演出并受到褒奖欢迎!
邢小俊提供给读者的这些文字,非常真实内情和具体地报告了老腔曲折起伏的命运,特别是一个古老珍贵的民间艺术对象,在像党安华、陈忠实、林兆华等这些有识之士庄重地敬畏、尊重和巧妙地继承改进丰富更新下,再展绚烂,强势新生的情形;真切生动地传递了像张喜民、王白毛等老腔艺人与老腔的生命牵连和命运起伏内容,以及老腔在新的推进过程中不少困惑、矛盾、艰难和趣事等,十分令人感到新颖和兴味多多。这些看似新闻层面上的内容,其实它同老腔产生的土壤根系和生长过程,同老腔的风格风景和影响力等,都存在很多的关系,在现实历史的信息保存方面,更是意义价值很重。况且还运用当今先进的二维码视频互动手段,密切阅读感受老腔的体验,十分精妙!因此而有益,很值得珍重!
青年作家邢小俊
邢小俊是个非常有担当作为的新闻工作者,每天新闻的事务很是繁忙。可邢小俊还是个脚踏实际,富有现实历史情怀的文化学者、作家。他对自己生活生长的陕西关中土地及这块土地上的文化遗存,兴趣浓郁。他出版过好几本散文报告文学集,对这里的社会文化风俗及人们的命运变化情形内容,都有很多个性精彩的描绘。像《泼烦》、《居山·活法》、《拂挲大地》等这样的书名,你就能清晰地感受到它的独特和趣味。因此,关注老腔的生存命运,关注老腔人对古老艺术的深挚情怀故事,在邢小俊似乎是一种不可放弃的责任。多年来,他不停歇地跟踪老腔的行走、发展、变化和复兴脚步,用心地将这许多的精彩内容表现记录下来,这是对老腔历史的延续书写,是对老腔的庄重致敬!
初看老腔的再度红火,似乎是个偶然的机缘巧凑的事,其实这偶然里是有着很大的必然性的。这个必然性,就是老腔的古老和它本身具有的原始独特艺术声貌,是它对世事人心的质朴精到把握和独特描述表现等等。这样似乎带有很分明原始乡野风格的古老曲牌说唱表演艺术,是具有很强的民间性、基层性的。老腔的班社成员,也就不到十个人的队伍。所以全部的装备几副挑担、两辆推车就可以搬动。可是,正因为这样的特点,在社会环境改变和文艺表演方式手段不断丰富之后,这样总在乡间活动的表演,就不幸的被城市之光遮蔽而陷落了。然而,尽管生存艰难,保留不易。可是金子就会发光,就会有突然焕发的机会。这是同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如今这个很多造作雕琢的表演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就我个人来说,对于老腔这个民间古老艺术,其实并不陌生。我的家乡就在陕西省临潼县东部的铁炉塬上,距离东边的华阴县不过百十华里的路程。在年幼的时候,就曾很多次的现场观看过当时人们叫灯影戏,如今有所改变,取消挑皮影而直接面对观众演奏唱响而叫“老腔”的对象了。对于老腔的表演和曲调,我是很有记忆并感到非常亲切熟悉的。记得小时候看灯影戏时,特别喜欢贴近木板搭起的台子,扒开包裹的幕布,看里边的艺人手脚口总在忙活着演出的情形。我的一个表哥,就非常的喜爱并有不俗的演唱灯影戏的本事。当时的乡下,文化生活非常枯竭单调。偶然有一场皮影演出,也是非常热闹的大事。每当这时,周围村子都会有人来看,小小的幕布前,总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故事只知道个大概,演员的说唱也只能听出个一句半句,即使这样,但那咣咣的交战声响和柔美细软的弦唢音调还是会使人耳顺陶醉、沉迷其中。有不少的老人,耐不得台子下的吵嚷,就静静地蹲在不远的石矶上、屋檐下,不看灯影里各色人物的表演,只享受那独特的或高昂、或悠扬、或沙哑、或细软的声调带来的意味满足。不管是春夜夏晚还是秋冬黑天,在一盏手工气灯的映照下,在几位艺人的手口表演里,就活泛了很多人寂寞的日子和人生。
2002年农历9月,我母亲80大寿时,我还有过请个皮影班社来演出为母亲贺寿的设想,后来因为临时未找到联系方式,改为由西安的朋友帮助请了十多位老中青秦腔演唱名角,像全巧民、刘茹惠、李发劳、乔康凯、侯美玉等演唱助兴。但没有请到灯影戏来,我的情绪是存在不少遗憾的。老腔真是个好东西,它表达的爱恨情仇,入心入肺,扣人心弦,是可以将人的各种复杂情绪提起放下再提起,不断交缠到一起的独门粗旷细腻婉转真诚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过去,一幅面积如今天大被面大小的幕布上,灯影艺人却可以将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生命运情景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给观众提供很多的历史社会人生信息,拓展乡里人的知识,丰富他们的情操胸怀。我真为当下的人们,在如今这样纷纭的环境,能够接受并喜欢老腔感到高兴!
灯影戏,陕西华州最早。时间可以上追到汉代。灯影戏是电影的始祖,这更使人感受到它的神奇和高妙。而像老腔这样的古老艺术形式,经历时间和不断更新的社会环境考验而历久弥新,经历曲折艰辛的道路而焕发新生也就不奇怪了。但是,我们还是有太多的理由,为它的新生发展庆幸和欢呼,为它的艺术感召欣喜和欢畅!
2019年5月4日 于北京赵家楼
李炳银
李炳银简介:
李炳银,男,1950年6月25日生于陕西省临潼县铁炉乡厨李村,曾用名李三江。青少年时在家乡求学,并参加艰辛农业劳动。1969年2月入空军服役,1970年5月23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5月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评论专业学习,1975年7月入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从事出版管理行政工作,1979年1月入《文艺报》从事记者评论编辑工作,1983年1月入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从事文学研究工作,直至退休。著有《中国报告文学流变论》《小说艺术论》《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国学宗师——胡适》等编著近百种。1984年11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8年被评为研究员。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专委会副主任,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会长,文学评论家。现任《中国报告文学》主编。多次出任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各种全国地方、军队文学奖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