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宋代文学家的杰出代表之一。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作 者:许 平
经常听到有人说,让我干什么都行,就怕让我写文章。的确如此,说,相对容易,写,就要下一番功夫了。其实,只要识字断文的人都可写一点东西,将语句说通顺、意思讲明白了就是文章。但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写一手好文章的。学校里教师布置的作文,大多属“命题作文”,高考作文亦是,这样的文章确实难写。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深厚的知识文化积淀和较强的驾驭文字的功夫,是绝不可能写出好文、妙文的。当然,命题作文还有个审题的问题,若将出卷教师的意图审错了,便成偏题文章了,高分自然是得不到的。这就涉及到一个“为文而文”的问题了。如果你是吃“文字饭”的人,为写文而作文那是迫不得已,应付各家的约稿、帮领导写个讲话,夜以继日、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地码一些东西,或许能一时“应景”,但终究少有佳作。好文章都是从心底里自然流露出来的真性情,是厚积薄发的真知灼见,是一个人思想和感情的浪花,在这一朵朵浪花里,人们可见到生活五彩斑斓的色彩、人生喜怒哀乐的形态。像北宋苏东坡那样的大文豪,几百年难得一见。他的文章让皇帝看得忘记吃饭、睡觉,让“文章百代师”的欧阳修佩服欣赏,充分说明了苏文的高妙(欧曾对老友梅尧臣说:“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这一典故也是成语“出人头地”的出处)。苏东坡的文章当然不是一般人能够学来的,但若想写一手好文章,还真的应当向苏东坡认真学一学。学什么呢?苏东坡曾有一篇不足百字的短文,将自己的作文心得毫无保留的写了出来,理解了这段文字,我们便可以领悟作文的大致奥妙所在。“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上文大意是:我自己的文章,像充蓄在地层中的大股泉水,随便在哪里开个口子,就会喷涌出来。在平旷之处,它自然会汇流成河,浩浩荡荡,一泻千里。若遇到山崖石壁,它也能适应地形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有多少曲折险阻,终归要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变化是不可预见,无法事先设定的。还是拿水做比方,我只知道,有源,泉水就会成流。流水是遏制不住的,该怎样流便让它怎样流好了。如果泉源干涸,水也就断流了,该打止时便打止,文章也就不要再做了。一是厚积方可薄发。俗话讲,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平时大量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是很难写出好文章的。二是作文不可强求。对某事某物没有非常强烈的情感,没有达到“胸有块垒,不得不吐”的程度,而是“为作新赋强作愁”,这种情况下,也写不出好文章。三是文章应适可而止。文章是用来抒情、叙事的,只要将情、意表达清楚了,便该收笔,不要再写了,否则就是画蛇添足。流传至今的苏轼佳文有很多,如:《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江城子·密州出猎》、《题西林壁》、《记承天寺夜游》等等。苏东坡文章给读者的感觉是如同行云流水、随性自然,既朗朗上口、又舒展大器,宛若天成;其文字、意境,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又给人提供了无限的思考空间……“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这便是苏轼著文的真经所在,很值得我们写文章的人揣摩、学习、借鉴。
【作者简介】许平,江苏靖江人。曾从军20年。爱读书、爱思考、爱生活。曾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各类文章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