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技术|邵益生研究员:从探索到实践,由进取到卓越
《净水技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追踪行业热点与焦点,让你每天比别人知道多一点
关注
2019年4月13日,水专项技术副总师、饮用水主题专家组组长,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邵益生研究员在“高品质饮用水探索与实践研讨会暨《净水技术》2019学术年会”的开幕式上,结合我国水专项工作的开展,以及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地区的探索与实践,畅谈自己对于我国供水行业未来发展的理解,并对“后水专项”时代的工作方向提出了思考。

开幕式致辞

非常感谢顾总给我这个机会参加这个会议,而且和大家分享一些学习体会。昨天晚上我注意到这个研讨会(高品质饮用水探索与实践研讨会暨《净水技术》2019学术年会,上海,2019/4/12-14)的主题词非常好。我先就主题词谈点感想:“更优质,更精细,更进取”。一个更字道出了我们供水行业的目标和要求。这是我们供水行业的目标驱动,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饮水健康的期待。更精细是供水人的职责所在,从中也可以看到我们的潜力和差距,因此要更加进取;更进取应该是供水行业应有的职业精神,也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最好就停滞不前了,更好是永无止境的。多少年前咱们上海世博会就是这个道理。为了这么一个更字,供水行业一直在努力奋斗,同样国家水专项最近十几年来一直在探索在实践,有收获有经验,也有教训。
接下来,我想给大家简要地回顾一下水专项十多年来我们所做的一些探索。非常地简要。大家知道十年前或者是十一二年前,国家水专项正式启动。同时,当时也是新的生活水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开始实施。十年来,大家知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在水专项方面的投入以及地方政府企业的投入逐渐加强,十多年过去了,总量已经将近两百多亿了。这么高强度的投入在咱们中国是史无前例的。而且我们当时水的情况,回想一下,当年是35项水质指标,说明那个时候我们对水质的要求还是比较低的。但是,2008年我们开始制定标准。到2012年的时候,全面实施106项标准。2009年住建部组织了全国水质的督察,当时督察的结果大家都记忆犹新,媒体里面有过讨论:全国城市平均只有50%的自来水的样品是合格的,饮用水源的合格率只有30%左右。而且有一个规律就是,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依次达标率是越来越低的。我们有许多的县城镇是有什么水源喝什么水,几乎没有处理设施的,没有任何处理。但是,十年以后,咱们现在按照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大家都知道。现在至少90%以上的合格率、达标率,我们的水质整体上有很大的改善,但是老百姓似乎越来越不买账。老百姓对我们的水质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这就是我们的压力同时也是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知道,现在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各级政府、行业也在努力借鉴。以中国东部三个都市圈为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其实都在率先探索、在努力、在奋斗。上海不用讲了,上海现在的自来水和十年前比或者更早的时候比真是天壤之别。小的时候就清楚的记得到上海来,自来水真的不能喝,味太重,而现在真的很好。不光是上海,周边的无锡、苏州、江苏全省还有嘉兴,嘉兴是水源最差的一个城市,但是它现在的自来水水质很好,是一流的水质。另外,从环太湖地区扩展到整个长三角,以上海为代表,现在在追求更高的目标。上海最近出台了地方标准——上海《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上海标准就是今天会议主题里面要去追求更优质的水的一种探索、一种努力,而且正在推进实施。
再说珠三角,现在叫粤港澳大湾区,是我们国家经济人口密度最大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也始于深圳。香港、澳门、东莞其实用的是一个水源,如果把香港、澳门的自来水水质和东莞的水质比较一下,我们还是有差距的。目前深圳也在全国率先提高水质标准,前天我们陪科技部和中心部的领导去深圳调研学习,一会张总(张金松总工程师)会给大家介绍,从小区的直饮水,到优质饮用水,再到现在要龙头直饮,一步一步走过来非常不容易。
京津冀更是华北平原的核心地区,以北京为代表,现在还不能说以北京为代表,现在以雄安为代表,雄安标准,首都北京,一个是雄安新区,一个是北京副中心通州那边。中央要求通州以及通州边上的廊坊的三个县要和雄安对标,要按雄安的标准进行建设管理。现在国家提出来要制定雄安标准,全方位的雄安标准。国家水专项为了支持这个研究特别设置了一个“关于雄安新区的水系统的构建”的水专项。这是一个小的,还有一个很大的,整个白洋淀大清河领域的水环境整治的项目,几个亿的投入。
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从粤港澳从长三角到京津冀,这些我们国家最重要的区域,最有条件的,当然也是问题最严重的地区,都在率先探索通过各种渠道,通过科技创新,通过工程的实施来改善提升我们的水质水平。在国家层面上,相关部门也在推动专项工作。跟大家报告一下,环保部门住建部等相关部门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大家都知道,过去就是一个地表水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里面说达到二类水标准可以作为饮用水的水源。如果以这个标准为评价,我们现在达到二类水标准的水源也就是百分之三四十,现在给大家公布的官方报告,我们的水源合格率达到百分之七八十,那是在标准上做了一些处理的,比如说三类水或者有些指标做了一些表示。这里面反映出原来的标准是不适合我们饮用水水源标准的。现在,环保部门牵头在修订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时候,把它单独拿出来,使它能够更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供水设施的调整。同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也在积极地修订中。无论是从我们先锋地区带头探索,还是在国家层面上,所有一切工作努力都是为了一个更好,使饮水更安全更健康。这样一些努力,大家都体会得到。
最后,讲几句下面怎么办,未来怎么办。国家水的重大专项三个五年计划到2020年结束,后水专项时代怎么办。我们供水行业饮水安全还面临什么挑战,我们还要做出哪些部署。未来应该实现什么样子的目标。最近,科技部以及相关的部门正在组织研究相关的工作。水专项继续发展战略研究初步已经有一个成果,“十四五”甚至“十五五”未来怎么办。国家提出来2035要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们供水行业怎么办,我们目标是什么,挑战是什么,以后任务怎么部署,都有一些初步的探索研究。更重要的是要做好眼前的工作。现在我们处在“十三五”过程当中,“十三五”怎么办。水专项的“十三五”,经过过去十几年的水专项工作,要建立三个体系:一个是水污染治理技术体系,现在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黑臭治理;第二个水环境管理体系,一系列行政上甚至立法方面都要做调整;第三个就是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技术成熟以后变成一个一系列的标准规范,还要建立一系列的激励和研发平台。重点是在两个示范区进行综合示范,一个就是环太湖地区,第二个是京津冀。通过标准规范以及监管体系的改革改进,使得这个成果能够覆盖到整个行业,这是眼前的工作,非常重要。
当然这些工作最终,真正要让我们行业受益,让老百姓有获得感。除了工作本身来讲,成果的总结凝练,宣传非常地重要。我们有很多事情很困惑。刚才还跟崔老师(崔福义教授)说,很困惑:我们的供水行业发展取得这么大的进步,应该说有目共睹,但是老百姓不买账。我们到了今天,我们做了这么多的工作,其实水质是非常好的。但是有些人不自信,甚至不担当,当然也有一些不理解等等,搞得我们现在这个行业很困惑。像《净水技术》这样的媒体应该发挥你们特殊的作用,加强宣传。不光是宣传技术发展,还要科普式的东西,教育方面的东西,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借这个机会也祝这次的会议的主要主办方,《净水技术》杂志办得越来越好,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根据会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审核,如有不当之处可联系编辑部。) |
感谢本次会议组织机构
1. 指导单位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县镇工作委员会
2. 主办单位
上海《净水技术》杂志社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3. 协办单位
上海市供水行业协会
江苏省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浙江省城市水业协会
安徽省城镇供水协会
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
上海土木工程学会给排水专业委员会
苏州市给水排水工程研究会
4. 支持单位
天健水务集团(杭州)有限公司
美国爱德士缅因生物制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华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加拿大特洁安技术公司
上海艾晟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5. 媒体合作
中国水星网
近期征稿火热进行中
1 |
|
2 |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