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发展脉络(三)

同学们好,今天继续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的话题。今天要讲魏晋时期。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很特殊的一个时期,由于司马氏的权位是篡夺而来,所以采取的治国政策似乎有些变态。变态的社会就出现了很多难以理解的文人行为,这一点《世说新语》多有记载。它开放而又闭塞,虽然压迫人的肉体,可是那些不屈的人们又在精神上绽放异彩。这样说的原因稍复杂一些,我不在这里展开说。大家能懂得这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就可以了。

先讲“建安文学”。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公元196—220年)。这时期的文学被称作“建安文学”。主要代表人物包括“三曹”、建安七子、还有后来的正始文学。

当然其中最主要的人物就是“三曹”了。对于曹操,我们不要直接想到《三国演义》里的形象,作为文人,他依旧别具一格。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三人。

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用乐府旧题写时事的先河。他学习汉乐府,但又创新了自己的风格。

一是作者用耳闻目睹社会乱离的大量事实作基础,反映了汉末战乱和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曹操的《蒿里行》,真实地反映出袁绍、袁术等军阀假借讨代董卓的名义,各自拥兵自霸、争权夺利、互相混战的史实,揭露了混战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景。《薤露行》毫不掩饰地揭露了京都洛阳在董卓匪徒焚掠下呈现了一派残破景象。在曹丕的《燕歌行》中,作者描写了妇女在不眠秋夜思念远方征战的丈夫,反映出夫妻不能团聚的无限哀怨。《善哉行》作者把行役者的苦难写得深刻,令人辛酸。在曹植的诗歌中,也不乏其篇。《送应氏》描写了战乱后给洛阳造成的破败景象。《泰山梁甫吟》,作者反映了滨海地区人发“寄身于草野”的悲惨生活,直接为民生疾苦而呼吁。

二是作者以忧国之思和“拯世济物”的宏愿,抒发自己的雄伟抱负,积极追求功业、统一祖国的理想。曹操的《对酒》诗,以慷慨豪壮之语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通过“王者贤且明”的途径来实现人人富足的“太平盛世”。《短歌行》中,他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自誓,抒发自己要像周公那样,广纳贤士,共图统一大业,使“天下归心”。特别是《龟虽寿》,写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名句,表达自己要“老当益壮”的壮志未酬誓 不休的决心。曹植也有不少吐露自己抱负之作。《白马篇》作者把诗中主人公描写成“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高超武艺和忧国忘家的英雄,实为自己的豪壮自白。在《鲳篇》里作者更是抒发了自己要为“远怀柔九州”大业显一番身手的远大抱负,而把那些热衷个人名利的比作鲳和燕雀那样的庸俗小人。

三是作者用自己亲身经历与感受,创作了反映山海美景,讽刺贵族子弟奢侈享乐,揭露社会不平,抒发个人的怨恨悉愁离。曹操的《观沧海》描写了深秋之时登山望海所呈现的壮丽景象,显现出作者那种吞吐宇宙的宏大气魄。作品成为古诗中首篇以写景为内容的名作。曹氏父子诗歌蕴含着这样相当丰富而又深刻的思想内容,怪不得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评述为“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啊!

曹植的生活和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为界线。曹植诗歌创作的代表作有描写游侠少年的高超武艺和爱国精神的《白马篇》。鼓励朋友建功立业的《赠徐干》。在思妇身上寄托自己的失意和苦闷的《七哀》。描写一个少年斩断罗网,拯救一只黄雀的故事的《野田黄雀行》。描写海边人民贫困生活的《泰山梁甫吟》。以美女盛年未嫁的苦恼寄托自己怀才不遇之感慨的《美女篇》等。《白马篇》《七步诗》使其代表作。

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他的《典论·论文》是现存最早的文学专论,他提倡文学,对建安文学的繁荣起了推动作用。

“三曹”的诗歌艺术特色:首先是作者表现出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他们在诗歌创作上,继承和发扬了汉乐府民歌大胆揭露当时黑暗的现实主义传统,以亲身的经历、目睹的现实“借古乐府写时事”,充满现实生活气息,因而他们创作许多揭露战乱罪恶,抨击军阀混战,同情人民疾苦,以时发感的现实主义作品,被后世称之为“诗史”。其次是他们将学习汉乐府民歌之形式应有于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写出了大量的乐府诗题诗,使作品带有明显的乐府民歌风味。再次是在创作中不仅使自己的情意感发于乱离现实中,对出现悲惨乱离的现实发出哀怨悲凉之音,而且又抒发出慷慨之气,这些就形成了“三曹”独具的悲凉、慷慨的艺术特色,也就是后人所称的“建安风骨”。但由于曹氏父子的追求、处境、地位的不同,诗歌的特色上又各具千秋。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思想积极奋发、爽朗豪迈,有强展雄人才大略的心胸与气魄,因而他的诗歌表现出雄浑、沉雄、古朴的艺术风格。曹丕是皇帝,但政治远见、气魄远不如曹操,思想不是奋进,生活大半在宫迁游宴中度过,因而他的诗歌表现出清丽婉转、低泪哀怨、流于纤弱的艺术风格,正如前人所说的有“文士气”、“女人气”。曹植前期受曹操宠爱,思想乐观有抱负、自信,后期受曹丕、曹睿打击、压抑,思想惶巩、忧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前期浑厚、昂扬,后期悲凉慷慨的艺术风格。钟嵘评价其诗时是“骨气奇高”、“情兼雅怨”。

至于“建安七子”,大家只要了解这几个人就可以了。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人。成就最高的是王粲。

好了,今天就讲这么多,明天讲晋朝的名人——陶渊明。

(0)

相关推荐

  • 文学评论•《浅谈建安文学》作者 陈全喜

    浅谈建安文学(文学评论) 作者  陈全喜 汉末建安时期,我国文学有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标志着文学发展的新时期已经来到.       这一时期,文坛上涌现了大量的作家,"三曹".& ...

  • 文学史上的“建安风骨”:天下三分月色,两分尽在曹家

    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文学中的诗歌.散文和文学批评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建安年间(196~220),以曹氏父子三人为代表的诗人承继了汉代乐府诗歌现实主义中的写实精神,在文学上开创了被后世称作&q ...

  • 中国古典诗词发展脉络(八)

    同学们好,继续今天的古典诗词之旅. 今天开始讲解晚唐的诗歌.大家都知道,文学创作肯定要受到时代的影响,盛唐诗是豪放大气的,因为那是一个强大的时代.而经历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尤其到晚唐,已是穷途末 ...

  • 中国古典诗词发展脉络(七)

    同学们好,课程继续呀. 今天讲一下中唐的诗歌.我们经常说的唐代三大诗人,除了李杜之外,就是白居易了.白居易应该是中唐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所以首先介绍一下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 ...

  • 中国古典诗词发展脉络(六)

    同学们好,现在继续讲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反战脉络. 讲完初唐,要开始讲盛唐了.盛唐可讲的东西太多,我只能选择一些重点的说.总而言之,盛唐是一个诗歌的时代,名家辈出,作品璨若星河,是一个值得我们顶礼膜拜的时 ...

  • 中国古典诗词发展脉络(五)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讲解诗歌发展脉络. 先看杜甫的一首诗. <戏为六绝句>(其二) 唐,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说完魏晋要开始说唐朝 ...

  • 中国古典诗词发展脉络(四)

    同学们好,今天继续讲诗歌发展脉络. 一位重要的诗人,陶渊明,这位先生很有意思,既受到了那个时代很大的影响,又保持着自己特立独行的风格和气质.他的人品和创作都对后代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先看一下简介吧.陶 ...

  • 中国古典诗词发展脉络(二)

    同学们好,我们今天继续讲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上次我们讲了先秦文学中的<诗经>和"楚辞",因为秦朝时间很短,再加上一些政治的因素,所以秦朝基本上没有文学.如果非得要找 ...

  • 中国古典诗词发展脉络(一)

    同学们好,从今天开始,我带领大家整理一下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脉络,为什么要做这一件事情呢,因为古诗词鉴赏对我们的学生来说,一直是一个难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多古诗词的情况不太了解,只是就一首诗读一首诗 ...

  •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三)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动与静

    转自:国学导航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动与静<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三 陈友冰 中国古典诗词中有的动态感特别强,有的诗人或读者也特别欣赏这种动态感,例如杜甫,就常用动态感来称赞他所喜爱的诗 ...

  • 中国诗词思维导图,缕清诗词发展脉络

    朋鱼宴10/10 09:16文化领域达人 中国诗词思维导图,缕清诗词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