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那批非主流现在很主流

 十年前的那批非主流现在很主流 

毛毛  撰稿

◥◣侞裹袮熋看小董這jū話,ηǎ厸叔叔,袮已俓鮱ろ。◢◤

如果你能看懂这句话,那么叔叔,你已经老了。

偶然拨开十余年厚厚的灰尘,翻出那段很“猹”的非主流岁月,触目是早早作别的青春。没有夕阳下的奔跑,只能在追忆里的凭吊。本想模仿当年仰头看天四十五度角重温一把回忆杀,却在抓耳挠腮时在秃顶处又薅下了一把头发。

 十年前,我们把非主流过成了主流 

受朋克文化,日本视觉系和西方哥特艺术的影响,继杀马特之后,在二次元之前,非主流既不简单追求狂拽炫酷吊炸天,也不沉溺于架空世界带来的虐袭体验。

在追求整齐划一的年代,我们的青春被包裹在臃肿的校服里。身处懵懂躁动的年纪,我们急于宣扬自己的个性与活力。而铃声留给我们的课间太短,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汹涌的潮流捕获。

当嚼着各地方言的嘴里飘出甜糯柔软的台湾腔,当五颜六色的假补丁和简笔画绽放在蓝白相间的校服上,非主流俨然已作为一种亚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弥散开来。

我们穿着宽大松垮拖到膝盖的上衣,故意将牛仔裤割出破洞,常常低头看脚默数梦里花落知多少,或仰望天四十五度角让悲伤逆流成河。事实上只有在被班主任强迫剪去刘海的时候,才能真切体会到青春蛋蛋的忧桑。

我们都是仓颉,日文,韩文,希腊罗马字符,数符字标……信手拈来,键盘一响就是一串漂亮的火星文,对比那些只能借助“火星文转换器”交流的渣渣灬偪格裑ィ分瞬閒在囘齡仌提竔め孑几dànɡ灬优越性直逼国贸那群操着散装英文的精英们。

一摞摞大头贴为那段岁月作证,十年前流行的不是磨皮美颜锥子脸,而是嘟嘴伸舌齐卖萌,走可爱流,或者侧颜黑白超不爽,扮颓丧风。

中二年纪的我们,温和而人畜无害,尽管从未见过,却能彼此相识。MP3屏幕上淡淡的蓝光循环着基本相同的歌单,让无数陌生的年轻人通过耳机彼此联系起来……

 十年后,非主流的我们却过成了主流 

如今,连Tony老师都不洗剪吹杀马特了,回归主流的我们不再给他们施展手艺的机会。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经常会收到街边大妈神秘兮兮递上来的男科广告。

长大后走出校园,随着我们在社会中愈入愈深,会发现自己常常说话处事不得体,孙子不好当,叔叔不配当,遭80后排挤,被00后瞧不起。带着非主流的印记,我们很难融入现在的生活,常常会感觉手足无措。

我们必须接受社会由内而外的同化。在父权色彩依旧强烈的社会,我们不得不去刻意模仿前辈,以换取上升的机会。而在尴尬的年纪,我们又需讨好后辈,以获得与他们交流的共同语言。

这何尝不是一种自我保护呢?我们不想再那么显眼,年纪越大越要脸,宁可将个性隐藏在厚重的冲锋衣后,将不羁塞进容量巨大的双肩包里,也不想再被指指点点。

于是,我们一早就套上秋裤,穿上深色禁欲系正装,将花哨的铅笔裤压在箱子最底层。把盖脸四分之三的长发剪成中规中矩的板寸平头,用最平庸的面目走进生活,融入每天早晚高峰通勤的人流。

我们住进城中村,每天朝九晚五,日子过的循规蹈矩,送餐小哥是一天中最想见到的人,有时加班,就在路上凑合一顿烤冷面。

我们挤地铁赶公交,常常为了省下几块钱缩着脖子在寒风中蹬自行车,一时某家共享单车的押金退不了,就会上火上到嘴上起了几个大燎泡。

我们变得庸俗,巴结领导,讨好同事,做PPT,填Excel,为KPI拼死拼活,为工作惶惶不可终日,唯恐哪天被劝退,将所剩无多的少年心气憋在格子间里消磨。

未到中年,人生半坡。我们周旋于各种相亲会,为房子车子老婆孩子苦恼,每次洗澡掉落的头发都会堵住下水道,可曾经记满心情的笔记本却几乎要被虫蛀透了。

我们变得市侩,睁开眼除了工作就是柴米油盐,去超市采购先找打折海报,经常为了块儿八毛同小贩争执半天,捧着保温杯坐在一起感叹许多年来的改变,却又自欺欺人:“这就是生活。”

我们不由自主的加入先辈行列,想要牢牢掌控社会资源与话语权,想要树立权威,想要同化身后更年轻的人,结果却是被他们在互联网上无情diss,最终成为标签化的油腻中年人。

曾经每天盼人来浇水的农场长满杂草,Q宠十多年前得了重感冒至今水米未进,郭敬明体的签名与说说如同郭敬明的身高一样永远定格在了初中的年岁。

翻看泛黄的毕业照,才发现在慌张的青涩里,那双被刘海遮住的眼睛始终没有对准镜头,唯有留言册上的火星文和一笔字依然泛着当年淡淡的墨色……

无论我们的过去被如何定义,可那段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的时光,的的确确能在冰冷的生活里为我们带来回忆的温暖与感动。

看得不过瘾,咋整

中国吃鸡简史

中国YP简史

關注咋整,迴憶青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