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出现放射性杂交野猪,体内辐射量超安全值300倍,误食会怎样
根据
《英国皇家学会学报》近期发表的一篇报道,研究人员长期监视日本福岛核事故对当地动物的后续影响程度,意外发现了一种新的杂交野猪,研究团队分析了 一批来自福岛屠宰场的
243头野猪的肌肉DNA样本,其中有高达16%的野猪属于野猪与家猪的杂交后代,并且在这些野猪的肌肉样本中检测出了放射性元素铯-137的存在,其辐射量超过安全水平的300多倍。
福岛核泄漏事故影响巨大
2011年,日本东北太平洋地区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强震引发的海啸袭击了位于福岛的核电站,福岛第一核电站、福岛第二核电站因受到了严重损毁,此次海啸夺走了日本约20000名群众的生命,日本东北地区工业设施和基础设施遭受重创,成千上万人被迫流离失所,但是这些巨大的损失都没有过多的被关注,因为这次海啸直接导致了震惊世界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
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事故后,根据
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的评估,此次核泄漏释放了活度达到1.5万万亿贝克勒尔的铯-137、活度为16万万亿贝克勒尔的碘-131以及活度达到140万亿贝克勒尔的锶-90,其中除了半衰期约为8天的碘-131之外,铯-137的半衰期长达约30年,锶-90的半衰期长达28.5年,如此高剂量的放射性物质,势必会对福岛地区的生态造成长久的影响,科学家也一直在密切关注人员撤离以后福岛重灾区动植物的生存情况。
参考切尔诺贝利事件,在核泄漏发生之后,人类的撤离让 核污染区成为了 动植物的天堂,没有了人类活动的干预,切尔诺贝利的生态似乎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核影响,相比于核辐射对于当时参与救灾的苏联人造成的严重伤害,成群结队的动物们的生活似乎过得很惬意,仿佛比起人类的捕杀,核辐射带来的影响微乎其微。
也正是动物们的大量繁殖,从2017年开始就陆续有一小半部分人开始回迁到福岛周边地区生活,而日本政府也在通过各种渠道来弱化核辐射对当地农产品带来的影响,于是含有放射性的杂交野猪在屠宰场提供的样本中被发现了,能进屠宰场的野猪也意味着有流入市场的风险,不过这些野猪肉真的安全吗?误食以后会有怎样的后果?
食用核污染食品到底有什么影响?
对于福岛地区核污染的影响,当然不能单纯地看动物们活得怎样。因为作为动物它们有很强的自然生存能力,而且寿命相对较短,低剂量的核污染对机体带来的影响往往需要几年或者几十年才能表现得出,加上自然界弱肉强食的法则,很多出现健康问题的动物可能已经被竞争所淘汰,不过这些低剂量的放射性元素对于人类来说,危害程度非常的大。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核辐射的概念,其实对于放射性物质释放的辐射,从专业的角度应该称之为电离辐射,常见的能产生电离辐射的粒子包括:α粒子
、
β粒子
、
质子
,不带电粒子有
中子
以及
X射线
、
γ射线
。
电离辐射对于人体的伤害本质上是一种能量转移,辐射往往含有极大的能量,身体组织在接触到足够高的辐射量之后,最直接的会产生灼伤等机械损伤或者化学损伤,表现为产生红斑或者溃烂。对于细胞层面来说,辐射会直接造成细胞损伤、染色体受损,细胞分裂产生畸变。
放射性物质更令人恐怖的是,这些物质并不会及时地排出体外,而是在身体中不断富集,低剂量的放射性物质会在组织中持续辐射周边细胞,而且这些放射性物质不单单作用于细胞,还会作用于水分子,使水分子发生一定程度的辐射分解,辐射分解的产物同样带有放射性,进一步作用于范围更大的细胞和组织,为了切断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在治疗放射病的时候医生往往选择将接触到放射性物质的皮肉直接全部切除。
回到福岛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农作物上面,以
铯-137为例,这种放射性物质非常容易进入食物链,因为土壤的原因植物非常容易吸收铯-137,然后动物和人类会通过食用这种被污染的植物将铯-137摄入到体内,而且动物和人还会通过皮肤和呼吸等途径直接摄入铯-137。
铯-137进入人体以后会滞留在骨骼和肌肉中,造成各种组织的慢性损伤和炎症,这个过程会非常的漫长,短时间内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当所有人都淡化了放射性物质带来的危害之后,往往正是放射病显露的时候。
结语
为什么一定要抵制福岛生产的农作物,比如前段时间东京奥组委公布的菜单中有福岛食品,还有某饮品中宣传含有福岛产的水果,这些行为都引起了民众的强烈抵制,其原因除了防止摄入被污染的食品导致健康问题之外,更多的还是要加强民众的核泄漏记忆,一旦福岛农产品真的大量流入市场,我们的食品安全就真的失去了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