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皇帝欺负宰相的必然性——气人的宰相!

左:皇帝;右:宰相

01导言

一般关于宰相的形容词多是“百官之首”、“风光无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等,但是宰相确实不是一个好干的差事,因为宰相在别人眼中实在是“太气人”,且经常被“欺负”。

纵观历史,宰相的结局往往都不太好。如汉武帝一朝十三宰,却没有几个是善终的;比较出名的宰相李斯、长孙无忌、李善长、胡惟庸,等人,也都结局不太好。所以,宰相并不好干。

今天我们从宰相的起源、宰相的职责作用方面,详谈一下宰相被皇帝欺负的必然性。

02宰相的起源、变更、作用

我们要了解宰相,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宰相?只有知道了什么是宰相才能使我们探索出宰相及其宰相制度的真谛!

1、“宰相”的起源

这个还要追随的先秦时期的封建社会,秦朝之前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分封制下“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表面上是从属关系,实则却没有那么大的制度约束,“天子”可以理解为“大家”,诸侯可以理解为“中家”,“卿大夫”则可以理解为“小家”总之,先秦时期的封建社会是由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家组成的

当时的“家”都是大家庭,都是有着几十口、几百口、甚至上千口人的。作为家庭的主人,是天子也好,是诸侯王、卿大夫也罢,他们都有着他们自己的事业要忙,自然不能每天只管理自己的“家”。于是,他们就需要寻找一个“管家”,专门帮自己打理家务。

在先秦时期,无论是家是国,最重要的事情都是祭祀。

古代祭祀

而祭祀最关键的环节则是宰杀牛羊牲畜,帮助“天子、诸侯、大夫”等人宰杀牛羊的人就是管家。所以,当时的管家都被叫作“宰”,也就是说最早的“宰相”只是“家主”的私人管家。

2、“宰相”的变更

到了秦朝之后,秦始皇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原本的“诸侯、卿大夫”等的中家、小家不复存在。整个天下“化家为国”,这时天下只有一个大家,即国家。

宰相负责为皇帝管理家,而现在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家,所以宰相则变相的开始管理整个天下,宰相的权力以及他的性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不在是主人的私人管家,而正式变更为管理天下的政府机构的首脑。

3、宰相的作用

宰相其实很好理解,我们将皇帝比喻成A,宰相比喻成B,其他的政府基层机构比喻成C

A皇帝;B三公中的丞相;C:九卿

A是皇帝,皇帝喜欢享福、而比较懒惰,若由A直接管理C这个工作量巨大,皇帝不喜欢,于是皇帝找来了一个能干的B,皇帝管理B,而由B去管理那么多C,皇帝A岂不是就轻松了。所以,这个B就是宰相,宰相就是皇帝找来的一个帮助自己管理国家机构的人。

这个B不一定是一个,也有可能是多个,但是一定不会比C多,否则皇帝的工作量又大了。

在秦汉时期,B主要有一个,C有九个,即三公九卿。(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太尉管军队,御史大夫管纠察,只有丞相管理国家的实权,有宰相之实)。

到了唐朝,B变为了三个,C则变为了六个,即三省六部,这主要是历代皇帝看宰相的权力太大,而分了他的权力。

A皇帝;B三省长官;C六部

而到了明朝,朱元璋则直接废掉了B,由自己直接对接C,这样的结果就是皇帝的工作量大大的增加,皇帝勤快还好,要是不勤快就会被巨大的工作量所压垮,明朝后期很多皇帝不上朝就是这个道理。

A皇帝;C六部

综上,宰相就是介于皇帝与基层国家机构之间媒介,是帮助皇帝管理国家机构的人,也是国家机构对接皇帝的代言人。

03气人的宰相

本文的标题便为气人的宰相,宰相为什么很气人呢?

这主要在于宰相拥有了太大的权力,大到让皇帝感到不舒服。

我们先来看一下,在汉朝也就是宰相制度之初的皇权与相权。

皇帝与宰相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秘书处”。

皇帝的秘书处是“六尚”即: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尚书。

“尚”字的意思是掌管,所以这“六尚”分别是掌管皇家衣服、掌管皇家饮食、掌管皇家服饰、掌管皇家宴席、掌管皇家洗浴、掌管皇家文书的官职。

看这六大部门,除了尚书有点作用外,其余的在政治上都没有什么作用。

我们在来看宰相的秘书处十三曹:即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词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黄阁,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将其做成一个表格,如下:

十三曹职能划分

可见,十三曹所管理的事物都是国家重中之重。

若不论皇帝与宰相的从属关系,宰相的实权是要大于皇帝的,也因此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点对宰相不放心,比如刘邦。

刘邦对宰相萧何产生过两次怀疑:

1.第一次是在刘邦与项羽荥阳对峙时,刘邦不放心后方的萧何,于是专门派遣使者回去试探萧何,给萧何增加食邑卫队,看萧何的态度

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史记·萧相国世家》

2.第二次是在刘邦平英布叛乱之时,刘邦不放心萧何,多次派人专门回去慰问萧何。

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史记·萧相国世家》

刘邦与萧何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在刘邦未起事的时候,二人就是好友,刘邦起事后,刘邦一路追随,尽心尽力,刘邦为何还会怀疑萧何呢?是二人关系不够好吗?

答案当然都不是,只是因为萧何手中的相权太大,令刘邦感受到了威胁。可见,皇权、相权之间是充斥着矛盾的。

在皇帝眼中天下是自己的,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管,而宰相却什么事情都要插一手,皇帝逐渐的忽视了宰相的积极作用,帮助自己打理自己打理不过来的政务,而只能看见宰相分自己的权力,对自己形成掣肘。

所以,皇帝感觉宰相烦人,皇帝要打压宰相,要欺负宰相。

04皇帝欺负宰相的历程

皇帝欺负宰相的方式在历史上主要体现出三种:

1.罢免杀头

这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皇帝不喜欢这个宰相,那么我不用你换人,或者直接杀掉你。

以这个方式欺负宰相最狠的人是汉武帝,汉武帝一生任用过十三位宰相,下面我们列举几位:

  • 建陵侯卫绾:

因当初汉景帝病重时,牢狱之灾很很多被冤枉的百姓,卫绾没能给他们申冤,算是失职,被汉武帝罢免。

  • 魏其侯窦婴

受灌夫影响入狱,又因“伪造诏书”被杀。

诏书独臧婴家,婴家丞封。乃劾婴矫先帝诏害,罪当弃市。——《汉书》

  • 乐安侯李蔡

李蔡因私自侵占汉景帝陵园前一块空地被问罪,后不甘受辱自杀。

汉武帝的十三个宰相下场和以上三人都有些类似,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可见遇到汉武帝这样强势的君主,一般宰相的下场都不是很好,不是被罢免就是被杀。

汉武大帝刘彻

汉武帝为什么要这样欺负宰相,因为对于汉武帝来说,这些宰相手里的权力太大了,对自己形成了制约,碍手碍脚,妨碍自己干大事业。

2.削弱宰相

宰相为什么烦人?因为他权力太大,那么我就削弱他的权力,让他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岂不是就好了,于是皇帝欺负宰相的第二个手段诞生了,即削弱宰相。

汉朝以后,一般削弱宰相的手段就是多提拔几个“宰相”或提拔几个“权衡”对宰相进行制约,分宰相的权,本来属于一个人的权力,现在有几个人共同持有,这样宰相的权力不就是变的小了吗!

到唐朝则产生了具体的制度——三省六部

皇帝将宰相一分为三,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管理发布命令,即皇帝的“旨意”都要中书省草拟并下发;门下省管审核,看这道命令是否有问题,若有问题门下省有驳回的权力;尚书省则管执行,直接对接六部。

如此一来,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被大大的削弱。

3.废除宰相

若说欺负宰相欺负最狠的皇帝还是朱元璋,老朱直接废除了宰相,从此以后天下在无宰相。

朱元璋觉得宰相虽然被分了权,但是权力还是很大,影响自己的权力。于是,朱元璋决定废除宰相,自己承担起宰相的职责,即由自己直接对接政府机构。

朱元璋为了废除宰相制度还是下了一番心思的,他首先令胡惟庸担任宰相,自己有意对其放纵,让其犯错。

朱元璋与胡惟庸

终于,在胡惟庸所犯过错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后——“谋反了”。老朱出手了,一举把胡惟庸打到,并昭告天下说道:“通过胡惟庸可见,宰相制度并不好,废除宰相制度”。

从此天下再无宰相

05结语

  • 大趋势

从趋势上看:先秦时期到秦朝,由于社会制度的变革,导致宰相的权力曾指数上升,而物极必反,宰相的权力达到顶峰之后必然要走下坡路,呈下降趋势。

宰相权力趋势图

  • 权力矛盾

从权力的分配上看:君权与相权一直处于对立关系,君与相之间存在不可调节的矛盾,而由于法律地位上君是高于相的,所以相斗不过君,自然要被挨欺负。

  • 宰相职责

从宰相职责上看:宰相上对君主,下安黎民,宰相的职责之一便是服务于君,这点由宰相曾经是“皇帝”的私人管家可以看出。所以,皇帝欺负宰相也就不足为怪了。

喜欢作者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呦!

  • 参考资料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0)

相关推荐

  • 子玉说007|秦汉官职之丞相

    文 / 子玉 影视剧.文学作品,丞相是我们经常能够接触到的一个官职名称.丞相,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总之,权利很大. 丞相的具体职责是什么?丞相在朝中的地位几何?丞相是一人独任还是几人共 ...

  • “宰相”和“丞相”,有何区别?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别再弄混淆了

    有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讲述的是乾隆年间的宰相刘墉的故事.刘墉作为乾隆三大肱骨干将之一,素有"浓墨宰相"的美誉.历史上,像刘墉一样清正廉洁的宰相数不胜数,如房玄龄.李斯 ...

  • 古代太后掌权,皇帝如何才能拿回权力

                     上千年的历史,也就出了武则天一个女皇帝,其他都是男皇帝.当然,古时候男女地位的确不平等,不过有些女性手上的权力会压皇帝一头,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太后掌权时期.或是因为皇 ...

  • 萧何怎么死的

    萧何是病逝的,汉惠帝二年,因过度操劳,积劳成疾,卧病不起,随后去世.萧何是西汉的开国功臣,萧何在早年入仕秦朝,后辅佐刘邦起义,楚汉之争时,为汉军巩固了后方,对刘邦战胜项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西汉建立后 ...

  • 浅谈王阳明的书法艺术:书如其人

    王阳明 客座私祝册页(局部) 44×36cm 1527年 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藏 明代书法,崇尚帖学,往往类多行草.卓越者能上追晋唐,尤擅简牍之美,几越唐宋.早期声名最著者,当推三宋(宋克.宋璲.宋广 ...

  • 浅谈顺治皇帝在位时,发行的通宝版式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爱新觉罗·福临至北京.为稳定流通铸币混乱的局面,一方面有选择地继续沿用明代旧钱,另一方在北京设中央钱局开铸"顺治通宝"钱.新钱每文重量定为一钱与明钱兑换. ...

  • 从分封到郡县:浅谈古代中国行政制度演变的必然性!

    文|历史时刻录 图|来源于网络 西汉初期:分封.郡县两制度并存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扫六合一统天下,设三十六郡,改分封为郡县,自此郡县制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分封制为何要被郡县制所替代?分封制有那些 ...

  • 浅谈精、气、神三宝

    浅谈精.气.神三宝.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这早已成了人尽皆知的口头谚语.当然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这种说法未免有些不够全面,不过精.气.神作为人身之三宝还是不容否认 ...

  • 这个皇帝不好当:浅谈靖难之后,朱棣稳固皇位的一系列措施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唯一一位造反成功的藩王,朱棣在靖难之役后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因为从他早年的经历来看,他必深知皇权政治之下的残忍性,可谓稍有不慎便可前功尽弃. 所以,朱棣在登上皇位之下,其当务之 ...

  • 浅谈几种补气养血方剂的应用(临床交流)

    [关键词] 补气: 养血: 中药学 [中图分类号] R9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090-01 中药学将补益正气,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 ...

  • 【祖传四柱八字】浅谈八字中的“气”与“势”!

    引导语:滴天髓云:五阳皆阳丙为最,五阴皆阴癸为至.五阳从气不从势,五阴从势无情义!那么何谓气?何谓势?又该如何理解从气不从势与从势无情义呢?阅读本文,将会对八字命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每个八字都有一种 ...

  • 浅谈气的奥妙

    一切万物都是生与气,死归于气,死亡不过是形的消散,而气不生不灭,来源于天地归于天地.万物的形体都气的凝聚而产生外在我们所看到现象,现象就是当下先呈现出一个"象"透过眼睛反射大脑分析 ...

  •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赏析与临摹及篆籀气浅谈

    颜真卿,字清臣,山东临沂人.其书出自家学,又学褚遂良.张旭,一变古法,自成一格.世称"颜体",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