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文学-专栏】 刚好遇见你 / 文:唐艳丽
☀愿与您携手建设教师朋友的最温馨家园!欢迎赐稿!本刊栏目:教师文学|一代中师生|儿童文学|亲子教育
认识他,还是在他的课堂实录中。记得那是一次公开课,我讲的是《只有一个地球》,在自己设计教学流程过程中,为了取大家之长,融入并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我搜集并汲取王崧舟老师的一些新理念。也便从此熟识了王崧舟老师,尽管基于网络,还是有所了解,并长期关注他的动态。佩服他长期醉心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实践,并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假期伊始,走近书店,我一路寻找他的书籍,首先锁定了这本《语文的生命意蕴》。
就书的封面而言,无不感到诗意浓浓。整个封面两个色调,一半是浅灰,一半是淡蓝。干净典雅。在主题的正下方,嵌一朵象牙白色的无名小花,似杜鹃,又如牡丹,不管她是哪一类,哪一朵,素雅纯洁是显而易见的。叶不多,只有一片,浓绿。在下半面的浅蓝底色上,有一只鸣叫的鸟儿。栖息于与其体貌相称的枝干上,昂头,似有所期待。醉于表象,源于诗意。
选购完毕,收银台前匆匆结了账,把书轻轻地放到书袋里。唯有这一本,爱不释手。如饥似渴般的品读着,书中的好多东西解了我平日里思而不得的很多“困惑”,我忍不住再一次感慨:与你相见晚矣!谈及原因,这本书不是纯纯的教育教学理论。而是结合自己的课堂,有根有据,举例说明,存在的问题和成功之处。例如,书中第四辑,写到了“追求语用学习的意蕴”,乍一看这个标题,我并没有看懂在说什么。但当写到有位教师把人教五下的课文《儿童诗两首》用15分钟就讲完了,我才略有所知作者想说什么了。读到这,我小有激动,有种要把“犹抱琵琶半遮面”里的遮面纱扯掉的快感,但内心深处,又有一点失落,为什么当初我的课堂中没有想到呢?从这开始,王崧舟老师开始“发现”,发现:这些诗的主题高度一致;结构也是一样的;平日里自己苦思不得其解的东西,此刻顿悟。
更令我眼前一亮的是,王老师能根据课堂实际,条理清晰地介绍他对此问题思考的前因后果、他的想法,他的解析,乃至他钻研出来的成套的体系,还有信手拈来的思考和对比,无不叫绝称赞。王老师举了《花钟》的例子来说明作者的行文节奏实在是绝妙!也给读者展示了知识点在设计时要在语境视野下,有层次、阶梯性呈现,既有技术分析,又有大局感。使孩子们对知识点有发现、有思考、有比较、有整体感,从而更深入地感知语言表达的美感。王老师讲到阅读的高贵。从文本出发,在仔细阅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情感和立意的各个角度(高度、深度、温度和广度)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后面还谈道,除了文本解读,文言文教学也是王老师最关注的内容。他从为什么要读经典开始讲,从文化的源头、经典文言的表达习惯、经典蕴含的艰深的文章美学到博远的宇宙哲理,鞭辟入里,使读者充分认识到经典的重要性。然后从古诗的诗性、意象和涵泳来分享古诗教学,更令我惊讶和激动的是,王老师在后面的篇章里分享了他设计的小学一到六年级的文言文教学计划。庆幸自己的遇见,只要学习永远不晚。
近一个星期的时间,我终于一字一句的看到了本书的末页,记得后封面有这样一段文字:“教育是人类灵魂的教育,具体到语文而言,其要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和技能,语文教育应指向人的生命本体,指向表现、创造、发展的言语人生、诗意人生”。我们应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语文教育的本真。倘若我们的语文照亮了学生的生命,也并将照亮自己的生命。这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十多年来对诗意语文的终极思考。 一段灼灼耀眼的文字,一种熠熠闪光的精神。照亮了我的世界,此刻脑海里闪出书中的观点、方法、思维的角度、思想的宽度和深度,既有志趣相投,得尺得寸之感,那般亲近着实;又有水中望月,扑朔迷离之感,那般生疏遥远。我对自己说,这份精神食粮我会细嚼慢咽,营养会点点吸收。
记得有这样一段文字:他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位特级教师,他坚信“人品、师品、学品、文品、课品”的统一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他所追求的是这样一种事业境界:在促进学生生命和谐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我生命的和谐发展,让师生在语文的大地上诗意栖居。这也是对王崧舟老师最中肯的评价吧。
掩卷沉思,我该以怎样的方式引领孩子走近诗意语文,何时与孩子们一起徜徉于自己诗意语文的天地间?唯有学习,唯有阅读。在阅读中和孩子们一同感受文字的意境,感受人文,有形有意的文字也将会陶冶我们的情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长此以往,这样的语文课终将滋养出崭新的生命。
作者简介
唐艳丽,女,小学语文教师。酷爱读书,喜欢写作,尤爱散文,用文字记录心路历程,书写人间美好。在《星河》《红山晚报》《赤峰教育报》上发表文章数篇。
本期编辑:江枫渔者 ;稿酬说明:请联系主编领取。具体参见本刊《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