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营养管理

老年人的营养管理

人到了40岁以后,机体形态和机能逐渐出现衰老现象,通常认为45~65岁为初老期,65岁以上为老年期。老年人,在身体形态和机能方面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机体组成成分中代谢不活跃的部分比重增加,比如65岁与20岁相比,体脂多出部分可达体重的10~20%;而细胞内水分却随年龄增长呈减少趋势,造成细胞内液量减少,并导致细胞数量减少,出现脏器萎缩。
②器官机能减退,尤其是消化吸收、代谢功能、排泄功能及循环功能减退,如不适当加以调整,将会进一步促进衰老过程的发展。
1、代谢功能降低
(1)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尤其是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合成与分解代谢失去平衡,引起细胞功能下降。
(2)基础代谢降低。老年人较中年人相比基础代谢大约降低15-20%,这与代谢速率减慢、代谢量减少有关。
2、消化系统功能减退
(1)老年人因牙周病、龋齿、牙齿的萎缩性变化,而出现牙齿脱落或明显的磨损,以致影响对食物的咀嚼和消化。
(2)舌乳头上的味蕾数目减少,使味觉和嗅觉降低,以致影响食欲。每个舌乳头含味蕾平均数,儿童为248个,75岁以上老人减少至30~40个,其中大部分人并出现味觉、嗅觉异常。
(3)粘膜萎缩、运动功能减退。年逾60岁者,其中50%可发生胃粘膜萎缩性变化,胃粘膜变薄、肌纤维萎缩,胃排空时间延长,消化道运动能力降低,尤其是肠蠕动减弱易导致消化不良及便秘。
(4)消化腺体萎缩,消化液分泌量减少,消化能力下降。口腔腺体萎缩使唾液分泌减少,唾液稀薄、淀粉酶含量降低;胃液量和胃酸度下降,胃蛋白酶不足,不仅影响食物消化,也是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之一;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分泌减少、活性下降,对食物消化能力明显减退。
(5)胰岛素分泌减少,对葡萄糖的耐量减退。肝细胞数目减少、纤维组织增多,故解毒能力和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致使血浆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相对增加,进而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导致组织液的生成及回流障碍,易出现浮肿。
3、神经组织功能的改变
(1)神经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脑重减轻。据估计脑细胞数自30岁以后呈减少趋势,60岁以上减少尤其显著,到75岁以上时可降至年青时的60%左右。
(2)脑血管硬化,脑血流阻力加大,氧及营养素的利用率下降,致使脑功能逐渐衰退并出现某些神经系统症状,如记忆力减退,健忘,失眠,甚至产生情绪变化及某些精神症状。
4、体成分改变
体内脂肪组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而脂肪以外的组织则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细胞数量下降,突出表现为肌肉组织的重量减少而出现肌肉萎缩,器官细胞数量减少致器官体积变小,功能下降。
(2)身体水分减少,主要为细胞内液减少,影响体温调节。
(3)骨组织矿物质和骨基质均减少,尤其是钙减少,致骨密度降低。
30~35岁时骨密度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至70岁时可降低20%~30%。妇女在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分泌不足骨质减少更甚,10年内骨密度可减少10%~15%,因此老年人易发生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及骨折。
5、心血管功能的改变
(1)心脏生理性老化主要表现在心肌萎缩,发生纤维样变化,使心肌硬化及心内膜硬化,导致心脏泵效率下降,使每分钟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脏冠状动脉的生理性和病理性硬化,使心肌本身血流减少,耗氧量下降,对心功能产生进一步影响,甚至出现心绞痛等心肌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
(2)血管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一系列变化。50岁以后血管壁生理性硬化渐趋明显,管壁弹性减退,而且许多老年人伴有血管壁脂质沉积,使血管壁弹性更趋下降、脆性增加。结果使老年人血管对血压的调节作用下降,血管外周阻力增大,使老年人血压常常升高;脏器组织中毛细血管的有效数量减少及阻力增大,使组织血流量减少,易发生组织器官的营养障碍;血管脆性增加,血流速度减慢,使老年人发生心血管意外的机会明显增加,如脑溢血、脑血栓等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年青人。
6、器官功能改变
(1)肝功能降低,肾功能降低。估计,70岁时,肝肾功能仅相当于30岁时的50~60%。
(2)胰腺分泌降低,使老人对糖代谢的调节能力下降。估计,65~75岁时,约40%老年人糖耐量下降。
(3)免疫功能下降,易患感染、肿瘤等疾病。(4)心率减慢,心搏输出量减少,血管逐渐硬化,高血压患病率升高。

中老年妇女的特殊生理改变

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多数处于绝经后8~12年之间。此期,机体老化,卵巢功能衰竭,主要的生理特征是雌激素水平低落,不足以维持第二性征,骨代谢异常,易发生骨质疏松及骨折。
1、围绝经期生理:(更年期)开始于4岁,历时10~20年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最明显的生理变化是卵巢萎缩,分泌性激素减少,血中雌激素水平下降,可使血脂、血糖异常,骨吸收增加引起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血管运动障碍可产生潮热、出汗等症状;神经精神障碍表现情绪不稳定、抑郁、烦躁、失眠等。
2、绝经后期生理:主要是骨吸收作用增强,骨量不断丢失,导致骨质疏松及骨折;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冠心病的发病率快速增加。

老年人的膳食管理

1、食物粗细搭配、松软、易于消化吸收
粗粮含丰富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钾、钙、植物化学物质等。老年人消化器官生理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咀嚼功能和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因此老年人选择食物要粗细搭配,食物的烹制宜松软易于消化吸收。老年人要注意食物的烹调方法,以蒸、煮、炖、炒为主,避免油腻、腌制、煎、炸、烤的食物。
2、合理安排饮食,提高生活质量
家庭和社会应从各方面保证其饮食质量、进餐环境和进食情绪,使其得到丰富的食物,保证其需要的各种营养素摄入充足,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减少疾病,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为了适应老年人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蛋白质利用率低的情况,应选用优质蛋白质。摄入的脂肪能量比应以20%为宜,并以植物油为主且不宜多用蔗糖。老年人随年龄增加,骨矿物质不断丢失,骨密度逐渐下降,女性绝经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骨质丢失更为严重;此外老年人钙吸收能力下降,如果膳食钙的摄入不足,就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故应注意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
3、重视预防营养不良和贫血
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经济情况的改变,可能使老年人摄取的食物量减少而导致营养不良。另外随着年龄增长而体力活动减少,并因牙齿、口腔问题和情绪不佳,可能致食欲减退,能量摄入降低,必需营养素摄入减少,而造成营养不良。60岁以上老年人低体重、贫血患病率也远高于中年人群。为了防止老年人贫血,应增加食物的摄入,贫血的老年人应注意适量增加瘦肉、禽、鱼、动物血和肝的摄入,可选用含铁的强化食物或适当的使用营养素补充剂。
4、多做户外活动,维持健康体重
老年人适当多做户外活动,在增加身体活动量、维持健康体重的同时,还可接受充足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合成,预防或推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锻炼前可做几分钟的准备活动,循序渐进,慢慢增加运动量,不要急于求成,活动的环境应选择在空气清新、场地宽敞、锻炼气氛好的场所进行。
5、每日各种营养需要量
能量需要随增龄递减。优质蛋白质的需要增加,脂肪摄入不宜过多,应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减少蔗糖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钙:800~1000mg 铁:12mg
硒:50微克 蛋白质:1.0~1.2g/kg
维生素C:100mg --

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①膳食中热量和各种营养素必须能满足人体生理和劳动的需要。即膳食中必须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且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数量平衡,食物应多样化。
②合理的饮食制度: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
③适当的烹调方法。要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且有良好的食品感官性状,能刺激食欲为原则。老年人的膳食宜嫩、软,容易消化,一般应限制油腻食物。
④食品必须卫生且无毒。
人体衰老是自然规律,但机体衰老过程出现的早晚以及表现程度受多种因素(遗传、饮食营养、心理、环境、经济条件等)的影响,其中合理的膳食营养管理则是重中之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