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肝复明散

作者:顔文强

作者简介

颜文强,1983年10月出生,四川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人,现为大理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学理工科、后学文科、再学中医科,注重文理交叉。先后师承闽南师范大学邓文金教授、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一级教授、院士待遇)詹石窗教授、新安医学“张一帖”第十五代传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教授。目前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荣获2017年度云南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参与国家“十三五”规划重大文化工程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3项。目前主要从事道医哲学、古中医药学、古天文历法等研究。

补肝复明散[1]:“蒺蔾(即“藜”)子,七月七日收,阴干,捣散,食后水服方寸匕。”[2]

本方出自《葛仙翁肘后备急方·卷六》。该方原名补肝散,这是根据肝开窍于目的理论命名。文中称“补肝散,治三十年失明”[3],足见其神效。更可贵的是,方中仅用一味药——蒺藜子,其机理需要仔细探究。蒺藜子,是草本植物蒺藜的干燥成熟果实,又称蒺藜、刺蒺藜、茨蒺藜、白蒺藜、土蒺藜、三角蒺藜、旁通、休羽、屈人、止行、拦路虎等,今以蒺藜为正名。《本草纲目》阐释其名内涵:“时珍曰:蒺,疾也;藜,利也;茨,刺也。其刺伤人,甚疾而利也。屈人、止行,皆因其伤人也。”[4]《本草乘雅半偈》也有基本相似的分析:“蒺,疾也;梨(藜),利也。其性宣行快便,故治积聚乳难诸证。”[5]可见蒺藜子带刺,容易伤人,其性通利。蒺藜作为药用的明确记载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蒺藜子,味苦,温。主恶血,破症结、积聚,喉痹,乳难。久服长肌肉,明目。”[6]蒺藜子多为野生,多生于荒丘、田间、路旁或河边草丛乃至屋前屋后,大部人视为杂草,农村小孩玩耍嬉戏时容易踩到扎伤,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陕西等地,诸地所产是为道地药材。

需要注意的是,古书中常有刺蒺藜与白蒺藜两种蒺藜子的记载,有些混乱。《神农本草经疏》载:“蒺藜有两种,一种同州沙苑白蒺藜,一种秦州刺蒺藜。”[7]二者性能有所同有所不同。清代医家陈士铎在其《本草新编》中分析说:“味甘、辛,气温、微寒,无毒。沙苑者为上,白蒺藜次之,种类各异,而明目去风则一。但白蒺藜善破症结,而沙苑蒺藜则不能也。沙苑蒺藜善止遗精溃溺,治白带喉痹,消阴汗,而白蒺藜则不能也。……沙苑蒺藜补肝肾而明目,乃补虚火之目,而不可补实邪之目也,补实邪之目,则目转不明,而羞明生瘴之病来矣;白蒺藜补肝肾而明目,乃泻实邪之目,而又可补虚火之目也,补虚火之目,则目更光明,泻实邪之目则目更清爽。”[8]仔细对比二者的功效,可知陈士铎所指的“沙苑蒺藜”即是今天中药学名所说的沙苑子,“白蒺藜”才是刺蒺藜。其中,沙苑子个体比刺蒺藜小,成圆形无刺,故侧重于收敛潜藏而培补后天肾精以明目;刺蒺藜个体大,带刺,以通为主。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本方中所用的蒺藜子应指的是刺蒺藜。关于其功效,《本草蒙筌》也曰:“味苦、辛,气温、微寒。无毒。……破妇人症结积聚,止男子遗溺泄精。……疗双目赤疼,翳生不已;治遍身白癜,瘙痒难当。除喉痹头疮,消痔瘘阴汗。久服堪断谷食,轻身明目长生。”[9]也即是说,刺蒺藜味辛、苦而性温,故有升散之力通于肝气除瘀排浊以明目。《本草乘雅半偈》阐释刺蒺藜的通瘀明目之理:“刺蒺藜,成熟于秋,而外刺坚劲,得金之坚固气,为肝之用药明矣。然肝虽有藏血之体,而血非可留之物。留则不虚灵而污恶,斯致疾矣。……蒺之言疾,(蒺)藜之言利。不唯具从革之金用,亦秉炎上之火用矣。何也?锐利者金之用,迅疾者火之用。故兼火之气与味,金之色与形,为七方之奇之急,十剂之通之宣也。”[10]这就指出刺蒺藜果实是秋季采收且颜色灰白,故禀赋秋天肃降清凉之气;同时其形体带刺、有冲劲,故又可入肺气,以金气驱除肝气之瘀血,从而使得以轻灵为用的眼睛得以清明视物。由于刺蒺藜是植物的果实种子,故其也尚含有生发之精气,故对于肝肾的后天精血部分略有补益。这样以通为主、以补为辅,通中带补,吐故以纳新,使得肝气条畅柔润温升,肝血充足循行有序,目通气于肝,受血而能视,则失明之症得以痊愈。

“失明”主要是因为连于眼睛的气脉、血脉不通和血气不足之故,刺蒺藜紧扣“通补”二字病机,以通为上、以补为次,可谓是一味难得的好药。临床上,以刺蒺藜煮水洗眼睛也有明目止痒、活血祛风之效。当然,刺蒺藜通利之性胜过补益之性,故临证时亦需要配合其他药物因时因地斟酌配方为妥。方中提到刺蒺藜采收时间“七月七日”,即指农历七月初七日,为秋季果实饱满成熟之时。那是否一定要在七月七日?最好是,因为“二七”为天地火气的生成之数,七月七日采收的刺蒺藜禀赋的天地火气会稍足一些,这样其发散通利之性也会强一些。当然,也不是说一定要在七月七日采收,只要于秋季时摘收比较饱满的果实也可。“阴干”是指放于阴凉处让其自然风干,目的是为了避免太阳直射造成药气的散失。“方寸匕”即约1克草木药末。全方的完整表述和药气运行图如下:

于农历七月初七日采收刺蒺藜,阴干,捣碎研末,每次饭后用温开水调服约1克左右。


[1] 本方原名“补肝散”,为更明确主题,笔者加上“复明”二字,定位“补肝复明散”。

[2]《葛仙翁肘后备急方》,《道藏》第33册,第81页。

[3]《葛仙翁肘后备急方》,《道藏》第33册,第81页。

[4](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658页。

[5](明)卢之颐著,张永鹏校注:《本草乘雅半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年,第51页。

[6](清)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神农本草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71页。

[7](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162页。

[8](清)陈士铎著:《本草新编》,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第60页。

[9](明)陈嘉谟撰,张印生、韩学杰、赵慧玲校注:《本草蒙筌》,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60页。

[10](明)卢之颐著,张永鹏校注:《本草乘雅半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年,第51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