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学文研】《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张载道出了一句更为传奇的话

​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

这句话在原著中是这样出现的。
《孟子·公孙丑上》:"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自我反省,如果没有道理,哪怕是黎民百姓,我能不怕吗?相反,如果自我反省之后能够理直气壮,无愧于良心道理,即使是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决不退缩!
大将军横刀立马,独自一人面对敌军的千军万马,这是何等让人快意的精神气节!
真理所在之地,即使有千军万马的人来阻拦,我也要勇往直前。

而文人儒学也有一段类似的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天地立心
天地本没有心,你要为之立。就决定了你自身的高度。预先为自己准备一个目标。
你做的事的多寡,决定了你给天地所立的心的高度。

为生民立命
生民是无法依靠自己存活下去的,如果没有合适的干预,人类只会陷入混乱。
天地是混沌的,但生命是有方向的。我们也应该主动积极地去干预。这里寓含了一个假设,即所谓"立命"。为往圣继绝学。所谓绝学,并不是说儒家先贤的思想失传了,孔孟荀董等人的经典原文都在但都失去了活力,无法满足时代的精神兴趣和需要了。
此时的绝学需要创新,要顺应当时时代精神的需要。时代是会发展的,古代的经典已经无法解决新时代的问题了,必须要有新的解释和发挥才能使得儒学与时俱进。
而张载要做的,就是对儒家思想进行新的解释和发挥,从而令其重新充满活力。

为万世开太平
追求永恒,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在儒学和历史中,没有时间的长度,就不成文明。
"给时间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时间"——《三体》
个人的经验是有限的,个人的解释能力也是有限的,而历史能提供最适合自己的观点和知识,这就是历史存在的真正意义。

张载生平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宋凤翔府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理学支脉"关学"的创始人,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
张载原籍在大梁(今河南开封)。
祖父张复在宋真宗时任给事中,集贤院学士等职,后赠司空。
父亲张迪于真宗初携妻陆氏上任于陕西长安。
天禧四年(1020)生张载。天圣元年(1023)年任涪州(今四川涪陵县)知州。后赠尚书督官郎中,祖父和父亲都是中小官吏。
张载父亲后来因病故去,准备回葬于老家开封。
十五岁的张载和五岁的张戬与母亲,护送父柩越巴山,但后来因为发生战乱,资金不足。无力返回故里开封,只好将父安葬于横渠南大振谷迷狐岭上,全家也就定居于此。
以后张载就生活于此,人称他为横渠先生。
张载是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之一)。
嘉佑进士,历授崇文院校书、知太常礼院。提出"太虚即气"的学说,肯定"气"是充塞宇宙的实体。
著作有《正蒙》、《经学理窟》、《易说》,后被编入《张子全书》中。
他还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关学的创始人,理学的奠基者之一。
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以后的思想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他的著作一直被明清两代政府视为哲学的代表之一,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

张载思想

张载提出了"太虚即气"的学说。认为实存的世界是由两种基本的存有形态构成的:一是太虚,一是气。
太虚不意味着不存在。
张载说道: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无形的太虚不是宇宙演化的起点。不是先有太虚的阶段,再产生出气和万物来。天地间永远有相互独立、同时并存又相互作用的太虚和气。

同时他的万古名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便是文人风骨。
以此为志,百折不挠,矢志不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