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一民:《运岸老民》之一

  

邓一民:《运岸老民》之一

编者按:2020年7月9日,在京沧情综合群中浏览信息,被邓一民先生所发《运岸老民》的文章所吸引,点开链接仅阅读数行就决定此文必须在诗眼看世界上刊发,好文章当与大家共分享。随后与邓一民先生建立微信联系。征得邓先生同时,从今天开始他的系列文章《运岸老民》将在诗眼看世界上连续刊发。此系列文章是邓一民先生缅怀他先父邓田夫老先生的,邓老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一生执着于书画诗医武诸艺,令人钦佩,为沧州名家也!
(图文来源于铁哥美篇)
作者:邓一民,现居北京,1954年出生于河北沧州,退休前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供职。

运岸老民(一)

邓一民

运河从千古流到今天,很长,很长,长得足以让人们忘记历史……。

父亲从出生到离世,居家住在运河边,行走不离运河堤,吃些运河水,是为运河人。如同堤岸上的槐树根,吮吸着运河营养,枝叶望着运河水落水涨,枝枝叉叉充满运河情。

父亲有个习惯,晨起习武来回要在运河两岸走走,黄昏降临要到运河岸站站。

五、六十年代,我家住在新华桥北建华街距运河东岸不到三十米的一个小院里。三间半土坯房(那个年代砖房都稀罕)最东侧的大半间屋是父亲的卧室兼画室。屋内终日不见阳光,低矮阴暗,墙皮脱落,墙面凹凸不平。小院东西狭长,南北不宽,两扇破旧木栅门常掩,一棵老枣树枝条在风中颤栗着伸出院外。

七十年代,家搬到了水月寺西侧民政局家属院,我们住上了砖房,父亲也有了一间比原旧居大一些的卧室兼画室。房间依旧逼仄,简陋的画板、画箱、书架是主角,单人床、煤炉子把房间塞得满当而凌乱。人在屋里走动,一不小心,不是碰掉了这,就是挂掉了那。父亲在这间小屋里住了将近三十年。人去后失修,墙皮脱落,书案蒙尘,角落挂着蜘蛛网,空气中依旧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墨味,狭窄局促的空间却因曾经的主人凭添了境界和气韵,有了精神和风骨。

新家还是没有离开运河,距河岸距离不到百米。我在小院种了一棵苹果树,没几年树干就碗口粗了。春天,满树的白花盛开,蜂子飞来飞去在花蕊间起落着忙碌。盛夏繁茂葱茏,为父亲的画室遮荫庇凉。入秋自然是果实累累。紧挨画室南窗,一颗自然落籽长成的椿树,葳蕤中透着野性的力量。冬日叶落,正午时分,一缕阳光的脚步跨过横斜穿插的桠桠叉叉走进小屋做客,成为陋室的唯一奢侈。

小院简陋,是闹市中偏僻的一隅,“运岸老民”的父亲在这里安然迎送着每一段或寂寥或热闹的时光,用几支秃笔,一砚宿墨,数张糙宣无休止的写写画画,抚慰着常常是躁动不安的世界。

  作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