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神 游 黄 冈
——给黄冈文联的一封信
郑熙亭
春节期间,郭法曾同志转来贵处程王二家电视剧本《苏东坡》,读过之后非常高兴。目前历史题材的电视剧铺天盖地,一个武则天,一个慈禧,一 个庄妃,都炒熟、炒糊了,观众已觉毫无味道了。而宋代灿如星斗的文化、 政治名人,总不露面,真是天大的憾事。这一下可好,《苏东坡》来了。
黄冈是苏东坡得名之地。东坡事业起钱塘,成于黄州。黄冈人最有资格写苏东坡,或者说只有黄冈人才能把苏东坡写好。我虽不是黄冈人,也没有到过黄冈。但我从苏东坡的诗集、文集中早已熟悉了黄冈,熟悉了李委笛、 元修菜、蜜酒香、桃花茶,赤壁矶下过生日,还有他那“日日出东门”的 脚步声。从而对黄冈心仪已久。几次去湖北,到过一些地方,而没有到黄冈去,以后也不想去。因为黄冈东坡是我的一个梦境,这梦境是一种朦胧美、 意态美。我怕一见实况,会把这种美给打破了。《苏东坡》这个本子,写了许多关于苏轼的故事和传说,也描绘了他的形像,但份量不够。苏轼已经作古九百年,我们还在给他编剧、作传、写文章,这本身就说明了他的社会历史价值。他的诗集、文集至今为人们所喜爱,读他的诗文,是一种享受,甚至如同和知音对话,切磋交流而受益非浅。这又说明了他作品的思想情感与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是相通的,是有关 联的。就以黄冈为例,皇帝把他贬谪到这里来,本是一种惩罚,而他却忘乎所以地整理旧学、开荒种麦,干劲十足,自我感觉良好: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 夜东风春雨足,鸟雀喜,报新晴。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 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寄余龄。苏轼这一首《江城子》,以陶渊明自况,遭罪受罚,无愧、无悔,这便是他的态度。生活产生诗,但生活并不像诗那么美妙,而是很现实、很严酷 的:“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先生年来 穷到骨,问人求米何能得?”也许真的是“诗人例愁苦,人穷诗乃工”吧, 东坡的诗,确是在黄州的五年达到了最高境界。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就有这个本领,以达观对逆境,自我解脱,随遇而安。就凭有这一等的胸襟,自然不会穷愁、潦倒。他拾瓦砾,铲荆棘,引溪淘井,植桑枣,种稻麦,劳作田垄间,“蚱蜢如风雨”,把一段荒坡开垦成园田。农闲时,他带着儿子登上赤壁矶头,与乡间友人泛舟赤壁之下,感悟大江的脾性,饱揽明月清风,与前辈哲人作着精神上的交流。“诗人贯作水曹郎”,他的官是愈做愈小了, 他的学识可是愈来愈大了,终于,千古绝唱的“大江东去……”就在这贬谪之地诞生了。惩罚贬谪,歪打正着,反而成就了一位文化巨匠。东坡一生,官做到翰林学士,并不算多么显贵,安定生活不足十年,而今,他身后九百年,生命却永葆青春。正好应了一位现代诗人的话:“有的 人死了,他还活着。”但愿《苏东坡》剧本,能够揭示出这其中的内涵来。
郑熙亭:河北沧州人,原沧州行政公署专员,河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6年开始发表诗歌、小说。主要著作有长篇历史小说《汴京梦断》(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东游寻梦—苏轼传》(东方出版社出版)、《大宋河山》(海南出版社出版),2010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三卷本《熙亭文存》。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投稿微信:18232790185国学守望者 (手机同号)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