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私家园林经典案例赏析——拙政园

拙政园在苏州娄门内之东北街,始建于明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致仕回乡,占用城东北原大弘寺所在的块多沼泽的空地营建此园,历时五载落成。王死后,园林屡易其主。后来分为西、中、东三部分,或兴或废又迭经改建。太平天国占据苏州期间,西部和中部作为忠王李秀成府邸的后花园,东部的“归田园居”则已荒废。光绪年间,西部归张履泰为“补园”, 中部的拙政园归官署所有。

现在,全园仍包括三部分:西部的补园、中部的拙政园紧邻于各自邸宅之后,呈前宅后园的格局,东部重加修建为新园。全园总面积为4.1公顷,是一座大型宅园。

中部的拙政园是全园的主体和精华所在,它的主景区以大水池为中心。水面有聚有散,聚处以辽阔见长。散处则以曲折取胜。池的东西两端留有水口、伸出水尾,显示疏水若为无尽之意。池中垒土石构筑成东、西两个岛山,把水池分划为南北两个空间。西山较大,山顶建长 方形的“雪香云蔚亭”;东山较小,山后建六方形的“待霜亭”藏而不露,与前者成对比之烘托。岛山以土为主、石为辅,向阳的一面黄石 参差错落,背阴面则土坡苇丛,景色较多野趣。两山之间有溪谷,架小桥,山上遍植落叶树间以常绿树,岸边散植灌木藤蔓,此外还栽植柑橘、梅花。植物配置非常丰富,可谓花果树木俱全。太湖中的诸岛多有种植柑橘的,每当秋季一片澄黄翠绿之景十分引人注目,拙政园中部岛山之柑橘山花、丛林灌木,显然意在摹拟太湖诸岛之缩微,也与“待霜亭”之景题暗合。而大片梅花林则取意于苏州郊外的著名赏梅景点“香雪海”,并以“雪香云蔚”为享之名。 这岛山一带极富于苏州郊外的江南水乡气氛,为全园风景最胜处。西山的西南脚建六方形“荷风四面亭”,它的位置恰在水池中央。亭的西、南两侧各架曲桥一座,又把水池分为三个彼此通透的水域。西桥通往“柳荫曲路”、南桥衔接于“南轩”,为全园之交通枢纽。

原来的园门是邸宅备弄(火巷)的巷门,经长长的夹道,进人腰门,迎面一座小型黄石假山犹如屏障,免使园景一览无余。 山后小池一泓,渡桥过池或循廊绕池便转人豁然开朗的主景区,这就是造园的大小空间 转换、开合对比手法运用之一例。

越过小池往北为园中部的主体建筑物“远香堂' ,周围环境开阔。堂面阔三间,安装落地长窗,在堂内可观赏四面之景犹如长幅画卷。堂北临水为月台,闲立平台隔水眺望东西两山,小亭屹立,磊石玲珑,林木苍翠,最足赏心悦目。夏天荷蕖满池,清香远溢,故取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句之意,题名为“远香堂”。它与西山上的雪香云蔚亭隔水互成对景,构成园林中部的南北中轴线。

自平台西侧的“南轩”循曲廊往南折而西便是一湾水尾,此即水池在南轩处分出的一-支,向南延伸至风墙边。廊桥“小飞虹”横跨水上.过桥往南经方事“得真不”.又有水阁二间横架水面,名“小沦浪”。它与小飞虹南北呼位。配以周围的|事、廊构成个空间内聚的独 立幽静的水院。自小沧浪无栏北跳,在这段纵深约七八十米的水尾上,透过亭、廊、桥三个层次可以看到最北端的见山楼,益显景观之深远、层次之丰富。得真亭面北,前有除地栽植圆柏四株,成为亭前之主景。柏树经霜不凋,比拟人的坚强性格,故取左思《招隐》诗句“晴荷青葱间,竹柏得其真”之意而命亭之名。

小飞虹

由得真亭折北,有黄石假山一座。其西是清静的小庭院“玉兰堂”,院内主植玉兰花,配以修竹湖石。假山北面临水的为仿舟船形象的舫厅“香洲”,它的后舱二楼名“澄观楼”。香洲与南轩一纵一横隔水对望,此处池面较窄,故于舫厅内安装大玻璃镜一面,反映対岸景物,以便利用镜中虚景而获致深远效果.过玉兰堂往北即为位水池最西端的半亭“別有洞天”,它与水池最末端的小亭“梧竹幽居”遥相呼座成対景,形成了主景区的东西向的次袖线。梧竹幽居亭的四面均为月洞,在亭内透过这些月洞门可以收納不同的“框景。

见山楼位于水池之西北岸,三面临水。由西侧的爬山廊直达楼上,可遥望対寸岸的雪香云蔚亭、南轩、香洲一带依稀如画之景。爬山廊另一端连接于曲折的游廊,通往略有起伏的平地.上,形成两个彼此通透的、不规则的廊院空间,廊院中遍植埀柳故名“柳萌曲路”。往西穿辻半亭,便是西部的“补园。

在园的东南角上,有一处园中之园“枇杷园”,用云墙和假山障隔为相对独立的一 区 。苏州洞庭东、西山盛产枇杷,果实能人诗人画,园内栽植枇杷树,建“玲珑馆”和“春秋佳日亭”。北面的云墙上开月洞门作为园门,自月洞门南望,以春秋佳日亭为主题构成一景;回望,又以雪香云蔚亭为主题构成一幅绝妙的、 宛若小品册页的“框景”。

中部的拙政园,水体约占园面积的五分之三。水面广,故建筑物大多临水,藉水赏景,因水成景。水多则桥多,桥皆平桥,取其横线条能协调于平静的水面。靠北的主景区即是以大水面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一个开阔的山水环境,再利用山池、树木及少量的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互相穿插、处处沟通的空间层次,因而游人所领略到的景域范围仿佛比实际的要大一-些。主景区的建筑比较疏朗,意在稍事点缀、烘托山水花木的自然景观。整个环境虽由人作,自然生态的野趣却十分突出,尚保留着一些宋、明以来的平淡简远的遗风。靠南的若干次景区则多是建筑围合的内聚和较内聚的空间,建筑的密度比较大,提供园主人生活和园居活动的需要。它们都邻近邸宅,实际上是邸宅的延伸。很明显,园中部的建筑布局是采取“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的办法,以次景区的“密”来反衬主景区的“疏”;既保证了后者的宛若天的大自然情调,又解决了因园林建筑过多而带来的矛盾。

中部的批政园是典型的多景区、多空间复合的大型宅园, 团林空间丰多变、大小各异。有山水为主的开敞空间,有山水与建筑相间的半开敞空间,也有建筑围合的封闭空间。这些空间之间既有分隔又有联系,能够形成否定的序列组合,为游人选择不同的游览路线创造了条件。这些游览路线大都具备前奏、承转、高潮、过渡、收束等环节,表现大园之以“动观'为主,“定观”为辅的诗一般的组景韵律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空间组织上的开合变幻的趣味和小中见大的特色。

西部的补园亦以水池为中心,水面呈曲尺形,以散为主、聚为辅,理水的处理与中部截然不同。池中小岛的东南角正当景界比较开阔的转折部位,临水建扇面形小亭“与谁同坐轩”,取宋代文人苏轼“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的词意。此亭形象别致,具有很好的点景效果,同时也是园内最佳的观景场所。凭栏可环眺三面之景,并与其西北面岛山顶上的“浮翠阁”遥相呼应构成对景。

池东北的一段为狭长形的水面,西岸延绵一派自然景色的山石林木,东岸沿界墙构筑水上游廊水廊, 随势曲折起伏,体态轻盈仿佛飘然凌波。水廊北端连接于 “倒影楼'(又名“拜文揖沈楼'),作为狭长形水面的收束。它的前面的左侧以轻盈的水廊、右侧以自然果色作为供托配衬。倒影辉映于澄澈的水面,构成极为生动活泼的一景。水廊的南端为小亭“宜两亭,此亭建在假山之项、与倒影楼隔池相峙、互成对景,既可俯瞰西部园景,又能邻借中部之景,故名“宜两”。

宜两亭的西侧,便是西部的主体建筑物“鸳鸯厅”。此厅方形平面,四角各附耳室一间为昔日园主人于厅内举行演唱活动时仆人侍候之 用。厅的中间用隔南分隔为南、北两半。南半厅名“十八曼陀罗馆”,馆前的庭院内种植山茶花(曼陀罗花),庭院之南即为邸宅;北半厅名“三十六鸳鸯馆”,挑出于水池之上。由于此馆体形过于庞大,因而池面显得逼仄,难免造成尺度失调之弊。

馆之西,渡曲桥为临水的“ 留听阁”,当年此处水面遍植荷花,借唐代诗人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诗意而得名。由此北行登上岛山蹬道,可达山顶的“浮翠阁”。这是全园的最高点,但阁的体量亦嫌过大,多少影响了西部的园林尺度。自留听阁以南,水面狭长如盲肠,西岸又紧邻园墙,这是造园理水的难题,-般应予避免。匠师们在水面的南端建置小型的点景建筑“塔影楼”,与留听阁构成南北呼应的对景线,适当地弥补了水体本身的僵直呆板的缺陷,可谓绝处逢生之笔。

东部;

原为“归田园居”的废址,1959 年重建。根据城市居民休息、游览和文化活动的需要,开辟了大片草地,布置茶室、亭榭等建筑物。园林具有明快开朗的特色,但已非原来的面貌了。

园林特点

以水见长

据《王氏拙政园记》和《归园田居记》记载,园地“居多隙地,有积水亘其中,稍加浚治,环以林木”,“地可池则池之,取土于池,积而成高,可山则山之。池之上,山之间可屋则屋之。”充分反映出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和特色。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早期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仅“堂一、楼一、为亭六”而已,建筑数量很少,大大低于今日园林中的建筑密度。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这种布局虽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园的风范。

庭院错落

拙政园的园林建筑。早期多为单体,到晚清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表现在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园林建筑明显地增加。中部的建筑密度达到了16.3%。其次是建筑趋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变幻曲折。如小沧浪,从文征明拙政园图中可以看出,仅为水边小亭一座。而八旗奉直会馆时期,这里已是一组水院。由小飞虹、得真亭、志清意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轩亭廊桥依水围合而成,独具特色。水庭之东还有一组庭园,即枇杷园,由海棠春坞、听雨轩、嘉实亭三组院落组合而成,主要建筑为玲珑馆。在园林山水和住宅之间,穿插了这两组庭院,较好地解决了住宅与园林之间的过渡。同时,对山水景观而言,由于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主体空间显得更加疏朗、开阔。

这种园中园式的庭院空间的出现和变化,究其原因除了使用方面的理由外,恐怕与园林面积缩小有关。光绪年间的拙政园,仅剩下了1.2公顷园地。与苏州其他园林一样,占地较小,因而造园活动首要解决的课题是在不大的空间范围内,能够营造出自然山水的无限风光。这种园中园、多空间的庭院组合以及空间的分割渗透”、对比衬托;空间的隐显结合、虚实相间空间的蜿蜒曲折、藏露掩映;空间的欲放先收、欲扬先抑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间的局限,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从而取得丰富的园林景观。这种处理手法,在苏州园林中带有普遍意义,也是苏州园林共同的特征。

花木为胜

拙政园向以“林木绝胜”著称。数百年来一脉相承,沿袭不衰。早期王氏拙政园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观取自植物题材,如桃花片,“夹岸植桃,花时望若红霞”;竹涧,“夹涧美竹千挺”,“境特幽回”;瑶圃百本,花时灿若瑶华。”归田园居也是丛桂参差,垂柳拂地,“林木茂密,石藓然”。每至春日,山茶如火,玉兰如雪。杏花盛开,“遮映落霞迷涧壑”。夏日之荷。秋日之木芙蓉,如锦帐重叠。冬日老梅偃仰屈曲,独傲冰霜。有泛红轩、至梅亭、竹香廊、竹邮、紫藤坞、夺花漳涧等景观。

截至2014年,拙政园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观取胜的传统,荷花、山茶、杜鹃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仅中部二十三处景观,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为主景的景观。如远香堂、荷风四面亭的荷(“香远益清”,“荷风来四面”);倚玉轩、玲珑馆的竹(“倚楹碧玉万竿长”,“月光穿竹翠玲珑”);待霜亭的桔(“洞庭须待满林霜”);听雨轩的竹、荷、芭蕉(“听雨入秋竹”,“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玉兰堂的玉兰(“此生当如玉兰洁”);雪香云蔚亭的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听松风处的松(“风入寒松声自古”),以及海棠春坞的海棠,柳荫路曲的柳,枇杷园、嘉实亭的枇杷,得真亭的松、竹、柏等等。

好了,今天分享在这里,关注小编(KCL),收获更多。

(0)

相关推荐

  • 【景观笔记】艺圃——园林意境的典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文字部分部分引用了豆瓣文章:艺圃的三种时间尺度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我们的古典园林景观笔记终于写到了艺圃. 这可不是小蚂哥懒,要知道古典园林想要吃透,融会贯通再和大家分享出来, ...

  • 22考研|《中国古典园林史》重点园子汇总~

    艮岳 <中国古典园林史>P279-285 (1)这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而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 (2)它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技艺的 ...

  • 小园极则与造景典范:网师园

    周导讲园 许多研究传统园林的学者都有一种「抑清扬明」的倾向.他们认为清代园林过于繁复,为了承载更多的功能而增加建筑数量与体量,假山堆叠与室内外陈设也日趋复杂,失去了简洁疏朗的环境氛围,尤其是失去了唐宋 ...

  • 优秀的城市公园经典案例赏析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起源于美国,由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提出在城市兴建公园的伟大构想.1858年,他与沃克共同设计了纽约中央公园 ...

  • 【案例赏析】CEDIA 2020获奖案例:VILLA AFRICA

    2020 CEDIA Awards (EMEA) BEST INTEGRATED HOME LEVEL II HENRI 这是一个全面且执行良好的项目,Henri公司在系统设计上具有前瞻性,通过与一位 ...

  • 【干货】从三个经典案例看信托公司如何参与企业破产重整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平安信托全面启动"置放新机制,打造新模式",主动创新求变,深化转型发展,尤其是将特 ...

  • 经典文言文赏析 | 董遇论“三余”

    原文 董遇①,字季直,性质讷②而好学.兴平③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④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

  • 《楚辞》经典语录赏析(附释义)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 .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 ...

  • 经典文言文赏析 | 戎夷解衣

    原文 戎夷违①齐如②鲁,天大寒而后门,与弟子一人宿于郭③外. 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④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⑤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q ...

  • 向上管理的经典案例

    玄奘奉命到西天拜佛求经. 率4名徒弟历时14年,行程十万八千里,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我佛大乘真经,圆满地完成了这次取经任务.取经过程中,我们师徒4人严格按照佛祖指示,牢记职责使命,明确任务分工 ...

  • 经典案例 | 政府该如何服务企业?——把服务做成标准化模式

    关于深圳成功的奥秘,意见还是比较统一的,那就是较好地处理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那么深圳是怎么做到的?是服务,特别是政府对企业经营发展高效能的服务. 文 4655字|阅读约10分钟 作者 | 冯向阳 深圳 ...

  • 有哪些品牌转型的经典案例?

    运营的小事,用心听运营 品牌推广是企业业务增长的有力武器之一,根据市场实际情况,企业往往会进行品牌重塑,然而品牌的重塑却并非朝夕间可完成.在这里笔者想说说何为品牌重塑,重塑又是在哪些情况下进行的,之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