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学】张文进:故乡文化印象

作者简介
张文进:男,汉族,甘肃省镇原县人,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协会员,先后在《中国作家作品集》《散文百家》《散文选刊》《西部散文选刊》《青年文学家》《速读》《中国乡村》《趣读》《全国散文诗歌精品选》《中国老年作家》《作家世界》《大楚文学》《乡土文学》《大渡河》《世界汉语文学》《人民日报》《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甘肃农民报》《企业家日报》《民主协商报》《兰州日报》《西安晚报》《兰州晚报》《陇东报》等发表作品280多篇(首),2018年荣获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2018年获中国西部散文排行榜新税奖、2021年荣获《散文百家》第十三届征文评比大赛一等奖。
*欢迎聆听*
总编 | 晶莹 | 编辑 | 海之蓝
故乡文化印象
作者:张文进
我出生在“王符故里,人文镇原”的临泾镇,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文化底蕴雄厚。故乡有山有塬,二者有机融合,互为依存,这里黄土珍贵如宝。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砚,既是文房四宝之一,也是古代文人的标配。人们居住集中,村与村毗邻,户与户相连;世代人生不息,勤于劳作。这里也因地因人而得名。临泾乡地处王符故里,文化名人辈出不穷,《潜夫论》蜚声中外,北魏灵太后,治国清明,素有“文化之乡”之美称……时序更迭,光阴荏苒,在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标志之一。
黄土历经千万年积淀形成塬,风吹皱了沟壑和田野,日头晒黄了塬的皮肤,雨水滋润和孕育着植物的春华秋实,陇原以认真的姿态记录着塬上人最真实的生活。黄土以母爱般的无私情怀默默地把树木、村庄、田野和各种生命紧紧地连在一起,以宽广的胸怀收藏着塬上的历史和文化。春夏时节,桃花、杏花、油菜花、万寿菊花在田野或山坡上相继盛开绽放;书法、剪纸、刺绣等文化艺术相映成趣,家家挂字画,人人爱书法是故乡的真实写照。
故乡于我而言,其实并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蓝天白云下,四季分明,鸟鸣四季,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村民常年在庄稼地里精耕细作,务农是首要任务。村里的房屋是砖木的瓦房,墙体是用机砖砌成的,房顶用木头做梁,顶上撒上了红机瓦,一排排整洁的房屋有序地排列在天地间,下雨时雨水却能温顺地沿着房顶的红瓦流淌到地面上,宽阔的水泥路,两旁的松柏、槐树等树木静静地林立在公路两边。村民居住的门前是人行道,屋后是一往无际的田野。在我印象中,故乡还有潜夫墓,寇家庙、大槐树、石羊、十里墩、庙宇、崖窑、土堡子等历史性地标符号。每次回家路过这百年大槐树,我都浮想联翩,放眼看去,给人一种老态龙钟,饱经风霜的感觉。这是故乡给予我最珍贵的念想了。回忆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故乡还是一穷二白的样子,村民没吃没穿,用水下深沟,点灯用煤油灯,推磨靠人工,高高低低的土路与贫瘠的田野构成萧条冷落景象,村民房舍简陋,村民们衣衫褴褛,满脸疲惫,整个故乡是一个“村落萧条夜气生,侧身东望一伤情”的样子。听老人讲,故乡曾经是一个乱世村庄,我家门前对面山上有个土堡子,如今望去依稀可见,那是战乱时期,人们为了保全性命,将地势险要的地方用土夯筑起当作防护城,使土匪在城外无路可入。
故乡十里墩由来已久,也就是混乱年代,人们搭建的烽火台,用夯土板、芦蓬、红柳等加沙土垒砌而形成塔台,高者达10米,四方形土墩,发现敌人可在台顶点起火把,互相联防、防止外来者入侵。村民们经过了抗日战争、土地革命、大跃进、人民公社、合作化的道路,特别是故乡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政策的感召下,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农村由穷变富,由吃不饱穿不暖到逐步解决温饱,由土坯房到砖瓦房,有的盖起了小洋楼;电灯、手机、电视网络全覆盖,农民坐上小汽车出门十分方便快捷;大型超市、便利店、网购已成为普遍的购物方式,到目前致富奔小康,乡村环境整治初见成效,广场舞在音乐的旋律中响彻云霄,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追求精神文明建设初具规模。
临泾镇是当地有名的文化之乡,东汉时期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符就诞生在此地,并有著作《潜夫论》闻名于世,传承于今,最近在北京隆重召开了王符研究会,增强了人们对王符的爱戴和敬佩。所以要说对故乡的印象,我认为最具特色的还是文化底蕴深厚。故乡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根,他陪伴我度过漫漫的岁月,成为我人生中难以忘却的圣地。史载东汉武威太守李恂,每次回到家中不是带上银子.而是带上文学书籍和字画送给乡民成为最早的文化传播者。清末民初的张宸枢敦厚耿直、勤学好问,擅长书法,善于辞章;还有焦国理,焦澎生草书起笔如蛟龙腾渊,有力透纸背之功;张元山,蒋瑞清师承颜欧,丹青妙手,造诣颇深。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有名的书法家邓博五,蒋玉书等人,他们的书法在陇东也都颇有名气,2000年后出现了焦宏泽、贺小龙、包建新等知名书画家,书画成了故乡声名远播的一面旗帜,为繁荣当地文化增添了光彩。临泾刺绣、剪纸也十分广泛,8400户女能人飞针走线,在故乡传统文化发展壮大的历程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把故乡文化事业做大做强,2015年镇原知名企业家刘宝玉,利用本村的闲散地,投资兴建了王符碑廊文化中心,有书法石碑500余块,包括了“潜夫篇”,“道德篇”和“名人进生贡生乡贤篇”等部分。刘宝玉身居乡里,热爱故土,为弘扬本土文化作出了贡献,称得上是一代乡贤。始建于2016年的于右任书法研究所“焦宏泽书法馆”在临泾祁焦村落成,建有百米书法石碑,共计116块,有焦国理书法及焦氏和焦宏泽书法。该文化会馆是焦宏泽自筹资金,倾尽心血建立起来的,红瓦粉墙,古朴典雅,得到了广大书法爱好者前来观赏、学习,逐步成为书法培训交流创作和展览聚集地。这两座地标性的文化建筑,无疑是故乡文化延续的源泉和动力,必将为进一步凝聚乡村力量.推动乡村振兴起到积极作用。
时过境迁,如今故乡已脱贫奔小康,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各村办起了文化广场,安装上了路灯,一派安泰祥和景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人们辛勤劳作,在“王符故里,人文镇原”闪亮的名片上,书写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六刊精美颂,国粹九州弘。
赤县翔金凤,中华起巨龙!

温馨提示:总编微信JY1341918373888

诗文配图图片来自总编。

- 晶莹美刊旗下平台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