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瘀神失--桃红四物汤合交泰丸案--沈绍功

案①心络瘀阻    神失所舍

  步某,54岁,2001年11月30日初诊(小雪)。
  病史:胸闷,心前区隐痛2年,查心电图显示:S-T段V3~5下移005mm,经扩冠、止痛等西药对症治疗,效果不佳,故前来门诊就治。刻下症:胸闷胸痛,心悸易惊,劳累时更甚,入睡困难,夜眠梦多,大便溏薄,日行1~2次。
    检查:舌质黯红,边有瘀斑,苔薄黄,舌下脉络曲张,脉弦细。心率72~84次/分,心律不齐,偶有早搏,1~2次/分,心音低钝。生化检查:甘油三酯21mmol/L。
    辩证:心脉瘀阻,不通则痛,故胸闷,心前区隐痛;气血郁滞,心神失养,则心悸,入睡困难,夜眠梦多;母病及子,火运不及,脾失温煦,则大便稀薄;舌质黯红,边有瘀斑,系心血瘀阻之象。其病位在心脾。证属心脉瘀阻,心神失养。
    诊断:胸痹心痛。心络瘀阻,神失所舍证;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宁神。方用《医林改错》桃红四物汤合《韩氏医通》交泰丸加减。
  处方:
  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川芎10g,丹参30g,石韦10g,苏木10g,云苓10g,陈皮10g,黄连10g,肉桂3g,生地10g,当归10g,石菖蒲10g,郁金10g,全瓜萎30g,车前草30g,生山楂10g。
    结果: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7剂后,自觉胸闷胸痛及心悸失眠明显减轻,夜间偶有汗出,曾突发脑部缺血1次,自感脑部一片空白。大便质稀,舌质黯红,苔薄黄腻,脉沉细。瘀热减轻,痰浊乃显,上方加茵陈(后下)、生牡蛎、生苡仁、木香清热祛痰,引邪外出。连服1月后复诊。偶有心悸,早搏1次/分,腰盩耳鸣,入睡困难,食欲增加,大便转调,晨起眼睑浮肿,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脾运健旺,升清降浊之功正常,肾气不足之证出现,法随证变,改用杞菊地黄汤加减,投生地、黄精、杞果滋补肝肾;加生杜仲、桑寄生、川断阳中求阴;夜交藤、炒枣仁养血安神;葛根、桑白皮、云苓、车前草升清降浊。连服14剂,早搏消失,头晕已除,睡眠转佳,本周偶发心悸1次,双下肢发盩,舌质黯红,苔薄黄,脉沉细,为气虚之象,故加入生黄芪、当归、党参、丹参益气活血,苦参清热,增加抗心律失常之力。配服正心泰胶囊,每次4粒,每日2次。加减服用1年余,患者病情稳定,冬季时心绞痛偶有发作。查心电图大致正常,血脂恢复正常,嘱其将效方做成丸药常服,近3年来未曾发作,生活正常。
    按语:目前治疗冠心病多以活血化瘀为主,但沈师认为应用此法当中病即止,切忌使用时间过长,否则耗气伤正,疗效受限,得不偿失。况且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单纯瘀血证者很少,临证时往往几种病理因素兼杂。此案以瘀血证为主,夹有痰浊。治疗初期应以活血化瘀为主,但慎用破血之品,佐以祛痰利湿之药;瘀血证减轻时,’治法应以祛痰为主,痰瘀同治,给邪以出路。脾胃为生痰之源,方中应加入健运脾胃之药,如云苓、陈皮;桃仁、红花、丹参、葛根、苏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治心绞痛要药;但活血化瘀药久服必伤心气,适加益气宁心的生芪、当归、党参、枣仁防其伤正;石韦、苦参、葛根抗心律失常,药理作用研究发现可纠正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沈师认为加入这些药同辨证并不矛盾,但可提高临床疗效。生牡蛎、茵陈祛痰利湿;桑白皮泻肺利水,驱除痰之上源;全瓜蒌、车前草清热祛痰,通利二便,给邪以出路。因患者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夜寐梦多,故加生杜仲、桑寄生、交泰丸补火生土,交通心肾,引火归元;稳定期调补肾之阴阳,防其复发,并以丸药善后收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