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岁月是一纸薄凉
岁月是一纸薄凉
作者|随心漫步 编辑丨秋水美文
记忆,薄凉若水。坐在深秋的风里,想着那些悲悲喜喜的交替,数着那些散散落落的过往,心情,便一次次散落在深情的时光里。
“薄凉”二字,初识是在雪小婵的字里行间里看见的。单单一个薄字,就觉得干净通透,仔细咀啜,却久久不能缓过神来,于是便到处寻来她的书,细细品味。
“薄凉”,写下这个词,心里便倏地紧了一下。窗外晨光熹微,天气晴好,却有风卷而来的寒意。眼底似有雾,薄薄的一层,低下头来,犹见藏在岁月深处的曾经,朦胧依稀。
我想,如果薄凉有颜色,一定是国画里的冷色调,石青色。也一定像旧时男子所着的青布衫,在纷飞的战乱下,经历过颠沛流离,经历过与亲朋的分崩离析,于烽烟浮躁的尘世间,无奈地被染上的一层忧伤的色,一层薄凉的色。
第一次读到“薄凉”二字的时候,就觉得它不择光阴,不论季节,无视风雨。它要比冰凉柔和,要比清凉有文化,要比凉爽深邃。总之,感觉薄凉之中,既有薄雾一般的迷醉,又仿佛有清清的泉水流过,实在是一种通透美妙的感觉。
近来读了雪小禅的一些文章,也多次读到她文字中的“薄凉”二字。本来以为这两个字,用在秋风瑟瑟中似乎更为合适。忽然又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诗经》里的句子,念着也觉得薄凉了一些。
或许,骨子里,雪小禅就是个薄凉的女子。看似光芒动荡,却内敛,含而不露中透着微冷。或许,她也曾低眉到尘埃,是从薄薄人世中沧然地游历过的。于是才有那些薄姿、薄凉、薄幸,这一个又一个的薄,才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她的笔触之下,萦绕流泻。
又觉得,“薄凉”二字,多少与爱是分不开的。凉凉一个薄字,多少有些牵魂摄魄,恰如唱昆曲的旦角,美得那样令人惊异。而在那些昆曲里,男主角永远都是略有薄姿,最后,曲终人散,带着误会决裂,却又魂牵梦萦地落下一丝丝薄幸,柔柔的浸入心菲。
薄凉,应该也是一种姿态,是一种不奢不求的尘心。我想,没有人天性是薄凉的,总是在经历了山重水复,经历了人间冷暖寒凉,经历了万千沟壑,经历了百转千回后,才会有了那种从眼神到内心深处都弥散的薄凉气息。
在夜店里,看见一个抽烟女子,有点风尘的味道,又有些忧郁的样子。她不屑与前来献媚的男人搭讪,那种寂寞,不屑不理,很自我,很独立。可又,很薄凉,一定是受过伤的人。
可是,有些爱,偏偏在薄凉中也有微微的暖意。出身名门的赵四小姐,苦守36年,最终与张学良将军缔造了相濡以沫的爱情;小凤仙与蔡锷的薄凉姻缘,也是流芳百世的……
暮色也薄凉,源于垂垂老去的光阴,和那耋耄的夕阳黄昏。回眸遥望,人生这幕折子戏,还能上演几度新凉呢?那些姹紫嫣红的相逢,最终,也只是留下一个个风轻云淡的背影。
我是个怕冷的人,不太喜欢薄凉的东西。虽说薄凉会避了许多是是非非的纠纠缠缠,虽说薄凉有着一种让人惊叹的冷傲美,可薄凉的人总是孤寂的。我不喜欢孤寂,因此,在岁月轻寒中,我总是会等暖风熏来西子的钟声,把沧桑敲碎。
我的眼里,有时也会盛载一层薄薄的水雾,但是,我并不多虑。这薄,原与我并无甚干系,那只不过是属于一些偶尔的薄凉,如同深夜里的昙花,执意茕孑,将一纸薄凉错付夜色。
一季落花,终是飘进了秋的门扉,于时光的薄凉中,看一片落叶点缀了秋色。外边有了风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缠绵,似乎不会因为夜色停歇。一个人静静地呆在书房,一杯咖啡或是一杯红茶,就能让睡意离去。敲击着键盘,絮叨着一些繁琐,读着别人的精彩故事。当繁华散尽,当落寞袭来,当感动伴着温暖而至,我眼角居然有了泪。
时光带走许多东西,包括一些薄凉的岁月。那时,清风吹起,晃悠的青春里,笑容总是灿烂的。可时光终究已把这些带走,偶尔翻起才知往事就这样薄了,薄了,然后渐渐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