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戏 | 周华诚

我走到西溪北苑小区,远远听到锣鼓声,继而是一阵咿咿呀呀的戏腔,热闹极了。那戏台就搭在一片空地上,不远处是摩天大楼,幽蓝的玻璃幕墙直伸到云端。我没有想到,在这样的地方还会有戏班子。更没有想到,看戏的居然那么多。千把人吧,我估摸着数了数,千把人还不止——银发长者居多,坐在轮椅上的好几个;中年人也不少。还有一个送快递的小哥,把三轮车停在人群之外,他就坐在三轮车上看戏,仿佛入了迷。

戏班子叫百灵越剧团,管戏班子的女人叫美花。这天他们做的戏是《大闹开封府》,上午刚演了一场《游四门》,都是老戏,老戏特别受欢迎。美花在后台,一会儿跑去拿道具,一会儿操控电脑,调个灯光。台下观众的心都跟着剧情走,剧情里的薄情男人一亮相,下面就哄一声闹起来,喏喏喏,翻脸不认人了!看到包公黑着脸走出来,就说,这下好了,这下好了。

后台穿戴齐整妆容精致的演员,加上前台正演出的几位,一共有十几人,前台后台,来回穿梭;再加上坐在舞台右侧的乐琴班,以及十来个装满服装道具的铁皮箱——后台就满满当当,局促极了。在这局促当中,却还有一个摇篮,摇篮里睡了一个满岁的小宝。小宝娘在前台扮老旦,小宝爹在吹打班,拉得一手好扬琴。这咚咚锵锵、嚓嚓咣咣的鼓乐声里,娃儿睡得真香。还有一个女孩儿大概三四岁,是跟着戏班做电工的爷爷到处跑,这会儿在后台抱着别的女演员的腿,学着戏里的人披头巾。女演员还在候着场子,这会儿削好一个苹果,切下一片分给女孩儿吃。

我和美花就在这咚咚锵锵、嚓嚓咣咣的鼓乐声中聊天。戏班子是常山县的,美花是建德人。以前在学校读书时,喜欢上了越剧,并没有想到以后会拉扯着一个剧团四处跑。你别看一个戏班子,事情可真多。第一是担心有没有生意。戏有得做,钱有得挣,大家都是开心的。如果戏接得少,做得青黄不接,便心里愁闷。转场比较麻烦一些。搭台子的钢管、篷子,舞台的音响、灯光,那么多的戏服衣帽箱,还有要装满十四只铁皮箱的大屏幕,这林林总总的家什,去远一些的地方演出,要雇九米六的大车才能运走。去近边的村庄,就雇拖拉机,需要三台拖拉机才运得完。还有这么多演员——大家拼车,开上四五台的私家车,油费过路费,说好了大家平分。这样大动干戈,都希望到了一个地方,就能停下来多演几场,先把路费挣出来,再把辛苦费挣出来。

小生,老生,小旦,花旦,老旦,小丑,一个戏班子里,这些角儿都要配齐。戴胡子的老生要两三个,小姐丫鬟三四个,跑龙套四五个。要不然你把戏单递给人家——戏单上可是有两百多个戏哪,人家一点,你就暗暗叫苦:角儿不够用呀,那戏怎么演。美花自己也上台,吃这口饭,还是要听观众喝一声彩。观众说“这场戏做得好”,美花她们,就觉得多大的辛苦也值了,眼神里闪闪发亮。

下午三点四十分,一阵鼓乐过后,这场戏就结束了,舞台底下乒乒乓乓椅子响,大家都散去。演员们念叨着“下班下班”,从前台绕到帷幕背后来,卸妆的卸妆,换衣服的换衣服,有人衣衫都湿了。也有人妆都没卸,衣衫没换,就骑上电瓶车去远了,也不知道是去哪里。一时间,人走了,后台寂寞得很。美花说,下了班大家就自由喽,打牌的打牌,睡觉的睡觉,也有人负责做饭。演员们到得一处地方,先寻个大礼堂什么的宽敞地方,把帐篷扎下来。每天一早,美花自己上菜场采买。现在菜价贵,肉价更贵,二三百元,买不了啥菜。做饭也是演员自己来,这样就俭省一些。这么一个团的人,二三十张嘴,每天工资要五千六七,每天睁眼就要钱,也是不容易。

越剧团里,演员都是女人,小生老生也是女人扮演的。大家都没有正儿八经上过戏剧学校,最多是几个月的培训班,跟着老师学一学。演员的年龄结构,将将过得去,都在三十岁到五十岁之间,再年轻的,就没有了。演戏真是要靠悟性,直接找一个年轻人来,哪怕是学校里出来的,几个曲本她拿得起,但要说到没有曲谱的“路头戏”,那还真不行。到底,老演员到位一些。有的演员也肯练,台上演,台后也在苦练。也有演员做戏做倦了的,离开了姐妹们,出去开了棋牌店。做了棋牌店的老板娘后,空下来的时候,也怀念四处演戏的时光。喝了酒,一高兴起来,就在棋牌店里唱上一两段。

说话间,我瞥见一个年轻演员,衣服没换,妆也没卸,就坐在舞台边上划拉手机发消息。“是不是谈恋爱……”美花开着玩笑,对方抬起头来,只是笑笑,没有接话。她还沉浸在手机里没出来呢。这么一个剧团,最早只有十来个演员,慢慢地,有钱了添设备,有人了加人手。后来汪团长投资,拉起这么一个剧团,也的确不容易。美花说到的汪团长,也是常山人,演员们的工资都是汪团长负责,四处奔波招揽生意,也是汪团长。汪团长这个活儿不好干,被人尊重也有,两面受气也有,一般人做不好。至少也要能喝酒吧——美花这样说着,比如去找老板包几场戏,不喝酒,这合作是谈不下来的。我和美花聊着这么一些闲话,却对隐藏在幕后未曾谋面过的汪团长心生出一股敬意与好感。美花又说,汪团长这个人,做的是园林景观的生意,但是他又把他在园林景观方面挣的钱,花在了做戏上,算是个,戏班班主了。

我也奇怪,以前,只听说城里人送戏下乡,没有听说过乡下地方“送戏进城”的。说到这一点,美花就很自豪。她们这个戏班子,江西浙江到处跑,把戏做到各个地方去,大家都是很欢喜的。再过三四天,这个场子做完,美花他们就要回常山去演出了。此时夜幕降临,做戏的人从后台钻出来,走到世俗的炊烟里去。她的姐妹们,大概已经把晚饭做好了。

2020年11月2日

本文配图均由作者提供

(0)

相关推荐

  • 《乡戏》续

    在赣.闽.粤接壤的广袤地区居住着客家人,每逢农历的重大节日都要举行庆典活动,都会叫戏班子唱上几天戏,这民间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这些民间的戏班子常年活跃在乡村城镇,他们是闲散社会上的的演员和票友爱好者所 ...

  • 叶修德 | 看戏

    看 戏 文/叶修德 做戏人锣鼓敲得咚咚响,看戏的人脚底痒.以前,山里的社戏,也叫大戏.大村只有一年举行一次,而小村往往只能沾大村的光--看白戏.我家居住在一个穷山岙小村里,听大人讲,自祖宗迁居到此,就 ...

  • 他是亚洲第一美男,中国影史上最帅的皇帝,一生孤独传奇

    <演员请就位>最近火了,节目里的导师掐架和犀利点评,几乎都是围绕小鲜肉而起. 郭敬明把宝贵的S卡给了演技惊悚的小鲜肉,引发所有导师.选手以及观众的异议: 尔冬升一席毒辣的箴言把偶像出身的小 ...

  • 做戏

    文/陌柒柒 睁眼是戏,融入是戏,观望是戏,身不由己是戏,活着的人通通都在做戏. 何为戏?笑他人是戏,看他人是戏,入木三分皆为戏. 所谓戏,意见不同,观念不同,三观不同--意见相左的人碰撞,总会闹出戏来 ...

  • 社会 | 陆河人爱看黄梅戏不看正字西秦白字戏,值得戏剧界深思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客家春节风俗-"做戏" ·朱丽娟 "哈哈哈--"."好!好!好!"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称赞声此起彼伏,场上戏 ...

  • 做戏 | 周华诚|美花|戏班子|团长

    我走到西溪北苑小区,远远听到锣鼓声,继而是一阵咿咿呀呀的戏腔,热闹极了.那戏台就搭在一片空地上,不远处是摩天大楼,幽蓝的玻璃幕墙直伸到云端.我没有想到,在这样的地方还会有戏班子.更没有想到,看戏的居然 ...

  • 去闻一棵树 | 周华诚

    文/ 周华诚 去浙江省常山县,看一棵胡柚树. 这棵树就长在我家的门外,出了门大概二十几步的地方.有天清晨我打开家门,忽然闻到一阵香,我就知道那是胡柚树释放的信号.这棵胡柚树已生长了二三十年,看起来很老 ...

  • 山中月令 | 周华诚

    深秋时节,猕猴桃已采摘完毕,天很蓝,果园静谧. 去年冬天,我和老林坐在阳光下,听他聊猕猴桃的事情,就想学汪曾祺"葡萄月令"的写法,记下他的山中月令-- 一月落雪.山中寂寂. 雪花压 ...

  • 稻田守望者—--周华诚

    蓦一抬头,见一书店,透过书店的空调门帘,发现有几位嘉宾坐在书店T台中央. "莫非是新书发布会?"杭州真是一个神奇的城市,走着走着,就会有惊喜.对于喜欢读书的我来说,看见这样的活动就 ...

  • 每座村庄都珍贵 | 周华诚

    文/ 周华诚 到金源古村去的时候,我带了一本书--余华的<活着>.余华在序里写道:"我相信是时间创造了诞生和死亡,创造了幸福和痛苦,创造了平静和动荡,创造了记忆和感受,创造了理解 ...

  • 一碗草头慰乡情 | 周华诚

    文/ 周华诚 春天到南京.过了饭点,许多饭馆都已闭门打烊,好在终于在偏僻处寻得一间. 我一个人,口干舌燥,翻了半天菜谱,便想吃一点汤汤水水的东西,遂点了一个炒茄子,又点了一只百鲜锅.那只百鲜锅,分量很 ...

  • 花饮 | 周华诚

    文/ 周华诚 柚花开,香飘满园.想起我有一罐柚花白茶,遂取出品饮.此时不饮,更待何时.以花入馔,以花入窨,中国古人很是喜欢,以为风雅.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中列举了许多鲜花食谱,所用之花有 ...

  • 周华诚:吃货的吝啬

    在真正的吃货看来,没有什么食材是可以浪费的. 笋的文章我先后写过万把字了,但是总也写不完.就像年年挖笋,笋却总也挖不完一样.笋是当季的食材,过了季就变得稀少.比如我们山里人,虽然春天总有鲜笋吃,可是到 ...

  • 周华诚:拎出任何一个瞬间,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第一句话

    以下内容摘自作家周华诚讲座<作文的创意与规范> ■李冀 整理 以前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题目,老师给出几句话,然后让你写出正确的顺序.比如说: 1.一个杯子放在桌子上. 2.一只猫碰到了杯子,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