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家园】您知道当年“牛头会”“光蛋会”等组织在灵璧哪里成立的吗?

 大  山

文/同龄人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在灵璧县城的西南方向,直线距离约十二公里远,平原之地上面散布着几座互不相连的山峰,分别叫作大山、毛山、朱山、峨山、无名山。传说是神话故事中的二郎神担山撵太阳,洒掉下来的几块石头幻化而成的几座小山。其中一座最大最高的山峰,被人们叫作“大山”。大山海拔高度88米,是一个吉利、吉祥的数字。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大山虽然算不上高大,但是在灵璧县、固镇县、宿县(现为埇桥区)交界地区久负盛名。

大山,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最近几年,在大上的山坡山出土了几座汉代墓葬,其中一座保存的比较完整,墓主人名叫“东王氏”。由此推测两千多年以前已经有人在这里定居,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在大山的山顶上有古代建筑的石头围墙,不知道建于何年何月,至今遗迹依稀可见。据村干部娄现发(49岁)介绍说,他在大山小学上学时,经常和同学们一起爬到山顶上去玩,山顶上面还有两个水池蓄水。我说那是大山山上的“天池”。山顶上既有围墙又有水池,人们能够在山顶上面生活,是人们躲避土匪抢劫、兵荒马乱和洪水灾害的避难场所。大山老街在山的东坡上,农历初四、初九逢集。老街的街道两旁,现在还有十几间破旧的街面房屋。在大山老街的北头不远处,从前建有一座“大山神庙”,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逢大山庙会。庙会上既有商品交易,也有玩龙舞狮子演杂技,招揽前来赶会的民众逾万人。其中,有一些善男信女到大山神庙里去进香,祈求山神保佑。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山神庙改成了大山小学。后来小学搬迁新址建设,大山神庙消失了,但是大山逢庙会的习俗传承下来了。从大山老街的南头向下走,不远处有一眼古井,至今保存完好。井口比较狭窄,直径约70厘米,向下望直径有一米多,井口到水面有十几米深。在井沿一圈有许多一扁指深的沟,是井绳磨成的痕迹。说明这眼井的年代久远。传说是一名叫刘知远的皇帝(五代十国时期,后汉高祖,公元947——948年在位),在这里打的这眼井。在大山南侧有一个山洞,娄现发以前进去过。山洞里面比较宽敞,冬天暖和,夏天凉爽。传说山洞有十几里路长,向西北能够通到娄庄街的地底下。

大山,是灵璧县红色革命的摇篮。据大山村党组织老书记从怀珠(78岁)、大山小学老校长葛新德(83岁)回忆:1930年11月,中共灵璧独立区委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开会地点,就在如今的大山行政村滚张自然庄北边的白塘湖里。灵璧县的共产党组织活动需要从头说起:灵璧县人戴文生,在宿县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1929年2月,他受党组织派遣回到灵璧县进行地下活动,半年时间里秘密发展了10多名共产党员,9月建立了灵璧县第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小吴家党支部。党支部在各地组织了“大领会”、“牛头会”、“光蛋会”等群众组织,以各种形式与土豪劣绅展开斗争。 又经过了一年的时间,党组织在40多个村庄中,发展共产党员210多名、共青团员80余名,建立了18个党支部。1930年10月,经中共长淮特委批准,成立中共灵璧独立区委(县级)。11月,中共灵璧独立区委在灵璧县城西南的白塘湖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参加会议代表70余名。会议选举戴文生等八名委员和一名候补委员。戴文生同志任区委书记。会议中心内容是部署和讨论发展党员,健全壮大党组织,组织农民抗捐税斗争等事项。中共灵璧独立区委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组织在灵璧县进入了空前的发展时期。1932年,中共灵璧独立区委决定发动大山暴动。组织起600多人的暴动队伍,编为一个大队、三个中队。戴文生同志兼任暴动队大队长。6月27日上午,暴动队伍打着红旗,扛着武器由集合地刘庙向大山团防局进发。大山团防局局长见势不妙,闻风而逃。中午,暴动队伍占领了大山。正在准备吃午饭的时候,国民政府军蒋光鼎部前来镇压,把暴动队伍冲散了。虽然大山暴动失败了,但是在灵璧县举起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大旗,点燃了红色革命的火炬,播撒下革命的火种。十年之后的1942年,中共宿灵县委在大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成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大山区,组织了抗日武装队伍——大山区队,戴文生同志任区队长。当时的大山区,东南到红星、沱河集(1965年7月划归固镇县),西北到长集、八里乡(在今埇桥区大店镇南),建立了十几个抗日民主乡政府 。那几年时间,沱河北岸长达五、六十里,宽一、二十里的广大区域,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烽火风起云涌,革命形势如火如荼。1946年,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大山地方民主政权遭到严重破坏,一大批党员干部奉命东撤,转移到江苏洪泽湖 。

大山,解放以后七十年机构演变。1948年11月25日灵璧县解放。解放以后,全县设置12个区,大山区是其中之一。1955年,区、乡调整,撤销灵璧县大山区,设立灵璧县城关区大山乡。尔后是成立大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娄庄人民公社大山大队;1980年初设立黄湾区大山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为黄湾区大山乡,下辖淹周、赵范、杨集、山东、山西、大山、方家、峨山等8个行政村。1992年,灵璧县撤区并乡,撤销黄湾区大山乡,设立娄庄镇大山行政村,至今未变。现在,大山行政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庄。分别是葛家、娄家、许家、程家、魏楼、朱前、朱后、滚张家、方家、安家、李圩、小娄家。现有人口3884人,耕地面积7995亩。村党总支下辖2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72名共产党员。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2000多元。

1980年,我在灵璧县农林局工作,骑自行车去大山林场,曾经到过大山集。那时候的大山街在大山东侧山坡上,南北长不足百米。这次去大山行政村采编地名文化,一条长长的东西向大山街展现在我的面前。街道宽敞,两侧店铺林立,大多是两层楼,有的是三层、四层楼。逢集日也由四、九改为三、六、九,是方圆三、四十里人民群众进行商品交易的集散地。我不禁感慨道:“三十八年过去,大山旧貌变新颜!”

作者:  马香俊;灵璧县科学技术协会退休干部;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资深作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