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急性发作?湿热痹阻证?看湖北名中医张荒生咋用淡以通阳辩治
湖北名中医张荒生教授,几十年精炼治痹方药
作为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中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名中医张荒生教授,临床实践几十载,不断探索实践治痹方法,精炼治痹方药,即使退休多年,依然发挥余热,依然坚持在临床一线诊治。
中医“淡以通阳”疗法小传
今天这篇科普介绍的中医淡以通阳法并不是湖北名中医张焕生教授首创,而是来源于中医温病学派创始人叶天士所著的《外感温热篇》,为中医通阳法的一种,是治疗湿温邪气郁滞致病的治疗法则。
对于淡以通阳,原文里是这样记载的:“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和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症,则有不同也。”
叶天士认为湿热病,“救阴犹易,通阳则难”,这是因为湿性重浊黏腻,阻滞气机,阳气被郁,而津液和气是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这正如清代中医温病学家饮用的茅雨人所说:“本文谓湿胜则阳微,其实阳微故致湿胜也,此辩极是。”
从上面这句话可以看出,气化失司和水液停留是互相为因果的。
因此,使用祛湿通阳的治疗方法,湿去则阳气自通,是故以利小便而通阳。常选用淡渗利湿之品以通小便,如茯苓、茯苓皮、猪苓、通草、薏苡仁、滑石、淡竹叶、冬瓜仁、冬瓜皮、泽泻等,来达到通阳的目的。
后来的中医家就将“通阳不在温,而在于利小便”的方法称为“淡以通阳法”。
临床上常常对湿困阳郁的病症,往往以“淡以通阳法”的淡渗利湿之品,率获良效。
湖北名中医张荒生教授活用“淡以通阳法”治疗湿热痹
湖北名中医张荒生教授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发现,叶天士创立的“淡以通阳法”也可用于湿热之邪所导致的痹症的治疗。
张荒生教授几十年临床善于治疗风湿痹病,特别对于湿热痹病中湿重于热的疾病更善于用淡渗利湿的药物治疗,如茯苓、茯苓皮、泽泻、车前草、灯芯草、大腹皮,也可以用芳香类化湿之药物,如藿香、佩兰等。
有意思的是,如果单从湿热角度用淡渗利湿和芳香化湿的药物,情理使然,对症用药并无新意。
但如果你去梳理《本草纲目》,上面所说的药物并无记载有除痹的功能,而既能除痹还能利尿利湿的中药本来就少,以薏苡仁、防己、苍术等少数几味药物。
那为什么张荒生教授在治疗湿热痹时大量运用这些并没有除痹功能的利湿的药物还能取得良好疗效呢?
这可以从国医大师朱良春的高徒何绍奇所著的《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一书中“淡以通阳”四字可以解此惑——观之于痹证,实有可通之处,常可见患者因多关节肿热就诊,辩之湿热当无异议;但细观之,患者虽关节肿热,然患处喜暖恶寒、形寒肢冷,或许也可以考虑张景岳之说“痹本阴邪”而运用温药治疗,投以乌头、附子、干姜之属。细辩湿热痹病虽有肢寒,却不能用温药,因形寒肢冷是由阳气被湿热之邪郁阻,阳气不能通达于四肢所致,且患者舌脉多有热象,此时若投温药,只会助热增长,病情加重。
清代温病学家薛雪说“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蕴结,热在湿中,加之湿性重浊黏腻,故只温阳而不利湿,会使病程变长而缠绵难愈。故而仅能用药味淡薄者如芦根、茯苓皮、滑石、通草、薏苡仁之类渗利小便。湿去热孤,阳气自通,阳气达于四肢,寒自散也,故通阳为正治之法也。
张荒生教授认为,叶天士所说的“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通阳的难处就在于热处湿中,湿蕴热外,湿热交结,非通阳不可;但常用的通阳药如肉桂、乌头、附子等,又不免辛温助热,故而“通阳最难”。
因而,在治疗湿热痹时,张荒生教授抓住了辩证的关键——湿、热、郁,采用利小便以通阳气,以解阳气之郁,以散患者之寒,又不违背湿热的病机。
湿热搏结最难医治,湿邪去而热势孤,难成合力,阳气自通。
从这个角度来看,张荒生教授从医实践几十年,察病之细、思索之缜,可见一斑。
那么张荒生教授应用“淡以通阳法”治疗湿热痹之痛风发作,效果究竟如何,明天科普详解一则医案。
建议在痛风症状消失进入间歇期或缓解期1-2周后,可以服用泻浊通痹膏+碱化尿液降尿酸,或服用降尿酸药物+碱化尿液的降尿酸联合疗法降尿酸,预防痛风发作,这才是避免复发的根本。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