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放|动量模型核心教程(20200426) 已付费
原创 简放 简放 今天
前言
从本月开始,我每月会写一篇付费文章,有这么几个考虑:
1、凡是有价值的东西,都是智力或经验的产物,都应该赋予一定的定价,我认为无可厚非。
2、我每月只会写一篇付费文章,既然是付费,就会拿出最核心的真东西,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为这些最核心的东西设置一点阅读门槛,首先是降低扩散的范围,其次是检验你是不是认可简放的体系,是不是有价值认同感。
3、其实,我平时分享很多免费的东西,包括每日的笔记策略,视频复盘等,我免费的分享其实也有很多干货,其中就有伙伴给我讲,每天看我这些免费内容都足以赶上很多收费很高的星球,非常有价值。所以,每月一篇的付费文章,也算是给大家一个反馈我日常付出的机会。
4、公众号开通付费阅读功能,说明付费阅读是大势所趋,我也是此功能的第一批测试用户,要完成测试任务。
我想,只要是日常在简放这里稍微感觉有帮助的伙伴,都不会在意每月一篇的付费文章。并且,简放的核心干货,也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今天讲我的“3L”体系中关于【动量方向】的核心部分,包括动量原理和动量模型。我力求做到精简易懂,让每一个字都是干货,手把手教你构建动量模型。
(本教程全文5756字,详细讲解构建动量模型的全过程,因为是我原创的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被事实反复验证了的效率最高的方法,因此,暂时考虑仅发此一次,未来也不会考虑免费公开。同时,请注意保存,不排除删帖)
一、动量原理
在进入构建动量模型之前,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动量?
所谓动量,最通俗易懂的解释是:价格上涨吸引买方,价格下跌吸引卖方。换句话讲,动量是“价格沿着一个方向前进的持续性”。
简单理解,动量投资就是投资过去的赢家股,也就是在过去某一个时间段(周期)已经积累了一定动量(涨幅)的个股,这些个股具备了延续原有趋势的动量。动量又分为绝对动量和相对动量,以及个股动量,板块动量和盈余动量。今天不展开讲。你只需要理解,我讲的动量,都是“相对动量”。
动量的量化计算,最简单的方法,是计算某只个股在某个特定的周期(比如过去20日、60日或者120日等)内的涨幅,涨幅越大,动量越强。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就会开始反驳,为何?因为动量投资和传统的价值投资理念刚好是站在对立面。最常见的反驳,就是将动量定义为追涨杀跌。这是因为根深蒂固的价值投资理念导致的。价值投资讲究的是抓市场先生的错误定价,在低估时候买入,持有到高估或者合理的估值卖出。而动量投资是买入市场已经证明了的强势股,有的是已经涨幅一大截的个股,从估值的角度和内心的接受度来看,这个显然是很难被价值投资接受的。巴菲特曾经讲过,“购买股票最愚蠢的理由就是股价在涨”。
所以,如果不保持开放的思维模式的话,动量策略其实很难被一个“价值”理念根深蒂固的投资者接受。
但是,一些非常著名的大师,其体系内无不是结合了动量。比如《祖鲁法则》《笑傲股市》《股票魔法师》《笑傲牛熊》等。《祖鲁法则》选股的其中一条,就是“在前一年拥有正的相对强度”,而《笑傲股市》中的CANSLIM体系中的“L”,他的含义是“Leader or laggard”,意思就是要选择领导股或强势股,就是要选择相对强弱指数高的股票。 无论是《祖鲁法则》还是《笑傲股市》,还是《股票魔法师》《笑傲牛熊》,都在其体系中,结合了“动量”,只不过名称不同而已。这些大师的共同特点就是:只购买赢家股,购买已经被市场走势证明了的强势股,也就是动量股。
当然,并不是说“动量投资”就好于价值投资,各有优缺点。这两条不同的路上,都有成功者,也都不乏失败者。所以,单纯的争论哪个更好,没有任何意义,只能说你自己能理解哪一个,能适合哪一个。“动量投资”相比“价值投资”的优点是市场为你做了筛选,走势可以弥补基本面信息劣势等,但是相对买入成本会较高。所以,“动量投资”要有配套措施,就是一套完整的买卖法则以及止损法则。体系之所以称之为体系,就是你单独拿出来任何一个部分,可能都不成立,只有各个环节相互配合,才会产生化学反应。关于买点的文章,参照我此文:
简放|量价择时核心教程:高胜率买点选择的原理和方法
另外,很多人认为动量是短线博弈,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有这种认识,只能说明认知有局限性。因为动量和趋势一样,也是有周期的,动量对比的是过去一个时间段的哪些个股最强,这个时间段就是周期。国外很多动量的回测模型,都是用“年”的时间框架去实现的。所以,不在一个周期上谈动量,没有任何意义,你认为的短期博弈,充其量是短期动量的一种,而我的动量模型,都是建立在中期之上的。下面我将讲到我的周期选择及方法。
二、我的动量模型结果回溯
我当前使用的动量方法,可以说是在市场上找不到第二人用。我借鉴了很多国内外的动量大师的经验,然后融入我自己的理解,创立了当前这个方法,说是原创也不为过。
我是将动量运用到板块中,又并非用板块涨幅简单地罗列,而是加入筛选条件,然后从个股动量推导出板块动量,进行量化打分和排序,最后在实际交易中,再通过我的第三个“L”【量价择时】去优先选择动量分值居前的板块中的个股。
这种动量选择方向(板块)的模式,在2019年至今,识别到了几乎所有的中级趋势板块。下面是我统计的我的动量模型的表现:
以上所有的进入时间点,我都有发文记录,感兴趣的可以会对照翻翻历史文章验证。当然,上表的统计不全,我仅仅统计了一些比较经典的案例。除了这些成功的案例之外,也有一些进入动量榜后持续性不够随即又退出榜单的,这部分占比并不是很大。我认为这部分也是不可分割的,是这个体系的成本,也可以称之为试错成本。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事后回溯看起来结果优异,但是过程并非如此简单,有很多时候动量板块也会调整地让人产生怀疑,这都需要我们逐步建立相匹配的认知。你能理解了,才能去用这个体系赚钱。上面这些板块,我做得最好的就是半导体和电子的行情,半导体的这波行情持续时间最长。其余有好多进入动量榜的机会我也是没有把握住,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有的是因为持续性不够,有的是会受一些主观判断的干扰。因为这是个新融合进入体系的规则,需要我自己不断地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认知水平,才能更好的驾驭。
不管怎样,事实证明,这个动量模型是可以识别出最强的中级趋势方向的,这些数据都是真实体现的。我感觉在这些所有的中级动量的行情中,我们每年能够把握住其中的2次机会就足够了,就足以让我们的投资收益上一个台阶。
下面进入核心部分,详细讲解我的动量模型的编制方法。
三、我的动量模型要素设置及编制方法
我的动量模型始建于2018年下半年,我在2019年3月份曾经公开过一个版本,但是那是我的第2个版本,现在已经迭代到第6版了,根据我的不断测试,优化了一些数据,剔除和新增了一些条件。下面讲的是我的现行版本,也是大家看到的我每周末公布的动量表中的方法。
动量模型实现程序如下:
第一步:将全部上市公司按照20日涨幅进行排序,取前550只,这就是20日动量居前的个股。
如果你理解上面我讲的动量原理,就能理解这涨幅最好的550只个股就是动量股,是市场资金的选择。
为何选择涨幅榜前550的个股呢?这是参照了欧奈尔的RPS,我们全市场3826只个股,550/3826≈0.13,恰恰是欧奈尔的RPS≥87的标准。但是欧奈尔不承认他的方法是动量,我阅读了大量资料,欧奈尔的RPS和动量其实基本是一个东西,只不过表述不同,实现的方式有区别而已。
第二步:在上面550只个股中,剔除掉上市不足半年的次新股。因为新上市个股初期往往涨幅较大,进入榜单会使排名失真。
第三步:继续剔除基金持股小于2%的个股。
之所以加入这个条件,也是欧奈尔的启发,欧奈尔CANSLIM选股法则中的I(Institutional sponsorship) 是机构认同度的意思。换句话讲,我们在20日动量居前的前550只个股中,只保留机构持股大于2%的个股,这些个股都是机构的选择。因为机构的买卖一般都不是短期行为,这样更加符合中期逻辑,区别于短期游资炒作。
加上这一个条件后,可以清晰地识别出机构动向。这也是大家看到,为何我的体系里面,没有一些短期游资炒作的方向,比如在2019年,这个模型就漏掉了涨幅强劲的工业大麻板块,就是因为这个板块的个股不具备“机构持股大于2%”这个条件,而是纯粹的游资炒作。
第四步:按板块对剩余的个股进行分类统计,得出20日动量板块。
我采用的是东财二级行业分类,极个别时候会采用概念分类。把剩余的个股数量统计入行业分类中,比如4月26日最新的统计结果,剩余个股中医药有17只,养殖有11只等。
严格意义上讲,剩余的个股,是20日机构动量榜,因为机构持股小于2%的都被剔除了。这个时候就能非常清晰地看到,在剩余的这些个股中,哪些板块个股的数量多。
第五步:计算动量分值。
因为板块容量不同,有的板块成分数量多,有的少,单纯用上一步得出的数量排序会失真。比如化学制药板块成分有98只个股,如果上榜17只,和养殖上榜11只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养殖板块成分数量只有38只。所以这里要考虑权重的问题,用动量分值的方法去解决,下面是计算方法和公式:
1、计算上榜占比。用第四步得出的上榜数量除以成分总数(成本数量在行情软件上查询),得出上榜占比;
2、计算动量分值。用上榜数量乘以上榜占比,得出动量分值,这个分值,就是板块的动量分值。
第六步:动量排序。
按照第五步得出的动量分值进行排序,得出动量排名。这个排名,可以用表格记录,就是大家看到的我每周发布的动量表,下图是最新的(4月26日)的动量表:
第七步:动量分析。
对上表的动量进行分析。我以这个2020年4月26日最新的动量表为例,做个分析。通过上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动量排名靠前的板块依次是:食品、生物制药、养殖、化学制药、饮料、医疗服务、医药商业、贵金属。注:动量排名靠前是第一个要素。
2、动量分值增加最多的依次是:饮料、养殖、半导体、化学制品。动量分值下降最多的依次是:化学制药、贵金属、生物制药、食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水泥。注:动量分值增加或下降是第二个要素,说明动量得到了加强或者下滑,是原有趋势的逆转迹象。
3、动量排名上升最快且分值较高的板块依次是:半导体、锂电池、输变电设备、化学制品。动量排名下降最快的板块依次是:5G、软件、水泥。注:动量排名上升或下降是第三个要素,是板块间的对比变化。
4、动量保持最好的板块是:食品和养殖,已经连续九周排在榜单前列,化药和生物医药保持了六周。注:动量保持是持续性的验证。
5、出现高潮迹象的板块是:4月19日的化药。注:历史经验看,动量数值超过7,就是板块高潮迹象,过去半导体、电子以及上周的食品,都是动量数值超过7后没多久见顶。
根据以上分析,就对市场方向有了清晰的认识。上面这个4月26日的数据,显示出动量前排的医药食品都有弱化迹象,要提高警惕,这往往是市场切换的征兆,可以关注保持较好的养殖和饮料,以及动量上升最快的半导体等板块,或者干脆等动量清晰再做。
以上就是整个过程。需要说明的是,我是借助于东财的choice软件编程实现的,数据可以直接导入到表格,如果用通达信或者其他软件,可以参照我上面的步骤去编程。其实即便是不会编程,用电子表格也是可以实现的。
四、特别说明
1、动量只能解决方向选择问题,解决不了买卖的问题。动量榜帮助我们跟随资金的选择,尤其是主流机构资金的选择。方向对了,相当于我们在上升的电梯中做交易,事半功倍。其实最近几年这种结构性行情越发明显,只有方向对了,才容易赚钱。但是选股和买卖问题,动量无法解决,需要有配套的措施作为体系的另外一环。我的配套措施是我的“3L”体系的另外两个L,最强逻辑和量价择时。
2、动量因为是建立在“价格沿着一个方向前进的持续性”基础之上的,所以所有信号的产生都在“右侧”。做动量,就不要有潜伏的思维,潜伏思维就不是动量,动量一定是股票或板块“自己已经证明自己强势”。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
3、动量策略的优势是选择市场的选择,是关注市场当下发生的,所以这种模式总是能抓住最强劲的板块,需要理解的一点是,动量投资是建立在“趋势延续的假设”之上的,注意,总是能在市场的前沿阵地中,在市场好的时候事半功倍,在市场差的时候,也往往能抓到抱团的板块,比如2017年的锂电,2018年的医药,2019年的半导体等。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既然是建立在“趋势延续的假设”之上,趋势终究有终结的时候,甚至随时都会终结,有可能会在你进入的时候就终结,你就会吃套,这就是动量策略的成本,你必须要理解这个,并且从心理上接受这个策略中的不完美,同时要有明确的配套规则去控制风险,比如要有分仓和止损,要严格执行止损规则。
4、任何一种体系,都是有成本的,最重要的是,这套体系要和你的价值观相符,你能从内心接受和理解,要和你的性格相符合,也就是说你在执行体系的时候,不会和你的内心产生巨大的冲突,你要感觉到舒适,这也是为何很多别人用的体系你直接拿过来很难复制的原因,如果你执行体系的时候总是感觉自己很别扭,内心总是有强大的力量去抵抗你,说明这个体系你驾驭不了。最好的体系,是建立在你对投资的理解之上的,动量体系,如果你理解不了,你总是认为是追涨杀跌,那这个体系就不适合你,你很难用你不理解的体系去操作的,也很难知行合一。但是,如果是你的体系是建立在你对交易的理解之上的,执行合一就会简单许多,很多无法执行合一,都是内心有冲突的结果。
5、动量已经在实践中证明,是跟随市场方向最客观最高效的方式,请不要怀疑这一点。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有相匹配的认知,然后围绕动量框架去搭建投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