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材:从“读通”到“读透”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几乎很少用到课本,内容被教师自己所选内容代替,教材中的习题被作业纸或课件代替,教材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附属品。
细细分析这种现象,其原因是:这类教师接受理念很快,表面上是更新教育观念,言必及新课程理念,看似创新,其实是对教材没有真正把握,仅限于“读通”,并没有“读透”,所选内容多数不如教材内容。
教材是依据新课程标准精神编写而成,是一个经过锤炼和实验的经典性文本。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尊重教材、理解教材、读透教材。
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把教材读“通透”呢?
一是要把握好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编写意图。新教材创设了大量日常生活场景或情境作为知识载体,这些内容经常以简洁的文字配合鲜活的画面出现,以一些固定人物穿插其中,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同时,教材在编排上较之前有了显著变化,着力安排教学活动的内容、线索与呈现方式,突出情境中的数学核心问题,指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学生的操作和实践活动,给学生独立探索和相互交流留出必要的空间,增加学生知识探究的体验性,积累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让学生在掌握数学方法的基础上感悟一些内在的数学思想。因此,例题一般不直接呈现知识结论和现成的解题方法,甚至不给出标准答案,目的是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能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习惯,给予一定的思维自由度。
面对这样的教材,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深刻领会编者意图,理解材料背后所隐藏的丰富内涵。在处理教材时,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要求,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发展。比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教材安排是通过数格子、操作、画图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悟“转化”的方法和思想,通过“剪、拼、移、旋转”等具体方式,将陌生图形转化为熟悉图形来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积累丰富的经验,在后续的学习中才能利用自己的经验自主找寻问题解决的路径。
二是充分利用好教材的情境图和线段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学习的重要目标。新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特别是大量的情境图、线段图及其他示意图,注重数形结合。这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探究知识、感悟数学思想。对情境图的利用,部分教师只是停留在表象上,作为学习过程中的附属品,没有真正把图用好,对图形的挖掘浅尝辄止。例如,二年级“两位数乘一位数”内容,教材中有一幅情境图,呈现了每只小猴子采的14个桃分装在两个篮子里,每个篮子里分别装有10个和4个,意图是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启发学生想到“计算14×2,就是分别求2个4与2个10的和,再合起来”。我们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尝试独立计算的基础上,借助情境图来帮助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把握计算的本质。
三是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练习题。一些教师常常对于教材中的习题关注不够,用其他练习来替代教材中的练习,认为教材中的练习题没有自己找的好,其实不然。教材中的每一道习题,都是经过编者深入思考、精心挑选编写而成,每一题都有它的意图和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问学生,这道题的目的是什么?考查我们什么知识点?解题时要注意什么?要多从编写者的角度来思考这道习题的作用和意义。长期坚持,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就会大幅提高。
若教师觉得少数教材内容比较单薄,或发现相关有价值的材料,可以将相关内容引入,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从而能围绕核心问题给学生提供更充足的材料和丰富的资源。还可以在充分了解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有的知识基础;二是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三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以学生思维的发展为本,不仅是教材编写的重要原则,更是我们充分利用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想做到科学使用教材,应该在切实理解课程标准、全面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基础上,掌握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本策略。只有这样,教材的使用才能从盲目走向科学。
(作者系数学特级教师、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教科院附属田东小学教研处主任)
《中国教师报》2020年11月04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