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草有两家,一家好吃,一家好看
沈从文的一篇以湘西农村为背景的小说《贵生》里,写到了一种奇怪的果子:“八九月里还有出名当地、样子象干海参、瓤白如玉如雪的八月瓜,尤其逗那女孩子欢喜”;“五爷取了一枚,放在热灰里煨了一会儿,捡出来剥去那层黑色硬壳,挖心吃了。四爷说那东西腻口甜不吃”。尽管贵生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但读者对“八月瓜”的好奇不会随着故事结束而终止。
巧克力味儿的花
“八月瓜”,别名“八月炸”,通常指的是木通科(Lardizabalaceae)木通属(Akebia)植物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的果实。木通科的属名来自于西班牙政治家Miguel de Lardizábal(1744-1823),根据密苏里植物园建设的被子植物系统网站的分类,共有9个属,大多数分布在亚洲东部,却有两个属分布在南美洲的智利、阿根廷,和它的亲族跨越大半个地球遥遥相望。
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木通科唯一灌木植物猫儿屎,这是它的正式中文名而非俗名;虽然长得比较魔幻,但真的无毒 | Malte / Wikimedia Commons
三叶木通原产于中国和日本,在我国的分布堪称广泛。长江流域多个省份以及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河南、山东等地都有,主要生长在较为阴暗湿润的山地、丘陵灌木丛中。三叶木通的缠绕茎呈空心状,叶子为3片小叶组成的掌状复叶,这也是它名字的来源。
三叶木通的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 | KENPEI / Wikimedia Commons
三叶木通在未开花时平平无奇,开花后颜值有所提升。雌花和雄花簇生在同一花序上,为深紫色,我们看到的“花瓣”其实是它的花萼,这是木通属植物的共同特点。雄花比雌花小,位于花序顶端,雌花生长在花序底部。三叶木通的花有特殊的甜香味,有点像巧克力,所以它作为绿化植物引进欧洲后,也被叫作“巧克力藤”。
雌花和雄花 | Captainpixel / Wikimedia Commons
味道不错,无奈籽儿多
三叶木通的果实发育期从5月持续到10月上旬,一般在农历8月前后收获,这也是它得名“八月瓜”的原因。果实长约6-10厘米,重100-250克,果皮大多为紫色,但也有的果皮为黄褐色,比紫色的要粗糙。
三叶木通的果实是典型的浆果状聚合蓇(gū)葖(tū)果,完全成熟后厚厚的果皮纵向裂开,中间露出一条白色果肉。在小说里,猥琐的四爷、五爷因为木通果实的特殊外形,拿它开起了玩笑:“我怎么不认识?我说它简直象……”
果实纵向裂开,这两个猥琐男才会想象力突然发散 | Alpsdake / Wikimedia Commons
木通的果肉颇像香蕉,味道较甜,因此得到了“野香蕉”的别称,还有的地方叫它“冷饭包”,也挺形象。不过,吃三叶木通并不像吃香蕉那么轻松。透过半透明的果肉,能够看到里面包裹着许多黑色种子,每个果实含种子100多粒。吃的时候需要一边吮掉表面的凝胶状果肉,一边把种子以喷射方式吐出来,如果不小心咬破了,嘴里的苦涩味马上盖过果肉的甜味,这可能是它未能大规模人工种植售卖的原因之一。
木通果实 | Chrishibbard7 / Wikimedia Commons
三叶木通果实未成熟时并不好吃,但如果熟到完全裂开后再采下来吃,味道也会大打折扣。在它的主产地,有经验的采摘者会将尚未完全成熟的果实摘下来,埋在谷糠里“催熟”,待外壳变软后再食用。三叶木通的果皮其实也可以吃,但还是果肉更有吸引力。它的种子对水分较为敏感,如果在干燥条件下储藏,会影响发芽率,目前人工栽培主要采用扦插法繁殖。
“通”则“不同”
古人将“有细孔,两头皆通”的植物都命名为“通草”,因此造成了混淆。木通在唐代之前被叫做“通草”,但从宋代起,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 K. Koch)也得到了“通草”之名(日历娘,现在有的日文作品翻译里,也会出现两个“通草”不分的现象)。通脱木是一种小乔木,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长达50-90厘米的掌状裂叶和簇生的黄白色球状小花,是它的特点。
通脱木的花瓣非常小,开花后很快脱落,看上去好像无瓣 | KENPEI / Wikimedia Commons
通脱木古名寇脱、离南,“通脱”之名来自它的树干中含有大量白色茎髓,“白瓤中藏,脱木得之”。它的种名papyriferus有“可制纸”之意,但用通脱木造纸和用其他植物造纸并不一样,不需要先粉碎成浆再烘干造纸。工匠将茎髓削成平滑的薄片,就成了质地细腻、颜色洁白的“纸”,古人称为“通草纸”。生长1年的通脱木茎髓较为适合造“纸”,两年以上的就过于干硬难以削制了。因此通草纸一般面积较小,不能写较大篇幅的文字或是印制书卷,但因自身材质,能做成独特的工艺品。
通草纸制成的玉兰花,活灵活现 | 知北游
拜电视剧所赐,不少人以为乾隆皇帝的真爱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其实乾隆的“真爱”应该是他的元配孝贤纯皇后。贤纯皇后就十分喜爱通草花制作的首饰,史料记载,“后恭俭,平居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用通草纸染色制成的假花是平民百姓喜爱的廉价首饰,逼真程度远胜普通纸花、绒花。成书于五代的《中华古今注》写道:“冠子者,秦始皇之制也。令三妃九嫔当暑戴芙蓉冠子,以碧罗为之,插五色通草苏朵子”,即使有想象成分,也说明通草花首饰由来已久。
通草纸除了做簪戴饰品,还能做成以假乱真的装饰品。清代人奕绘在词里写道:“南来通草成山积,某家染、某色新鲜。某家有聪明小女,裁须叠瓣如仙”。扬州通草花制作工艺流传至今,已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瓣、叶片、花蕊均由染色后的通草片剪制、捏压而成,再粘贴在纸浆塑制的“枝干”上,堪称巧夺天工。遗憾的是,现代人对它的了解和重视不够,现在这门手工艺的传承者已寥寥无几了。
通草纸绘制的外销画 | Wikimedia Commons
在清代,“一口通商”的广州是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催生出大量本地制作、售卖至西方的“外销商品”,其中就包括模仿西方绘画技法、以中国民俗风情为题材的外销画。外销画大部分绘制在成本低廉、染色效果好的通草纸上,成为一大特色产品。欧洲人以为这种与众不同的画纸是大米制成的,称之为“Rice paper”。通草画一旦折叠或是像宣纸画那样黏贴装裱,就会受损难以修复,完好地保留到今天的画作并不多。
通草纸绘制的外销画 | Wikimedia Commons
绘制通草画的画师几乎都没有留下真实姓名,只有部分留下奇怪又卖萌的名字:啉呱、琛呱、宋呱等。一种解释是“呱”来自葡萄牙语“Quadro”,是画框的意思,用来说明自己的职业;另一种解释是“呱”和“官”发音相近,当时在广州与外国做生意的中国商人都会捐官,以“某官”自称来抬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