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对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目的:通过分析李中梓的生平、学术渊源、所属学派、学术理论内涵,研究易水学派医家对于李中梓学术思想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李中梓对易水学派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进一步挖掘李中梓的学术思想特色,探讨李氏遣方用药的特点,以期完善李中梓的相关研究内容,同时对当今中医药临床工作有所裨益。方法:本研究以文献研究、理论探析为主,以数据统计、寻找用药规律为辅,并将这两种方法有机结合。首先,追本溯源。以史籍和相关文献为基础,了解李中梓的生平、学术渊源等背景因素,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李中梓的学术思想特色以及形成的原因。其次,旁采诸家。研究李中梓著作中所引医家的学术理论,理清李中梓学术理论的继承脉络,探寻李中梓所属学派的核心学术思想,以及李中梓在历史长河中所做出的学术贡献。再者,数据挖掘。以《里中医案》为基础,利用频数及共词聚类分析,寻找李中梓临床遣方用药的特点,从而深入挖掘李中梓临证治疗思路以及方药使用习惯,从另一个角度探寻李中梓学术思想特点。最后,回归本源。通过研究李中梓的医著以及与李中梓相关的文献资料,深度挖掘李中梓的辨证治疗思路与临床施治特点,系统地归纳总结李中梓独特的学术思想精髓。
结果:李中梓学宗《黄帝内经》,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博采众医家之长,私淑易水学派医家张元素、李东垣、薛己、张介宾等名医的学术思想精华,并与自己的临证经验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理论体系。关于脏腑辨证理论,张元素着重探讨了脏腑的寒热虚实病机,强调了脏腑本身正气强弱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李东垣阐发了“脾胃论”,发展了脏腑虚损从脾胃论治的理论。薛己私淑李东垣的脾胃学说,并发展为脾肾并重。李中梓发展了易水学派重视脾肾的学术思想,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从生理、诊断、治疗等方面阐发了脾肾二脏的重要性,丰富了脾肾学说的内容。先后天之本论的提出标志着易水学派脾肾为本的脏腑辨证理论体系的成熟。对于先后天的关系,李中梓主张二脏“有相赞之功能”,因此常脾肾同治。对于肝肾之间的关系,李氏提出乙癸同源论并主张肝肾同治宜补肾泻肝。另外,他从五行相生的角度阐发脾、肺二脏之间的关系,主张脾有生肺之能,肺无扶脾之力,因此认为补脾之药尤要于保肺也。张元素的升降浮沉、药类法象、归经和引经报使理论是与其脏腑辨证理论相契合的遣药制方法度,其弟子李东垣将这些理论充分应用于临床,创制了许多方剂,并示以随时随证加减之法
。薛己深受张元素、李东垣的影响,重视脾胃和肾命的辨证,注重温补,以生发脾胃阳气。李中梓继承了易水学派的药性理论,并有所发展,主张温热之药均以补虚,凉寒之药均以泻实,故在临证时多行温补,痛戒寒凉。另外,李中梓还丰富了易水学派的临床用药法,包括丰富了煎煮法中不同药物的应用、对服药方法的完善等。对《里中医案》中所用方剂进行频数统计,发现李中梓用方有三个特点:一为脾肾双补,偏重补脾;二为两方合用,偏于补益;三为加减灵活,细致精准。对《里中医案》所用中药进行频数统计,对高频药物进行性、味、归经分析以及共词聚类分析,李中梓用药以温性、微温性药物为主,从五味来看,以甘味、辛味、苦味药物为主,归经多归脾、肺、肾、心经。
通过系统聚类,得到4个类团
:七味地黄丸(出自《删补颐生微论》);补中益气汤;生姜、大枣药对;附子、干姜、半夏药组。
这体现了李氏的用药特点:十分重视温补脾肾,尤重于脾;注重调和脾胃;脾肾双补,相辅相成。结论:李中梓在易水学派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他私淑张元素、李东垣、王好
古、薛己、张介宾等医家,继承了易水学派诸家的学术成果,在脏腑辨证、方药理论等方面都进行了发展。在脏腑辨证理论方面,他强调先天、后天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并对脾肾、肝肾等脏腑间关系做了深入的阐发。在药学理论方面,李中梓主张药性合四时,将药性按照四时分而论之,并丰富了易水学派的用药方法。对下,李中梓之学一传沈朗仲,二传马元仪,三传尤在泾,推动了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的发展和传播。李中梓作为易水学派发展到后期的代表医家,学术思想已经较为成熟,医学理论雄厚广博,临证经验也十分丰富,因此门人众多,这些门人很好地继承了李中梓的医术和学术思想,而且自己亦著书立说,对李中梓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弘扬和传播,使易水学派的学术思想传播更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