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 民 爱 戴 的 东 氏 父 子 王志强
在古代政德文化中,文武双全是对为官能力最高的褒扬,也是最为百姓喜闻乐道的故事题材。明代中期,陕西华州的东思忠、东汉父子二人都是允文允武,在思想上以民为本,在职位上恪尽职守,将地方打理得井井有条,践行了修齐治平的从政理想。
“西北长城”东思忠
据隆庆《华州志》载,东思忠精于《尚书》,在高中进士后,便被派遣至刑部河南司任职。受理案件时,东思忠从不避讳和阿谀权贵,即使嫌疑人有很大的权势和名声,他也坚持受理案件,对权贵和百姓一视同仁,用不偏不倚之心判决案件。东思忠的行为赢得了百姓的尊重和认可,也得到了刑部的重用,不久便被调到情况复杂的云南司任员外郎。
在云南司期间,东思忠主要负责平反既往的冤案错案。东思忠有着一套自己的审案理论,他主张用细致严密的证据链来断案,而不是用残酷的刑罚来逼迫嫌疑人。他认为在严刑峻法之下,得到的不会是事实的真相,只会是嫌疑人为了逃避酷刑而被迫认罪。他对下属说:每个案件都有它的细微曲折之处,这是用鞭打等刑罚审不出来的。
对于难以断定的案子,东思忠采用《尚书》中的“罪疑惟轻”精神,用良善之心对百姓推心置腹。在东思忠的努力下,云南一地冤案大为减少,恶势力嚣张气焰得到了压制,朝廷公信力和百姓凝聚力也得到了增强。东思忠的宽仁之心被当时的云南上下所看重,云南官员两次推荐他担任府丞。
成化十八年,东思忠升任四川按察司副使。甫一上任,东思忠便整饬松潘一带的兵备,操练士兵,聚集粮草,探寻当地的军民利病,随时准备迎接战斗。两年后,边境外族入侵,其队伍声势浩大,蜀地一日三惊。东思忠亲率大军前往征讨,因前期准备充分,征讨军屡破外敌,声威大振,敌军或逃或降,就此东思忠稳住了四川的民心,安定了蜀地的秩序。士民亲切地称赞东思忠为“西北长城”,将其视为边境的保护神。在民生工作上,东思忠也展现了以民为本、关爱百姓的一面。当时的松潘、孤寓、万山一带因运输困难,致使米价昂贵,再加上相关官吏上下其手,百姓生活极其困苦。了解这一情况后,东思忠双管齐下,一方面严惩贪腐,减少吏员伸手的机会;另一方面则率领士民在大石佛嘴一带凿山开路,以便于粮食的运输。在东思忠的苦心经营下,当地仓储的粮食充裕,士民不再有饥寒之忧,百姓有了衣食富足之乐。因积劳成疾,东思忠病逝于任上,年仅四十五岁,蜀中百姓极为哀恸,追思不已。
“刻碑立像”的东汉
东思忠之子东汉,和他的父亲一样允文允武、爱民如子。在隆庆《华州志》的记载中,东汉先任池州府同知,在任期间,督造黄册,剿灭盗贼,招收流民,政绩斐然。池州有大盗召集亡命之徒占山为王,肆无忌惮地劫掠商旅和百姓,群众苦不堪言。东汉到任后,主动选拔精壮前往平乱。他先在险隘之处摆好阵势,与匪徒相峙于野外。而后令人趁机从后面夹击匪徒,在匪徒慌乱之中擒拿住了匪首。接着东汉利用剩余匪众的营救心理,在关键之处埋伏,成功将所有匪徒一网打尽。因以一介书生多次主持剿匪、平乱等军事事宜,东汉被时人誉为“书生而能负卫霍之略”。
东汉为官以清正廉洁著称,池州粮长柯瑞将黄金藏在葡萄盒中,以送葡萄的名义将黄金送给东汉,东汉发觉后,立刻将此事公布出来,郑重声明自己对于行贿受贿的深恶痛绝态度。此举震惊了池州的官吏,有效打击了池州官场的不良风气。不久东汉改任镇江府同知,虽然换了一地担任同知,但东汉的本心不变,仍然坚持以民为本、造福一方的理想。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东汉,在镇江一带为东汉刻碑立像。
因在地方任职期间的兢兢业业,东汉被调任至户部为官。其间东汉严厉抵制当时官场上流行的“羡金”(下级给新到的上级送礼)劣习,他常常将下级送来的“羡金”原封不动地退回。并且,东汉还查出了江西一带的粮政弊端,仅此一项,就为国家挽回了五百万石的粮食损失。在王阳明平定宁王宸濠之乱时,东汉多方奔走,殚精竭虑地筹备粮食,为王阳明平叛提供了有效的后勤支撑。
再升任为九江知府,身为九江府的主官,东汉修缮文庙,打击水贼,捣毁淫祠,为九江干了非常多的实事。在任期间恰逢九江一带发生灾荒,东汉主动开仓赈灾,并且对于其他郡县前来进食的百姓一视同仁,不因他们不是自己治下的百姓就拒绝给粮。他对底下官员说道:我们救济百姓时,为什么要区分他们是不是自己辖内的呢?在其积极的救济下,大量的百姓得到了一条活路。九江因是守御重地,朝廷设立镇守太监,负责监督九江一带的官员。当时的镇守太监嚣张跋扈,东汉不改耿介本色,敢于跟镇守太监据理力争,对于不合理不合法的做法绝不妥协,其行为令江南一带的官员为之侧目。
嘉靖七年,东汉迁任长芦盐运司运使。盐运司在明代乃是赏功酬劳的美差,历任盐运司运使在利益的纠葛下往往没有多少作为,而东汉抱着秉公之心,厘清了很多盐政的弊端,打击了胥吏的盘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