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之光,求实之力
理想之光,求实之力
文/江一
谈古今,论遐迩。人是天地之精华,人是万物之灵长。历史与当下的叠加告诉世人,完美的人应该是感性与理性统一,感性让我们生出理想之光,理性让我们澎湃求实之力。有了感性,才有理想,才有幻想,有了理性,才有探索,才有实践。两者和谐相融,方为完美世界。
从嫦娥奔月的幻想到探月工程的实践,从腾云驾雾的梦想到航天事业的探索,从避水入海的设想到潜艇装备的研发,等等。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类似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以往被认为是梦中发生的事情,如今却变为了现实。而且,这种改变发生的原来越大,发生的越来越多,发生的越来快。当下被定义为第四次科技革命,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代表着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方向。
纵观今昔,毋庸置疑。变化是任何时代不变的规律,创新是所有领域永久的现实。穿过生活温柔而朦胧的常识,我们应该将这种变化和创新归功于科技发展。惟其如此,我们才可以对我们的世界有一个自觉而清晰的认知,从而在思想上心悦诚服地追随历史前行。此外,我们还需要追问,科技发展的本质和源头是什么。法国作家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如《海底两万里》中的科技与运用都已经成为了现实,我国作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如《流浪地球》已经被搬上荧幕。两者相距,仅仅是一百多年而已。可见时代发展之速,确实不可估量、不可限量。凡尔纳小说中的科技成为现实,靠的不是凡尔纳超凡的想象力和写作力,靠的是后人不断的科研探索、技术攻关和反复试验。这里,凡尔纳点燃了理想之光,后世人澎湃了求实之力。由此推想,我们的探月工程、航空事业、避水入海乃至流浪地球,其发展的理路不也是如此吗。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技发展的本质和源头应该是人的发展、是人类文化的发展、是人类本质的发展。反过来讲,科技发展也会促进人的发展、人类文化的发展、人类本质的发展。所以,科技发展看似是冰冷的公式与机器,实际上还是内蕴着温暖的人文精神和生命关怀。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发展的巨大作用,即促进人类本身即人类文化、人类文明的发展。在这样的逻辑推理下,我们与科技和谐相处,便是与自己和谐相处。要想做到这样的和谐相处,我们应该从人类本身出发。
十九世纪以来的人类历史以前所未有的成就(如科技革命)和无比惨痛的教训(如一战二战)告诉世人,完美的人性永远是感性和理性的动态平衡,两者不能失衡,更不能偏废,没有感性,人类将没有温情、没有理想、没有梦想、没有幻想,没有理性,人类将没有实践、没有探索、没有反思、没有研究。反之,感性达到顶点会导致人性的邪恶、私欲的泛滥,理性达到顶点会引发理想的幻灭、世间的冷酷。因此,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面对历史,面对现实,面对未来,面对科技,面对梦幻,面对文化,我们是否会反思我们面对的本质是什么。在当今地球文明阶段,人是天地之精华,人是万物之灵长。这是毫无疑问的,处在这样的地位,我们有责任思考生命的本质、世界的未来。而这就需要我们有理想之光,有求实之力。
【附录】
材料一、嫦娥,传说为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喾的女儿,美貌非凡;民间故事嫦娥奔月,言其居住在月亮上面。
材料二、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月球车命名为“玉兔号”。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首次月背登陆;“玉兔二号”踏上月球表面,在月背留下第一道印迹。
材料三、2019年春节期间,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反映中国人拯救地球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并获得成功,有人称其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片”“起航中国科幻片元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请据此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江一简介】
江一,青年作家,诗人,编剧,中文课程设计师,原名金江昆,号榷山,1988年生,201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师从实力派作家、诗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胡业昌先生,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侯颖教授,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衡中诗词协会理事,著有长篇小说《渡缘》《一江琴声》《湖畔弦歌》、诗集《桃花坞雨》《榷山问樵》、美学著作《美的唤醒》、哲学著作《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学术著作《情境之门》《一个诸境斋的故事》《洒落的从前》《唐宋诗发展史简话》等,指导中学生创作诗文集《繁荇集》《化境风》《童音》等。发表的论文有《叙事类写作限制初探》《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探究与解决》等。曾独立开发课程《汉字硬笔书法入门与提高》《美的唤醒》《中西思想小史与文学写作》《知“古”与知“己”》,并教授北大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对策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责任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青少年职业规划》,荣获教育部关工委和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好老师”主题征文特等奖,写作教育事迹被国家级教育人物杂志《中国好老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