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1973年

这一年,我已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一年,事关教育界的大事似乎格外得多。
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一名十五岁的女学生张玉勤,因受到老师批评而自杀身亡,她的那句“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会ABC,也当接班人,接好革命班,埋葬帝反修”,一时间广为流传,因此引出一场“反师道尊严”的运动,并作为红头文件传达全国,由此拉开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的序幕。未几,各地纷纷响应,宣布取消英语课。后来看到《文艺报》介绍台湾诗人吴晟的文章里,其说过一句“我们现在学英语,是为了后代不学英语”的话,表意相反,情绪却一。
北京的小学五年级学生黄帅,9月7日在其日记里写道:“今天,××没有遵守课堂纪律,做了些小动作,老师把他叫到前面,说:‘我真想拿教鞭敲你的头。’这句话你说得不够确切吧,希望你对同学的错误耐心帮助,说话多注意些。”班主任看过这篇日记体作文后,认为提意见有降低老师威信之嫌,此后的两个月里,号召同学与之划清界限。黄帅遂投书报社,希望调和与老师的矛盾。12月12日,《北京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来信,12月28日,《人民日报》又在头版头条位置全文转发此信。一夜之间,这位十三岁的小姑娘成为家喻户晓的“反潮流小闯将”。想不到的是,若干年后这位“闯将”竟与我同行,成为出版社的一名编辑,何以选择如此卑微的职业,不得而知,莫非这一营生具有“大隐隐于市”的特质?2017年,不到六十的她,癌症夺命。羽翼未成,不可轻飞,飞则折翼,此事如阴影伴其一生,内心怅惘若失,难以抽离,疾病由此附体,这当然是我想当然的揣测。
事过境迁的智慧,人人皆有。三大事件发生于同一年,有其内在联系,咸秉承上意而来。报社每日收到的读者来信,以麻袋计,何以选中他们歪歪扭扭的文字?没有人不受裹挟,偶尔性的主角,风口浪尖地落到他们身上,由此卷入时代漩涡,成为“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的典型需要。一人欲立,千人扶之,原本并无意义,意义被人赋予,即被人利用。那个年代各式英雄层出不穷,涵盖工农商学兵,比如插队青年里,发大水救根木头溺亡,便是英雄,工厂着火,救几桶原料烧伤,也是英雄,草原大风,救几只羊而冻伤,还是英雄,黄帅、张铁生便是学生心目中的英雄。铁血政策,严厉治国,哪个行当英雄迭出,也说明其受重视程度,榜样的力量,在于引导。却是但有反复,弃之如敝履,被利用者转而被迁怒,“站得高,摔得惨”,到头来伤痕累累,两位英雄此后的遭遇,再次得以印证。随之,我便对各路英雄,有了本能的警觉,对各类先进模范事迹,有了免疫的排斥,自己也拒绝任何的评优选先参与。
因这些事件,记住了那个年份,至于这一年自己在功课里学到过什么,稀里糊涂,早已忘记。“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我便是这样的男儿。
(0)

相关推荐